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华大峡谷游记
文/如菊
礼佛上九华,修身在青阳。今年三八活动我们选择去青阳一游。巴车飞快地行驶在高速上,天公作美,心情愉悦。
近10点我们到了目的地九华大峡谷,该谷位于九华山南麓,是古徽商朝九华的必经之路。下车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而厚重的牌坊,上面有九华神农谷几个大字。我们在牌坊前合影留念。
在景区入口处,有一座杯渡禅师雕像,前有石碑,记录生平点滴。无水不成谷,谷口处便让我们感受到溪水流转吟唱的轻盈曼妙。清流从岩隙沟壑中欢快的奔泻而下,水势激越,玲玲清脆,阳光洒在水面上,浮光跃金,金银灿烂。边上有座亭子,与溪水遥相呼应,不远处,另有一巨石,高高耸起,上面有“上善若水”四个大字。
我们沿着石阶缓步而行。首先会看到一座写有隶书“进天门”三个字的石牌坊,寓意是进入了上九华烧香拜佛的必经之地。进入天门,踱步数十米,就来到了十二大愿亭。亭内墙面上十二块古朴的碑刻,篆刻着佛教文化里的药师佛十二大愿。一一观看,颇感文化深厚。

大峡谷内,沿途都是石阶山道,古朴延绵,路边古藤弯扶,虬枝旁屹,满目青翠。又闻水声花花,顿生一丝凉意。姐妹们纷纷戏水溪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聆听潺潺的流韵,欣赏翠绿的枝叶,沐浴在原生态的自然与和谐之中,内心十分安宁。

这座南上九华的路,已历经上千年。为方便过客,古人在谷中弯曲流淌的河溪上搭建了多座石桥。其中有座桥叫长生桥,有长生桥上走一走,人生活过九十九的说法,寄托了人们对长生的一种向往。几个小朋友在桥上跑来跑去,嘴里还一直说要活到109。我们被他们可爱的模样逗乐了。
继续沿石阶而上,沿途风景美不胜收,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听导游小苏介绍试剑石的由来,再次体会到文人雅士与山水的不解之缘。相传唐代诗人李白几次经此古道上九子山,留下了诸多遗迹,试剑石是其中一个。

大峡谷里的水,处处如影随形,水清深润,流动于绿苔苍石之间。沿溪而上,水流清澈,清秀妩媚。溪旁,怪石嶙峋,原始植被茂密,浓阴避日,构成一副副山水画卷。漫步谷中,移步换景,木亭边,几架朴素的水车,吱呀吱呀的摇着岁月,吟唱着自己的歌谣。
穿过仅容一人独行的藏仙洞,眼前豁然开朗起来。鸟鸣空山,悠远不知身在何方。

瀑布是大峡谷的一张名片,来到神农瀑布处,我们欢呼雀跃。只见涧水从山崖上倾泻而下,形成高达33米的垂瀑之水,声震山谷,气势磅礴,十分壮观。水落之时,激起无数碎玉,万颗银珠,飘忽潇洒,美妙多姿。瀑布下,一汪潭水墨绿,深不见底,色如翡翠。关于此潭,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富家子和贫家女相爱,为父母不容,女子苦等不到爱人,投潭自尽。后人为纪念该女子,把此潭命名为苦妹潭。这个美丽的传说和瀑布一起经久不衰,给游人们带来了无尽的遐想。
继续前行,经过几扇柴(财,才)门,我们走完了整条大峡谷,到了景区换乘处,用时近两个小时。山因水而美,水因山而灵,忙碌的人们,可以来此一游,放空心绪,近距离欣赏旖旎的自然风光,感受悠久的历史文化,不失为一种美好!

【作者简介】
如菊,原名洪灵芝,安徽省东流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爱好文字和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