作者/亢乃坚
评论/杨凤婕
星罗棋布,乃东方文化之成语,寓意星际之局如人类之棋,内含玄机。
织女星、牵牛星,亦于华夏典故中相传万年。
北斗七星,乾坤定位,非远古异族所能识也。
扫把星,已融入中华民俗。四柱五行六十四卦,七巧十方九九归一。其易理之妙,唯伏羲氏觉耳。
三星当空明,几度千古同。吾辈银河系?吾辈太阳系?星者炫耀,谁知何系?
启明星于东,天狼星于空;二十八星宿,谁解亢金龙?空间序列现象以及《山海经》记载,唯我华夏知耳。
哥白尼日心学说,晚于华夏文化脉络;达尔文人类起源,相对而论生衍。龙之传人岂能苟同认知!为星族命名者,乃超乎异类之华人也。故,感应道交于东方文化之正本清源,岂不乐乎?岂容败类媚外崇洋乎?
宇宙密码之掌控者,起源于华人;大道自然之觉悟者,唯老庄是也。
离经叛道者,不识天体运行之规律;屈膝卑微者,耗我中华福祉之祖荫。德之亏损,焉能妄议群贤之际遇?道之不为,岂能蝇营苟且冀长生?
星者耀于天,亦恒亦变,不失规律;星者炫于地,可望可及,随心演绎。取悦于人,觉悟于心,一如祖德先圣之慈,福荫于世而不计几人开悟否,圆融耳。
三光日月星,可鉴精气神。而人者多于精气行世,且不知神者应酬。无神者,行尸走肉,空耗精气耳,与世法无信仰者同。精气散,则慧命断。而神通者,可役日月耳。
是故,神者相对于星,不温不火,不冷不热。群者成典故,孤者离是非。依此道而有机相佐于日月,则精气神具足耳。
宇宙极致乃黑洞,谁解几何?人生极致乃形尽,谁控魔方?四季规律乃天定,谁知无常?五行相应乃生克,谁渡劫缘?即便可达日月同辉之境,亦不可不为吉星高照之鸿运矣。
星者说于此,须知滴水反映,可应日月,亦可酬星光。为之者不问点滴,因果现前,纤毫不爽。即所谓不因小而不为是也。
星者恒常,不逊日月。若精气神具足,不离三光之被,则神通广大,日月垂慈。故,受之者福慧具足,道长德盈于天助;觉之者,知行规律,百事可为于方圆。
2020.4.22于伏曦斋


推荐理由:让精气神擦亮自身的光芒
文/杨凤婕
民间谚语“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本诗作者根据这句谚语追根溯源,用文言文体形式阐述了古代天文的最早起源与研究成果,揭示我国古文明的最早发源,同时与西方文明的发源与学说进行了比对,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星”与人、“星”与天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诗人此等深度的论述仅为铺垫,他的着眼点抑或是诗眼在于“人”,在于对人励志的赋予:所谓人遵循自身具备的小宇宙:精气神,衬托出诗人本身对科学、生命以及自然规律的敬畏与仰视。
精、气、神三者之间相互滋生、相互助长,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密切。民间有“精脱者死,气脱者死,失神者死”的说法,在此也不难看出“精、气、神”三者是生命存亡的根本。有人说,成功者自带光芒,我们说每人都是一颗恒星,要像成功者一样用拼搏和信心,主观能动的激发自身的智慧和潜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从而克难制胜,成就事业和理想,闪耀出属于你的光芒。
本人观点:诗人阐述的观点站位凌峰,阐述的内容科学严谨;该诗搭建的结构超群,表现的手法精妙。该诗写作难度大,选题视角独特,效果呈现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