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书:黄金时代与红色乡愁》(两首)
作者:孟甲龙
1、
打开语言的甬道,将唢呐的声音灌入红色革命圣地
为一座城巡礼,书写自由,文明与爱的赞歌
邂逅源于底稿上的名词——延安
信仰最隐忍的部分,无非是新时代的回响
昨天,今天,明天,每一个日子都自带锋芒
春天提前熟透,逆行而上的身影不再孤寂
在延安,一首完美的抒情诗,不再包括任何等待
只有被副词放大的乡愁,只有阳光,和口碑
我也曾抵达延安——那是一场永无尽头的朝圣之旅
遍地植被,铺垫出民主,和谐,友善的身份
失宠的文字,被说书人安慰
小时候,父亲在榆树下回忆曾经,脊梁像一张弓
双目迸发着火焰,念念不忘回归的日子
从故乡折返,带走一面鲜红色的旗帜,牢固的梦,赤诚的心
在延安温习历史的桥段,伟大又朴素
当春风归去,我要用一百年的不期而遇
为黄金时代开锋,磨砺童话的浪尖
将诞生红色乡愁的地域写进童话故事,诗意的赞咏
化作喟叹,民腔与口音成为诗人衣锦还乡的理由
延安是一首诗,一曲歌,一幅画
延安棱角分明,关于肤色的修辞更接近生活的真相
——双拥运动透明如玻璃,是革命家最美的姿态
延安让游客留下倾诉,传承新时代的初衷
2、
壶口瀑布如一个巨大隐喻,溶解了历史的纷争
为革命圣地不断输送磁性的力量
我沿着黄河逆行,形而上的文化汲取朝阳和晨昏
的养分,让诗人成为延安精神的见证
安塞腰鼓,洛川蹩鼓,陕北说书,安塞剪纸,陕北秧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像是信仰的断句,给生命一次
返璞归真的誊写,与新时代的风流人物
共同缅怀革命先烈,为宝塔山作揖
最不可忽略的细节——剪纸女孩在故乡折返
让现代主义与人文精神化成感动
每一张纸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充满悬念的明天
即便你无法免俗,盈满的词根也会说出民意——
偏见不属于有面子的延安人
诗人礼赞宽窄岁月,黄金时代的雏型
已经诞生,舞动腰鼓的姑娘让羞涩消退在红色历史
的勋章,回归和出走都是凯旋的形式
民歌十分纯粹,延缓革命的暖色调
成为百姓的印记,唱出昨天的浩荡,明天的幸运
——延安如梦,如戏,如蒲公英
土地是生计的根本环节,在等少年认领
我行走在黄河,内心被红色精神填充,临河而歌的诗人
放下桀骜,用汉字传达先烈的丰功伟绩
作者简介:孟甲龙,男,1993年出生,甘肃兰州人,中共党员,公司财务,有作品发于《诗刊》《诗选刊》《散文诗》《诗潮》《星星》《鹿鸣》《扬子江》《山东诗人》《散文诗世界》《中国诗歌》等杂志,参加第十八届全国散文诗笔会,获第三届中国剑门蜀道诗歌节二等奖,第二届中国甘南散文诗大奖赛铜奖,宁波市春天送你一首诗一等奖,成都诗说精彩战旗一等奖,第五届邯郸大学生诗歌奖,西北大学青春诗会二等奖等,出版诗集《秦淮河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