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生儿养女 作者 彭太光
单老太太今天满八十大寿。单老太太的八十大寿是“福享”敬老院给做的,这个敬老院是萍乡市的一个有钱又有爱心的民营房地产大老板自己建房子办的敬老院,就是给那些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免费服务的。“福享”就是有福同享的意思。这个敬老院一开张,一百张床位很快爆满。这一百个孤寡老人是经过区民政局核批的,都是真正的孤寡老人。这家敬老院开张以来一直受到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今天单老太太过八十生日,区民政局领导、街道办事处领导是要来祝贺的,作为报社记者的我便也被派来采访。
敬老院在城区的边上,离市区虽有些远,但这里有山有水,环境优美,显着安静。能在这样的好环境中过日子,没有福气还真的来不了。敬老院现场是很热热闹闹的。敬老院就有一百个老人,加上工作人员、前来祝贺的人就把个敬老院给围得是满满实实,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拍照的、摄像的忙得是车车转。听院长说,单老太太有儿有女,还是三儿三女。作为有儿有女的老人就不是孤寡老人,不是孤寡老人是不符合敬老院的收养条件的,在一百个被收养的人里面本就没有单老太太的名字的。是单老太太通过电视知道了这个敬老院后,自己找到院长,要求要进入到这个敬老院的。院长也经不住单老太太的苦苦纠缠,便在一个大一点的房子里增加了一张床,就这样,这个敬老院多了一个区民政局核批外的老人,而这个老人是有儿有女的老人。
单老太太进这个敬老院的时候还不到七十岁,也就是说,单老太太在这里生活了十多年了。早些年,都说单老太太命好,有三崽三女。单老太太男人在的时候,两个人天天是乐哈哈,把崽女拉扯大了,把崽女们的子女们拉扯大了,没想到,崽女们就没有一个要她们了,两个老人就在那破房子里了,就这样相依为命生活了。老头子患了一场病,就因儿女的不孝心,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单老太太包括她的老伴都是没有单位的人。她们俩老是做裁缝出身的。年轻的时候,因为都是学的这手艺,两个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生活在了一起,就这样有了三崽三女。手艺好的裁缝是有做不完的事的。那个时候,我们住的这个城市还没有服装厂,人们穿的衣裤除了在商店里买外面进来的,大多数人家里的大人会选择到裁缝店铺里去做。特别是小孩子们穿的,就更不会到商场里去买。不是不想去买,而是没有钱去买。这样,单老夫妻的裁缝业务就格外的好。就因为裁缝业务好,收入也就很可观,收入可观,就不怕多有子女。在没有计划生育的年代,她们夫妻俩就象下蛋样每隔三年生一个小孩,单老太太满四十后才没有再要孩子了。
因为有好的收入,孩子们长大后就都送进了城区的好学堂。六个崽女,最差的也读了中专。老大省医学院毕业后分在了市医院,老二省师范院校毕业后回家进了市某中学教书,老三考取外省邮电学校,毕业回来进了市邮电局,老四市高专毕业考入市财政局,老五南大毕业后在省城保险公司任职,老六中专毕业后在广东打工了几年,现在也是自己开公司的小老板了。按说,单老太太的崽女们很有出息,都各自有一份比较好的工作,都有一份比较稳定的收入。邻里们、熟悉的客户们都挺羡慕的,说单老夫妻命好,崽女们都听话,都有了一份好工作。单老太太夫妻俩是很开心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这不,崽女们结婚,崽女们的崽女都又交给她们带了,真可谓儿孙满堂,其乐无穷。
开始的好几年,单老太太夫妻俩是心甘情愿地为崽女们、孙子孙女们做些事的。只要儿女们孙子女们回来了,俩老那怕再苦再累,那也是乐得其所,福在其中。
崽女们带着孙子女们回来,开始那些年的日子里,都还是各自买些水果、菜和生活必须品回家来,女儿们也帮着做些家务事。可时间一长,慢慢地就都不再买什么回家来,也不帮着做些事了。单老夫妻不仅出力做饭菜还要掏腰包。不仅买菜买水果要掏腰包,就是孙子女们要零花钱,都是找婆婆、爷爷来要着。碰到过年,还要给孙辈们压席钱。俩老做手艺,是有些钱进来。原来崽女们多多少少给的一些钱也没怎么花着,就也心甘情愿地给。俩老是这样想的:钱留着还不如花了的好。万一那一天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留着钱不就是个数字。崽女们不缺钱,自己手里头的用完了,崽女们不会不给。有了这个后顾无忧,单老太太两口子在花钱上就没有什么顾忌,就真的没有考虑到那一天万一没有了钱会怎么样。
树老根多,人老病多,这句话一点不错。这不,好好的单老太太的老伴不小心就住院了。急性胆囊炎伴结石,要做手术。住院是要花钱的,做手术就更需要钱。单老太太在家里再怎么找,也只找到两千块钱。两千块钱是不够的,到这时,单老太太才感受没有钱的滋味。单老太太俩夫妻有三崽三女,每个崽女拿五千元就是三万元,单老太太担心的钱应当不是问题。单老太太把崽女们叫到身边,把老爸住院要做手术钱不够的意思说了。崽女们也不含糊,男的拿二千女的拿一千就这样交给了老妈。崽女们交了钱后,也先后到市医院看望已经做了手术的老父。做女的还帮着老妈做了些端茶端水的事。儿子们也在老父面前嘘寒问暖,唯独不见孙儿们的身影。
单老太太老伴回家后,身体就太不如以前,就隔三差五地要去医院开药。俗话就,久病无孝子,这话也一点不假。单老太太的老伴回家后,就没有接裁剪活,没有接裁剪活,手头上就没有钱进。这里要开药,这里没有钱,崽女们没有那一个自愿给,单老太太也就只好一个一个地开口要了。头一回要,崽女们没有那一个有不同意的。再要,小的说这个月有些紧,老五说,先在老大这里出吧,老四说,先在老二这里出吧,老三说先在……,问来问去还是老大老二出的钱。等钱花完了,老三老四又推老五老六,老五老六就推老大老二,推来推去就是没有愿意拿钱为老父出钱治病。开始的时候,崽女们还轮流着回家看老父,见老父身体每况愈下,更看老母见人就要钱,崽女们就连脚也不回了。单老太太老伴知道了崽女们不肯出钱为自己治病这些事,在一日单老太太不在身边时,用一根绳子结束了刚过六十三岁的生命。
单老太太气不过,一纸诉状告到区法院,单老太太的崽女们在法律的维权下,按月提供单老太太的生活费、医疗保证金。
因为单老太太把事情扯到了法院,当地很多媒体就连篇累牍地进行了报道,这样下来,单老太太的崽女们是很没面子的,没有了面子的崽女们就都不愿意搭理老娘了,单老太太就一个人孤零零地在那破旧的房子里度日月了。单老太太在电视里知道了“福享”这个敬老院的事,就天天吵着闹着要到这个敬老院来,说自己有钱生活,到这里来就图个热闹。院长经不住单老太太的天天纠缠,就只好答应了,这样,福享敬老院就破规矩,多了这个有儿有女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