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春去,明朝夏回。时序流转,必生感叹,何况春乎!
今日微雨轻寒,暮色时犹未改,漠漠然,当是有惜春之意!遂吟诗几首,算作依依之情。

七绝·别春
(一)
潇潇冷雨送春归,
红瘦香残绿叶肥。
无尽泪波今夜涌,
明朝再会已人非!
(二)
欲写春韶总不成,
绿肥红瘦换新荣。
心中多少伤春泪,
化作潇潇夜雨声。

(三)
虎沟香翠掩人家,
袅袅炊烟伴晚霞。
布谷忽鸣心欲裂,
一山惊落数层花。
注:虎沟,位于长春市净月区
全名老虎沟,今日路过。

七律·岸上吟
伊河对岸有人家,
绿树炊烟映晚霞。
不见舟横焉摆渡?
来波去浪自飞花。
注:伊通河对岸人家,当时指我祖上闯关落脚之地,即乐山镇董家店。古称勒克山,旧归伊通州(县)管辖,1959年划归长春市政区版图。无舟可渡,当作何心境!
七律·立夏前日吟
春去春来似水流,
花开花谢几人忧。
诗仙狂饮花间醉,③
苏子轻歌夜底愁。④
自古多情空寂寞,
从来薄欲更闲悠。
庄生晓梦迷蝴蝶,⑤
不问繁春与落秋。
注:③句意取李白诗《月下独酌》,虽言酒酣心自开,又何来独酌无相亲?是时当窮愁千万端也!④意取东坡《临江仙·夜归临皋》,说东坡与友夜里在雪堂中畅饮,醒醉往复,后醉归临皋亭,然家僮早已鼾声如雷,敲门而无应。于是,东坡来到水天相接的江边,心有所感,遂有此作。此时的东坡正贬居黄州,虽荣辱得失已经看淡,然衣食身家之累无法解脱,正所谓“尚有身为患,已无心可安”。或是希望自己像范蠡一样。于是有了:……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并独自对着江月高歌数遍。而次日,这首词便传遍全城,徐知州也以为东坡真的已乘舟远去,而亲临临皋亭查看,哪知坡尚在梦中,鼾声起伏。⑤此句乃引李义山诗《锦瑟》中之句,与庄周梦蝶之典故同意,只取其平仄而已。
几首小作,聊作与春送别。他日再会,当别来无恙!

作者简介
董伟:汉族,笔名耕读人,生于七十年代;祖籍山东省,现居北国长春。热爱生活及中华文化;《世界诗人》签约诗人,中外华语作家文学院院士;藏书常叹版非老,作诗尤恨境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