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心中的革命圣地(外一首)
作者:王晓亭

小时候喜欢听父亲讲故事,
开头总是这样的:故事发生在革命圣地延安
上学后老师也时常讲,
延安是革命圣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摇篮
什么是革命圣地,延安到底在哪里
什么样的摇篮才能装得下伟大的祖国
我曾无数次地幻想
那里肯定很神奇!那里肯定很美丽!
有不落的太阳,不败的鲜花和高高飘扬的红旗
男人像父亲一样高大;女人像母亲一样慈祥
孩子们有喝不完的小米粥?吃不完的陕北油糕和洋芋叉叉
不不不。父亲把头摇得像拨浪鼓,“那里有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朱总司令和周副主席”
老师无比自豪地说:“那里有世界上最英勇神武的革命队伍,有苏联小说里保尔.柯察金那样的钢铁战士”
后来我学到了一首长诗,是贺敬之老爷爷的《回延安》: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是多么真切热烈的情感!在千声万声将圣地延安深深呼喊
而这呼喊声恰恰是来自,来自我们不善于表达情感的父辈的父辈们
从此后,有关延安的
一首首歌谣,如《南泥湾》和《保卫黄河,保卫延安》
一段段故事,如电影里的《延安往事》
《延安游击队》《纪念白球恩》
无不感动着我,震撼着我,影响着我
延安是革命圣地,热爱延安就是热爱新中国
这种信念就像一棵树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
长大后我又从书籍里知道了更多
宝塔山的钟声,青化砭的炮声隆隆
南泥湾劳动的号子,枣园窑洞里不息的煤油灯
杨家岭礼堂笑傲的群英,王家坪飞往各地的军委指令
是这一切回馈成一场场胜利的欢宴
捍卫着一个民族的尊严,一个国家领土的完整,同时敲响了封建旧社会的丧钟
如今,走过岁月沟沟坎坎
到过许多美丽的乡村和城市
都不能把它与心中的革命圣地相比
延安,是指引革命胜利的灯塔,是英雄的城
是塞上的璀璨明珠,黄土高原的骄傲
十三年血与火的洗礼铸就了它
一一座永远不朽的丰碑
作者简介:
王晓亭,笔名,阿晴,陕西蓝田人,陕西散文学会会员,平台签约作者,喜欢诗歌,散文,短小说,部分作品见报刊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