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抒怀(组章)
刘志宏
延安
满山的黄土浓缩一个不屈的民族,朝阳拥抱着宝塔雄伟的身影,把共产党人光辉的形象射向解放区明朗的天空。于是,广袤的黄土高原在安塞腰鼓强劲的节奏声中,耸立起华夏昨天的灿烂!
枣园的灯光、杨家岭的炊烟、烈士陵园的肃穆……滚滚的延河不断汹涌着母亲的血液,燃烧的热望荡起四万万同胞愤怒的呐喊。
南泥湾的歌声、凤凰山的往事、抗日军政大学的激情……带着金戈铁马的烟尘,带着热血擦亮的号角,带着华夏儿女的阵痛,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长城!
生,在历史的呼啸里;死,在追求的永恒中。抗战八年的辉煌,在毛泽东英武睿智的目光里,延伸成一篇篇不朽的史诗,一页页灿烂的历史!
中国革命博物馆哟,多少次闷雷滚动,多少次血雨腥风,你以自信的、博大的胸怀俯瞰全球,使共和国每个季节枝头上的阳光明媚烂漫。
当岁月又一次把双眸投向你的额头,那楼群屹立着的不仅仅是光辉的历史,还有老区人民爆出的伟大和永恒!
宝塔山
高高地耸立在城东南,正直坚实的身躯投影成长长的道路。夕阳的余晖,将雄伟的身影凝铸成一幅剪影。
历史的记忆里,锣鼓响,秧歌起,漫天红旗让三军举臂欢呼的闪光时刻,永恒成中国版图上不朽的绝响;炮火的史诗中,爬雪山,过草地,红色征途奠基大西北的壮举,创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度大气大手笔!
米酒油糕大红枣,拥抱里袖住一段难忘的阶级情;
团结胜利向前进,泪光中凝结将士们不朽的憧憬!
英勇的红军八路军,双手挽住了一个历史的坐标,让热血与忠诚,坚强与韧性,沿着“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的伟力,袖住44米高的绝世海拔,铸就昂扬的民族精神,夯筑普天下劳苦大众心中神圣的阳光。
与苍天同在,与宇宙共生。宝塔山哟,耸起的是辉煌,是岁月的内核,是中国革命光辉灿烂的未来!

延河
在一页历史和一首歌谣之间,年轻的血液,簇拥着宝塔山的激情、豪迈和希望,书写共产党人用爱编织的传奇。
上下五千年,春夏又秋冬。286.9公里的涓涓母乳,饱吸着天地之气,从信天游高亢的性情里分泌出奔放的血性,以碧波的秀丽和浪涛的刚烈,在一孔孔窑洞折射出的风采之上,养育了八年抗战的精英。
炊烟的颂歌默默展开,壮美杨家岭的厚重和大生产的气势;
不屈的骨骼吱吱燃烧,灿烂枣园的王气和滚滚东去的激情……
中国革命的母亲河哟,独坐在黄土高原的神光之上,用满腔热血喂养延安张开的翅膀;烽火硝烟,饮马延河,时间刻盘上血于火的进程让所有的乡亲捧一把热泪,点燃一生的自尊和信仰。
一片铁锤和镰刀撞击出的最强音,让世人的思绪沿着延河汹涌的呐喊,吟一路壮歌,融入共和国的茂盛的年轮……
南泥湾
信念的列车,饱饮延河水的涛声毅然启程。挥师东南的雄风,在中国革命的版图上,让一手拿枪、一手握锄的英姿闪烁阳光的颜色。
草鞋、红星和长枪,大生产运动点燃一片红色的土地,滋养疲惫的身心,蓄蕴庄稼的烈性,支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粮食、布匹和秧歌,三五九旅的壮歌泣天地撼鬼神,一片丰收的奇迹在历史的高度浓缩成自力更生的精华。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肩扛锄头开荒种地的形象,把军民鱼水深情演绎的超凡脱俗;将军、士兵、学生……用汗水浇灌革命的黎明,用忠诚养育延安的信念,用热血温暖岁月的艰苦,用生命捍卫不朽的爱情。
中国农垦事业的发祥地,大生产的歌声掀起冲天狂飙,融入延安的秉性与血质,照亮解放区晴朗朗的天空。
于是,南泥湾精神,养育了中国革命的风云,把生命中最最精彩的片断,朗诵成一部屡读仍鲜的经典。
作者简介':
刘志宏,男,大专文化,政工师。1985年始发作品。作品散见于《甘肃日报》、《中国国土资源报》、《散文诗》、《青海湖》等全国数十家报刊杂志上。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