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听祖父讲红军的故事
一一献给建党百年华诞
文/黄培友
祖父出生于1898年的冬月,家境十分贫寒,亦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我的祖父有三兄弟,他排行第三,寨子里的人都叫他老三,这个名号传遍十里八村。在我们三脚寨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胆大、力大无穷、武艺高强,是我们村子中出了名的第一壮汉。寨子里倒盖的石臼,可以用手指头抓住底部掀开,无人能及。他还会自己裁缝衣服,亦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艺人。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跟祖父一起到山上或野外去采药,我的祖父还是一位侗家小有名气的乡村郎中。
我于1980年3月参加工作,当年是我们上湘村小学的一名乡村教员。也就是在庚申年中秋佳节的夜晚,祖父走进我的房间,看了看我桌子上摆放着一些书籍,就问我:“孙子,你在看什么呀?”
“我正在看《知音》一本杂志。”我回答说。
我赶忙起身让爷爷坐下,爷爷挽起他的长袍,坐在二人木凳上。开始轻言细语地说,我给你讲爷爷过往的故事吧。我说好。然后,他就娓娓道来:那是甲戌年(公历1934年)冬天的一个夜晚,突然来了一批穿着土灰布衣服的队伍,有好几百号人,寨子里的犬吠声四起,打破了寂静的夜晚。起初老百姓以为是国军,拖家带小的往山上躲藏起来。爷爷也不例外,把家小安顿在山上好了以后,又一个回马枪溜到了村子边,从篱笆墙外偷偷的往远处看,只见红军在野外燃起篝火,有的在烤衣服,有的在扎紧绷带,有的在擦枪,有的在烤火,还有的在烤东西吃……
这支队伍纪律非常严明,没有一个人乱闯老百姓的家门,当时正下起濛濛细雨,他们三五成群的站立在屋檐下躲雨。我插话问一下爷爷,“红军为何不进寨呢?”爷爷说:当时我也非常纳闷,要是像以往国军早就进村寨骚扰老百姓了。我年轻的时候就是被国民党抓了几次壮丁,都是有幸地逃脱了,这是怎么了?和以前的都不一样。天快亮了,我就装着一个聋哑人往红军烧火的地方走去,红军看见我就友好的跟我打招呼,我装着没听见的样子,慢慢的向他们靠近。一个高个子红军把我拦了下来,问:你是这个村子的人吗?我还是不以为然的楞在那里,另一个人用手语跟我交流,我仍然不理会他们。过一会儿,红军战士几个在悄悄地嘀咕几句后,就从后面把我抱住,说:“这个人是不是国军的探子”?顿时我紧张起来,不知道该怎么办为好!立马就说:我不是国军,是这个村子里的人。这时他们还不相信,你要是村子里的人,那你就把你们村寨的人都叫下山来吧。这时,我只好照红军说的,大声地向山里的乡亲们高喊:“这些人都是好人,不是国军,他们是穷人的军队,是红军!”躲避在山上的村民,听到我的喊声后,纷纷从山上陆陆续续的下了山来,各自回到自己的家里,烧好饭菜送给咱们的红军……

吃过早饭后,红军战士就向祖父打听:黎平往哪个方向走?爷爷就用手示意我们村后的一座山的方向,然后爷爷亲自带领红军往山后的羊肠小路直上,主动帮红军牵着一匹白马,一步一歩向上攀登,翻过了三个山头,有十几里路,就到了贵州省的交界,一直带路领着红军亲自送过二望坡,到达黎平。连续三天三夜都没有合眼,在返回的路上见到有的红军已经牺牲,有的伤员拄着拐杖,踉踉跄跄艰难地向前行走,看到了这样的场景,也是尽自己的能力去救治红军伤员,帮助就地掩埋了革命烈士。讲到这,爷爷略有所思地说:当时我也是很年轻,才三十好几,只不过已经成家了,要不然我也去当兵了。然后舒了一口气又接着说:但是你奶奶和孩子怎么办?当年我已是四个孩子的父亲呀!然后,我倒了一杯水给爷爷,爷爷喝了一口水后,清清嗓门又开始继续往下讲,低声地说:我们家还收留了一个红军伤病员,他身上带有驳壳枪,身边有一个警卫员,大腿上被敌人的子弹打中,子弹头还没来得及取出来,伤势严重,伤口已经化浓溃烂了,我见了后就用我们祖传的枪伤秘方给他治疗,把草药捣成泥状给他敷上,每天换一剂药,就这样,我们一来二去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这位首长还说,他家有五兄弟,他排行老三,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受父亲的影响,才参加了红军闹革命的……还经常拉拉家常,这位首长比我小两岁。他也经常给我讲许许多多革命道理和战斗故事等等。
我给这位首长伤口敷药,七天后子弹自然脱落了出来。那位首长感激不尽,要警卫员拿出一块大洋,递给我。写了张纸条,还盖上手印和他自己的红印章,说:等革命胜利后到人民政府去领两块大洋。次日,天还没亮,我们乔妆打扮一下,又亲自护送这位首长和警卫员,一同走上了我们后山的羊肠小道,一边走一边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又开始向前走着,就这样断断续续地向前推进,一直把他俩送过黎平县外。我们仨人难舍难分,相互挥泪道别。我一步一个回头往远处看,直至看不到了才往回赶……红军给我的那张珍贵的纸条与那发子弹头,我整整保存了十四年之久。我好奇地问:“那张纸条还在么?”爷爷说:“不在了。”
解放前的戊子年(公历1948年)我们上湘村被无情的一场大火烧成灰烬,可惜那张纸条没能带出来。说到这,爷爷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像是有点悲伤的情绪,我也不好深究问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是心里想,可能房屋被烧毁的原因吧,还是掺杂着其他的原由……
由于当时当地所处的环境不同,国民党封锁的十分严密,不敢说出真象。否则,会招来杀身之祸!因此一点都不敢伸张,也是不敢出一点差错,只好把这个秘密珍藏自己心里,永久禁封起来……你现在算是个有文化的人,才亲口说出来给你听。然后,就匆匆离开房间去睡了。
这时候月亮快要落山了,恰好一缕清辉从窗户的缝隙里直射进来,有一股淡淡的暖流,感觉房间里好温馨的。从此以后,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艰苦的环境下,我都时刻铭记爷爷的故事,总时不时地会想起我的爷爷讲故事的场景。这个故事也一直激励我好好学习,好好做人,好好地工作。
红军路过上湘时,还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如红军战士给伤病员买土鸡时,一位老汉卖土鸡给红军,去拿秤杆时,到处找都找不到秤砣子,没有办法,红军就取下身上的手雷充当秤砣,说也奇怪,用这枚手雷当作秤砣恰好能称。那杆秤也是被黄汉仁老人珍藏了起来,传承给子孙后代,保存了下来。因为戊申年的那场大火没有殃及到他家,他们那边寨子没有被火烧,所以就能一直完好的保存到现在,那杆秤与秤砣,现在已经陈列在通道转兵纪念馆当中,永久地传承了下来!当作纪念,以此铭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今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红军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弘扬红军长征踏雪山过草地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牢记使命,勿忘初心!亦是对老一辈的追思之情。
2021.04.29
【作者简介】
黄培友,字侗仁,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人。讲台耕耘四十春秋,现任中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县楹联诗词协会会员及书法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三省坡》杂志及《岭南作家》、《岭南文学》、《当代文艺》、《诗刊》等网刊。
【热评精选】
不忘初心,牢记历史,中国革命的成功,全靠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战胜艰难险阻,消灭所有敌人,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才使人民彻底翻身并当家作主人。黄老师《听爷爷讲红军的故事》,用叙事的方式回顾历史,缅怀先烈,目的是让后辈进一步接受红色教育,感受中国革命的艰辛,敬仰无数英雄的闪光思想,在建党百年华诞的时间里,意义更加深远,从而让我们在思想上和心灵上得到净化和洗礼。
作者的爷爷用最朴实的语言回忆了与红军的故事:给红军引路,救治红军,掩护红军,彰显出军民鱼水情、军民一家亲的温暖场面,正是这种军队和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的思想和精神,才有了如今的锦绣河山,才有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感谢祖国和敬爱的党,感谢广大的劳苦人民。
黄老师以生动的语言写就这温暖如春的文章,受益匪浅,欣赏学习。(点评:李花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