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延安去——让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到延安去
作者:陈晓涛
爷爷他曾经到延安去,走过了长征两万五千里;
扛的是步枪吃的是小米,煤油灯点燃了燎原的火炬。
到延安去,到延安去,老镢头开辟出了新天地;
到延安去,到延安去,纺线车摇出了东方的晨曦。
爸爸他曾经到延安去,寻找那岁月人生的真谛;
沟畔畔里行来山洼洼上憩,汗珠珠渗透了脚下的黄土地。
到延安去,到延安去,树高千丈扎根在泥土里;
到延安去,到延安去,千磨万击何惧那风和雨。
今天我也到延安去,追寻那记忆峥嵘的往昔;
一串串脚印一座座丰碑,一声声信天游唱得山河醉。
到延安去,到延安去,土窑洞温暖了前行的步履;
到延安去,到延安去,延安精神照亮了天和地……
创作者说:
到延安去,曾经是响彻中国大地最响亮的口号;到延安去,曾经是无数革命志士最强烈的心灵呼唤。延安在很多人心里,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个象征,一种情怀。为什么延安拥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因为,这里蕴含着丰富的“红色基因”,是无可替代的革命之源和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老一辈共产党人在这里写下了红色传奇,新一代共产党人在这里寻找到了责任和担当,更有无数的普通人在这里汲取到了奋发向上的力量。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是我们砥砺前行不忘初心的心灵圣殿,更是指引亿万人民不断前行走向胜利的精神灯塔和凝聚人心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延安精神是一种永远坚定的信念,更是一种永远蓬勃的风貌。面对历史、今天与未来,我们要做与时代同行的奋进者开拓者;携手同心,我们要做延安精神的传扬者践行者。《到延安去》这首歌词正是基于此,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寻根溯源,通过一代代人到延安去的经历与感受和新时代的变化,高度形象而又凝练地表现了延安精神的精髓,抒发了我们新一代领导人和人民对延安精神的景仰与传承,以及对新时代的讴歌与美好未来的期许。
艺术绽放信仰光芒,颂歌献礼党的生日。选择在建党100周年献上这首作品,具有特别的意义,表达了我们作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决心:面对历史、今天与未来,我们要做与时代同行的开拓者;携手同心,我们要做延安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我们将响应总书记的指示,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待,创作出更好更多的文艺精品,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同时,在这个伟大的日子里,向我们的党送上最美好的祝福,祝我们的党永远蒸蒸日上,带领我们开创更加美好辉煌的新时代。
词作家陈晓涛简介:
陈晓涛,女,词作家、编剧、策划人,西安音乐学院教师,中国音乐文学协会理事,陕西省音乐文学学会秘书长,陕西省戏剧小品协会理事。作品曾经被刘欢、宋祖英、阎维文、戴玉强、和慧、安金玉、廖昌永、陈勇、陈海涛、韩雪、孙浩等诸多著名歌唱家及歌手演唱,作品曾经唱响人民大会堂、维也纳金色大厅。创作有民族交响歌剧《山丹丹花开》、清唱剧《长安月下》、童声合唱叙事套曲《孔雀东南飞》、音乐短剧《E网情深》、《心灵的回响》、《铁窗惊梦》、《我在天堂守护你》、《今夜无人入睡》、《不忘初心》等等,多次获得省内外戏剧小品大赛一等奖。其中《E网情深》被搬上央视元旦晚会获最佳编导奖并被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改编使用。多次为省内外各类大型晚会及电视剧、电影创作主题歌词,作品曾获五个一工程奖、青歌赛金奖、全国新民歌大赛创作金奖、全国环保歌曲比赛金奖、全国纪检系统反腐倡廉歌曲金奖、全国城运会会歌征集金奖、全国流行歌曲大赛华东赛区金奖等等等。歌词代表作《海恋》《到延安去》《追光者》《幸福要靠奋斗来》《和你在一起》《长安花》《等你》《信天游》《西北望》《不要等》《风沙掠过我的城市》《跟着月亮回乡》等。为《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有限公司特约词作者。曾为电视剧《关中义事》《往事》等关中系列剧及《前妻》《大屋下的丫鬟》、《呼啸山乡》、《透明的天空》、《我是外星人》、《没有冬天的海岛》等多部影视剧创作主题歌及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