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 忆 是 乡 愁
文/韩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孩童们童稚的声音如故乡的呼唤,声声入心!乡愁是母亲的青丝变成华发后的步履蹒跚,乡愁是父亲扬起牛鞭时穿梭其间的缕缕旱烟。乡愁是麦场上,父老乡亲滴滴闪亮的汗珠,乡愁是棉花田里如云似雪的朵朵棉桃。乡愁呵,是让你想回到过往再也回不去的怅惘。是忆起时,甜蜜又辛酸的过往。

父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整日里不是在田间锄地,就是在地头拔草。仿佛不天天和土地打交道就愧对那片土地似的!可茅草屋里那粮囤总也不见涨大。于是乎,猪圈里两头猪食的任务就落到了我头上。早晨,薄雾还蒙着面纱在村子里害羞的东躲西藏。公鸡还似醒非醒的睁开睡眼刚刚才亮开嘹亮的喉头。隔壁二楞他爹才背着粪箕,刚钩起昨天大丫家黑骡子排出的一地黄金。妈妈就在喊:“霞仔,起来做饭,华仔,起来割草嘞,喂猪喽!”。接着姐姐就勤快的爬起来,然后就见袅袅炊烟从烟囱里钻出来和薄雾逗乐。而我从窗户的破洞里,看够了烟气和雾气的打斗,才慢吞吞的磨磨蹭蹭的起来。拿着一把上锈的镰刀,挎着一个篮子。朝村子南边的深沟走去。 锋利的镰刀,看着就害怕。左手上已经有好几处它的丰功伟绩了。幸亏用柒柒芽揉碎,挤汁。绿色的汁液一遇到鲜红的血竟然止住了。每每赞叹它的神奇。可是揉柒柒芽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原来柒柒芽有如锯条一样的叶边,碰到手掌时,针扎似的疼。

开始割草了,有一种喇叭花,叶子肥美嫩绿,茎却是细细瘦瘦的。如现今丰乳肥臀的美女,腰肢纤细无比,其它比例却是恰到好处。于春风中摇曳生姿。一朵朵粉色的小喇叭,嘟囔着小嘴使劲的吹着。而它却是猪们的最爱。这花不用割,只要用手指轻轻一薅,便连根拔起。白生生的根须,极惹人喜爱。有一次,禁不住放到嘴里尝尝。没有什么好味道,就知道原来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如遐想般美好! 还有一种叫猫害眼的野草,粗壮的茎直立挺拔。它身边好像施了魔法,无数个圆圆的叶片紧紧围着。只不过,一掐。白色的牛奶般的浓稠的汁液就不停的流出来。猪们也爱吃。把各种野草手忙脚乱的胡乱堆积在篮子里,抬头看看。太阳已经能晒到小孩子的屁股了。 此时,肚子里也已经是饥肠辘辘了。转头,一眼见到阿花家的菜园近在咫尺。几个嫩生生碧莹莹的小黄瓜就挂在绿绿的藤条上。有的还顶着鹅黄色的小花,花上的露珠在阳光下焕发着霓虹般的光彩。三步并做两步,三下五除二就摘下了两根。偷偷的环顾四周,并无一个人。惴惴不安的心开始落地了,心安理得的用袖子擦擦,便嚼起了小黄瓜。待黄瓜吃完,便迤迤地回家了。 到底是做贼心虚,每次见到阿花妈妈,总不敢正眼瞧她。总是想听听她说菜园子,可总是失望。到底受不了,一天把自己家园地里的西红柿挑大的,红的。摘了两个硬是塞给了阿花。看着阿花诧异的又欣喜的样子。心里有大吼一声的冲动。于是,就又明白了:原来做贼也是需要勇气的。

地里的庄稼总是不争气,妈妈就用小麦面和玉米面掺杂着和在一起。喂着三个似乎总也吃不饱的小崽子:哥哥,姐姐,我。不知道妈妈是用怎样的方法,把隔河的另外一省的俩只羊拉扯回家的。哥哥姐姐已经开始和大人们到田里做农活了。锄草,施肥。养羊的任务理所当然的就又落在了我的头上。于是乎村子里的人们总是嬉笑着看见,一个瘦瘦的黄毛丫头,使劲的和一公一母的两只羊较上了劲。生拉硬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羊拽着来到树林里。找一块草木茂盛的地方,把绳子拴在大树上。随它们吃去。自个儿蹭蹭蹭的爬到一棵长满桑葚的大树上。挑那些个头大紫色的饱满的桑葚,放到嘴里甜甜的味道立刻浸透着整个身体。前天见到隔壁二变子吃糖时那种流口水的感觉也早已丢到爪牙国去了。就是觉得这桑果子的味道肯定比那糖果要美味一百倍。还有种全身红红的,没有全熟透,味道真的很酸爽。绿色的就更不能进嘴了,会把牙酸倒。正流连在桑树上品味个大肉红的酸酸甜甜的桑果时,大丫妈那尖厉的声音传来“谁家的羊呀?花生被吃完喽!”慌慌张张地从树上爬下来,连忙作揖求饶。原来两只羊挣脱了绳索,啃到了花生地里去了。立刻赶着羊们回家去,羊们似乎感觉到自己做了错事,乖乖的跟着回家了。

后来,羊们的队伍便越来越壮大。每当夕阳快要落山时刻,家家户户的烟囱里便有袅袅的炊烟四散流溢,父亲悠长的劳动号子,母亲切切的呼唤鸡鸭回圈的声音,各家各户呼喊大人孩子回家吃晚饭的声音便如一首高低起伏的乐音,虽不是名曲却宛转悠扬。
再后来,岁月的河流不停的淘洗着一切……门前的叶杨已经粗壮了腰身,老房子也已经成了颓圮残垣。如今夕阳下,独自伫立在父亲长满了茅草的坟头。咂摸着时间的味道,百般滋味涌上心头。
乡愁啊,如一壶老酒,让你回味悠长欲罢不能。乡愁,如丝如缕,缠缠绕绕,梦里魂里尽是她的身影。无处躲藏,不管你身在何方。

【作者简介】
韩娟,躬耕于三尺讲台,行走在文字中的淘金者。爱好文学,时有文字发表于当地报刊,网络平台。


【热评精选】
韩娟老师的《最忆是乡愁》是一篇优美的叙事散文,描写细腻,情趣盎然。散文以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开头,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点明乡愁,新颖别致,深情款款。接着具体描写乡愁的内容,点面结合,详略得当,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略写父亲整日在田间劳作,祥写“我”割猪草、放羊、吃桑葚和偷吃黄瓜等事情。 天亮了很久,“我”磨磨蹭蹭地起床,去村子南边的深沟割猪草,生锈的镰刀把手割破,把柒柒草揉碎挤汁,用汁液来止血,那痛苦只有自己知道。猪最爱吃的是喇叭花,还有一种叫猫害眼的野草。把猪草胡乱地放进篮子里,太阳升得老高了。此时,已经饥肠辘辘,“我”看见阿花家的菜园里有黄瓜,就偷偷地摘了两根。偷吃黄瓜,心里总不是滋味,后来把自己家的西红柿摘了两个大的给阿花。“我”又有放羊的任务。“我”把羊牵到树茂草肥的地方,把羊套到树上,自己到桑树上去吃桑葚,又大又红,吃起来酸甜可口,口水横流。可是羊挣脱了绳子,吃了大丫妈家的花生苗。割猪草有痛苦,偷吃黄瓜心不安,吃桑葚有舌尖上的快乐,放羊时贪玩好吃被责备。这就是家乡的味道,这就是割舍不去的乡愁。
后来,“我”看到老家的断垣残壁,伫立在父亲的坟头,百般滋味涌上心头,更添一份无法言说的乡愁。作者最后用抒情的笔调写到:“乡愁啊,如一壶老酒,让你回味悠长欲罢不能。乡愁,如丝如缕,缠缠绕绕,梦里魂里都是她的身影。”直抒胸臆,抒发了对家乡的浓浓深情,表达了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全文语言朴实,结构完整,情感真挚,是难得的佳作。(点评:杨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