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遥致青春
作者 田建国
诵读 贞 礼
谨以此诗纪念我们早已逝去的青春——题记

青春,仿佛是乡间小路边的一株嫩草,
不经意间,就被悠闲走过的老牛吃掉。
青春,似乎是荒原上一只受惊的羚羊,
转瞬间,就跑得无影无踪,恍若飘渺。
青春,又像是一只活蹦乱跳的小鹿,
转身,就被岁月的虎口,无情地撕咬。
快速咀嚼,变成消化后的排泄物,
成为滋养草木繁茂成长的有机肥料。
你的青春时光,是否充满欣喜欢笑?
你是否曾经愤青好斗、满腹牢骚?
我偷过张家的杏,你摘过李家的桃?
抹掉挨揍的泪水,扑向母亲的怀抱。
是青春,织就了曾经美妙无比的梦想,
是青春,点燃了甜蜜爱情的熊熊火苗,
是青春,造就了家族连绵不断的香火,
是青春垫底,把我们慢慢由小变到老。

曾经在花开的季节,相识相知又相好,
骑单车载着她,像花儿在春风里奔跑。
和她一起携手走过几十个春夏秋冬,
渐行渐远的青春,流向何处,谁能知晓?
如今年过半百,向花甲和古稀耄耋挤靠,
把青春湮灭在长河里,成为一段过期的玩笑。
青葱岁月的激情,萌生出的跳动音符,
将青春,幻化成埋葬心底的一首古老歌谣。
人人都说青春如歌,花样年华最为美妙,
人们沉醉其中,浑浑噩噩有哭有笑。
已经记不起许多儿时的伙伴,是否俊俏,
不知道昔日的老师,是否健在,全家安好?
老去的,不是白夜和循环往复的日子,
老去的,是我们青春律动的砰砰心跳。
青春和我们,已遥不可及地拉开了距离,
但愿我们,永怀激情活力,春心不老。

已经背气的青春舞剧,早已谢幕拉倒,
温暖的阳光,依然追逐我们的脚步奔跑。
曾经乌黑的头发,无情地叛变为白毛枯草,
我们从四腿两腿,将变成三条腿的老猫。
举起我们的右手,放在右边的额角,
遥致我们逝去的青春一个感谢的礼貌!
向远去的青春,回报一个浅浅的微笑,
一起缅怀,那份浪漫岁月的美妙妖娆。
美丽的青春,已成为昨天的浪漫故事,
给我们留下,许多智慧和缜密的思考。
黄金时代如此宝贵,却不能青春万岁,
让青春像薰衣草,幻化出五彩梦的味道。
我们已经没有了目如秋水的年龄,
让青春化入了永不回头的流水波涛。
我们缅怀理想,少了诱惑,多了淡定,
我们坚守高尚,多了宁静,少了浮躁。
青春人人皆有,都可怀念和制造几分热闹,
人们都可以对远去的青春,致敬或咆哮。
扪心自问,我们拿什么成果向青春致敬?
回首望望,我们用什么自豪向后代报告?
我们是不是虚度了时光和消费了青春,
把青春送给了永不回头的流水,打了水漂?
曾经度过的青春,像潮水一样慢慢散去,
残留的水渍,让脸庞有了沧桑的弯弯道道。
本以为时间,会让我淡忘从前的发小,
窃以为经过了久远,一切都应该解套。
我顺着儿时的跑道,寻找遗失的记忆,
看到你们的身影,依然清晰,有低有高。
如骏马奔跑的时光,难免被青春撞了腰,
岁月的河流苍茫,逐渐爬上了额头鬓角。
面朝情海,怀想春暖锅开的幸福日子,
老当益壮,体验长相厮守相濡以沫的重要。
在年过花甲,或古稀耄耋的某天某夜里,
所有的结局,在冥冥之中是否都已写好?
我们把青春,已装订成书架上的一本线装书,
只能来回翻动,却不能返回到童颜中了。
虽然青春不在,早已如烟波渺渺,
但只要生命存在,我们就不会哀怜悲嚎。
我们把云彩,呼喊回碧蓝如洗的辽阔天空,
我们把青春打包,存档在记忆中的破屋墙角。

童心熄灭,青春燃烧,剩下一堆灰包,
在浑浑噩噩中,埋葬了宝贵的青春年少。
点起一沓沓用年轮卷起的草纸,
在一跃而过的青春里程碑前燃烧。
举起一挂挂用日子串起的鞭炮,
作为青春有悔,悲壮送行的礼炮,
庄严地祭奠用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的青春,
祈祷如梦如幻,似银铃般的儿时欢笑。

我们与青春已无瓜葛,生活却还在奔跑,
遥致青春和纪念逝去的欢笑和美好,
忘却过往的遗失和翻过发黄的扉页,
再看未来,是否会有极致绚烂的高潮。
在飞逝的岁月中,感怀流年的幸福美妙,
《最浪漫的事》这首歌,正在启发引导。
让我们背靠背,坐着摇椅慢慢聊,
听听音乐,聊聊愿望,像神仙永远不老……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田建国,系中国陕菜网【如画·陕菜】专栏主编,作家、摄影家。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饮食文化研究技艺传承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陕西省餐饮业商会副秘书长,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授予的“陕西餐饮30年优秀饮食文化传媒人物”,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和诗歌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文化产业促进会理事,欧亚丝绸之路国际诗社副秘书长,中国文化魂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陕西工运研究会特约研究员,西安对外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监事长,西安诗书画研究会理事,西安市长安诗词学会理事、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特邀首席摄影师、终南性灵社特邀摄影师等。
主播简介:

贞礼,木兰书院阅读会秘书长,‘’读睡诗社‘’首席主播,大美西部观察主播,西安忠实书院形象代言人,都市头条特约主播、形象代言人,都市文苑金牌主播、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朗诵委员会委员、金牌主播、陕西汉唐文学艺术社理事等。曾获多个全国朗诵类大赛奖项,少量文字、诗歌发表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