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的基础产业,谓之“国之基石”。可以说现代社会的骨架。没有钢铁,用什么来支撑?
说起钢铁这个话题,我的心中不免涌出三个词:悲伤、悲壮、雄壮!这代表了我国钢铁工业的三个发展阶段。
一, 悲伤的“一穷二白”。
我们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我国的粗钢年产量为15.6万吨。这是什么概念呢?仅制造一辆轻型坦克就需要30吨钢,一座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就消耗钢材6.5万吨钢,你说悲伤不悲伤?
二, 悲壮的“遍地冒火”。
经过1958年开始“大跃进”,1960年我国粗钢产量达1886.0万吨,那可是全民皆炼铁,小高炉遍地冒火、砸锅卖铁拼出来的产量啊!你说悲壮不悲壮?
三, 雄壮的“世界第一”。
2020年我国的粗钢产量:10.53亿吨,占全球粗钢产量的56.50%,你说雄壮不雄壮?
六十年前,我们淮阴地区发生了什么风暴,产生了什么风云?
长期以来,我们淮阴地区都是以农业为主,工业很少也很弱,地、县委都以主要精力抓农业与农村工作。
1958年2月,中共江苏省委分片召开徐淮地区地方工业会议后,地委明确了地方工业为农业服务的方向,会后加强了对工业生产的领导。地委成立了由副书记挂帅的工业工作委员会,各县也成立了工业生产办公室,由各副书记挂帅,不少乡也成立了工业生产领导小组,明确由乡党委书记或乡长负责领导工业生产。工业生产开始普遍地受到重视起来。6月,中共中央提出工业生产“以钢为纲”,酝酿1958年钢产量要实现“大跃进”。7月初,省委发出发动全民大炼钢铁的指示。很快,“大炼钢铁”在全区各地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了。

淮阴地委7月于26日至27日在清江市召开各县(市)分管工业的书记和县(市)委经济部长会议,传达省委关于加强钢铁生产的指示,布置全区加快完成大炼钢铁的生产任务,要求全区突击建炉1850个。
为了保证“钢铁元帅”在“大跃进”中“升帐”,7月18日中共清江市委召开常委紧急会议,传达和讨论江苏省委关于发动全民大搞土法冶炼钢铁的指示精神。会议号召在全市范围内,立即开展大搞土法冶炼钢铁的群众运动,并成立由市委书记王子安任组长的大炼钢铁领导小组。7月20日清江市直机关青年建立的土小高炉劳民伤财炼出了第一炉“铁水”,马上宣传为淮阴地区工业大跃进打响了第一炮,因为这也是淮阴地区的第一炉“铁水"。

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会议上提出1958年钢产量要比1957年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而此时距年底只有3个多月的时间。在北戴河会议进行的同时,根据江苏省委主要负责同志从北戴河会议上发来的指示,省委于23日至24日召开会议,研究加快钢铁生产和建设速度问题,会议指出粮食元帅既然能升帐,钢铁元帅、机械元帅也能升帐,要求全省各地不论城市还是农村都要为大炼钢铁“停车让路”,再次提高大炼钢铁速度,要建成总容积达100吨的炼钢转炉和总容积达4000立方米的炼铁高炉,迎接国庆节。
8月底,中共中央决定1958年钢产量要比1957年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这个冒进的指标提出后,淮阴地委不顾本地实情,盲目地立即响应,在9月4日宣布为加强对全地区钢铁生产的领导,决定将地委的冶金办公室和中共淮阴市委(清江市与淮阴县已合并)钢铁办公室合并办公,专员李仲林任办公室主任,并兼任淮阴钢铁厂厂长,领导全地区钢铁生产。地委还确定9月份为全区发动全党全民大搞“钢铁突击月”。
9月5日中共淮阴市委在清江通用机械厂召开炼铁现场会,省钢铁检查团和李仲林专员到会作指示,为淮阴大炼钢铁吹风鼓劲。17日,省、地委对大炼钢铁又作出加快生产速度指示。24日淮阴市委积极响应,提出:“苦干七昼夜,保证日产钢铁100吨”的口号。淮阴市仅一昼夜就建成100多座一立方米的土高炉,出现“一声号令下,战鼓响全城,全民炼钢铁,分秒誓必争”的狂热场面。全市直接参加“钢铁战斗”的机关、工厂、企业的干部、职工和学校的师生及街道居民1万余人,夜以继日地战斗在高炉阵地上。还动员群众献出废旧铁器包括镰刀、锄头等铁制品作为原材料,甚至一度为完成指标去群众家搜刮铁器。 28日,地委根据省委指示决定:由地委第一书记孙振华亲自挂帅,专业专管,集中精力,组织3.9万人,分赴清江、盱眙、泗洪等地集中炼铁,以保证所谓钢铁元帅升帐和目标任务的完成。

1959年1月12日中共淮阴市委在淮阴钢铁厂召开全市钢铁生产专业会议。认真讨论淮阴地委下达的一季度生产200吨钢,1200吨生铁的任务,全力为农业服务。
1959年淮阴地区先后建立了淮阴钢铁厂、泗洪钢铁厂、宿迁钢铁厂。据当年统计,全地区共建立7万多个土高炉,总计炼铁5000吨。然而,因缺乏科学技术,所产生铁绝大部分为废品。直到1959年4月份党的八届七中全会后,淮阴专区的小土高炉炼钢生产才逐渐停止,这些厂下马。

我们从全球视野与百年发展的眼光,回顾曾经走过的路,可能更深刻地了解与理解六十年前的那一段“大跃进”与大炼钢铁的狂热与悲壮。
位于市区引河西的淮阴钢铁厂下马后,原址办起了清江车辆厂。现在是巨一首府小区了。
10年后,1970年淮阴地区革委会批准清江市建设清江钢铁厂。在西南工业区大运河边的荒郊野外,重新吹响了钢铁工业的号角。这一次,成功了。现在的淮钢,特种钢年产能超过300万吨.。
2021年5月5日
有关资料来源于《淮阴五十年史》《淮安60年纪实》)
本文转自《清江浦人家》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