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长假怎样度过?有些人选择外出旅游,可我不喜欢出远门,就在家乡附近转转吧,也能釆点野菜。五一是国际劳动节,是劳动人民的节日。一大早,朋友们都发来节日祝福“祝五一劳动节快乐!”好吧,到乡下去亲手劳作,采些野菜,也能增添快乐感。
再说,整天的细米白面,大鱼大肉吃得老伴身体发胖,体重超标,也该让他减减肥啦,我们的选择还是去采野菜。清明前后,我们曾去采过一次野菜,心情就很愉快,如今记忆犹新。

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一点不假。今年春天雨水真多,隔三差五就是一场雨,有时一连下几天不晴,地面湿滑泥泞没能成行。那天是个好日子,天气晴朗,风和气爽,我们出发到附近城北凤翼山春游采野菜。古人云:“三月三,荠菜赛仙丹”,最好多釆些荠菜吃,调理一下身体。
人不服老不行,古稀之年登山确实不容易,四百多级的台阶,走走歇歇,登上山头还是累得气喘吁吁。
站在山头举目四望,城市美景,乡村田园,远处的山,近处的水,一望无际,尽收眼底。顿时感到心旷神怡,疲劳尽散。
人们都说“春雨贵似油”,今年天公作美,赐予大地大量的甘霖。因此,麦苗生长茁壮,绿油油的、一片片,妆点着乡村原野。其间点缀着片片金黄,那是盛开的油菜花。看来今年是个丰收年,这是农民挥洒汗水的期盼。同时也印证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经验总结:“牛马年好收田”。

歇息片刻就开始游园,公园景色美不胜收。这个时节,公园里一派春光,落叶树木的枝头已披上嫩绿的春装,樱花盛开,繁花似锦。林间,小鸟啾啾,喜鹊喳喳,斑鸠咕咕,野鸡嘎嘎,遥相呼应,实乃鸟语花香。
因为那次春游的目的是釆野菜,所以无心流连公园美景,漫步向园区深处走去,那里有我们要找的野菜。那一次釆野菜为吃蒸菜,因此,凭以往的经验,凡是能蒸着吃的野菜见啥都要。白蒿、荠菜、风车草、麦蒿等遇到了就釆。荠菜这时段多已长老,开花结果,鲜嫩的很难找到。

在一处杂木林中,生长着许多天生的构树,构穗蒸着很好吃。这里的构树穗鲜嫩,且树较小易扳倒,于是,我们就在这里釆摘构穗。一人把树扳倒按住,另一个人摘。构树穗一个一个摘很慢,好大一会儿,摘得却很少,有点着急,干脆就顺枝条捋。这样快了很多,可连嫩叶也捋了下来,也行,回家再拣吧,反正比一个一个摘强多了。摘了两袋子构树穗,脖子却仰得酸痛。
回来的路上又遇到野生紫花苜蓿,它的嫩芽也可蒸着吃,还很有营养,我们也采了些。采苜蓿同摘构穗大不同,摘构穗得仰头,地面采苜蓿却要弯腰。老伴有点胖,仰头摘构树穗尚可,弯腰掐苜蓿有点难,强蹲下身一会儿就憋得喘不过气,眼花缭乱。我们坚持着采了一袋,胜利凯旋。

看来真的老了,岁月催人老,年龄不饶人。仅采这点野菜就累得腰酸背痛,精疲力尽,说明这几年缺少劳动锻炼。按说这些野菜早市上都有人卖,买些很容易,可釆野菜却不易。釆野菜和买野菜意义大不同,采野菜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心情。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劳动的成果,吃起来倍觉香甜。
五一,山村洋槐花正盛,我同几位好友相约去早点儿回来。洋槐花可鲜花蒸吃,也可焯水晾干常年包菜角,很爽口。县城附近气候温暖,盛花期已过,我们只好驱车到几十里偏远的浅山区去捋。捋花的人真多,小汽车一辆接一辆,既游山玩景,又有所获,一举两得,这就是人多的原因。

下车后,人们提兜挎篮,手拿钩镰,奔向林坡。这里洋槐树真多,岭、沟、平地随处可见,雪白的花朵挂满枝头,散发着清香,引来蝶飞蜂舞。但高大的树,花虽好我们却够不到,只好到处寻找小树去捋,树小低矮、宜扳倒,转游了不少地方,我们终于找到目标捋起来。
不好,一阵疼,我手被蜜蜂蛰了一下,我赶紧看,蜂刺还在肉里,我连忙拔掉毒刺,挤出毒液,连血水都挤出来了,可还止不住疼。来时没想到会被蜂蛰,没带风油精、清凉油止痛消肿,只好任它疼吧,听说有人还专门让蜂蛰,用蜂疗治病,这或许对身体还有好处呢!于是,我又可怜起小蜜蜂来,小蜜蜂蛰了人就会丧命,因为毒刺夹在肉里拔不出,强行飞走会连肠子带出而丢掉小命,想到此我真为小蜜蜂惋惜。

蜜蜂来自何方?我向四处探望,听到蜂的嗡嗡声,顺声音找,看到50米开外的一片场地上放着百十个蜂箱,蜜蜂正进进出出忙碌着,采花粉酿花蜜,造福人类,而我们采花只为自已享受,自愧不如蜜蜂。蜂场周围有不少死蜂,我看到真是心痛。同蜜蜂相比,人反而有点渺小。过去喝洋槐花蜜水,今天才知道是多少勤劳的蜜蜂用辛劳和生命换来的。想到此我也不再怨恨蜂蛰我了,谁让我们进入它们的领地,抢夺它们的蜜源呢!挨蛰,活该!
一晌时间,人人都是满载而归,交流心得都有意外收获,五个人三人被蜂蛰,两人被树刺扎破手,付出了血的代价,但都很开心,感觉值得,劳动所得比市场上买的别具滋味,真正能享受到“苦做甜吃”的乐趣。

作者简介:张便玲,女,1949年腊月生。网名迎春花,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人,中教一级教师,已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