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流经青藏高原、河套平原、晋陕峡谷、中原腹地,在齐鲁注入渤海。黄河流域山川秀丽,文化多元。李白诗曰:“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这些是家喻户晓的。但是,黄河流域还有一大贡献,未必妇孺皆知,或者是很多人知道,但是却没有进行归纳总结。这一贡献,我认为是黄河成就牡丹名,让牡丹之花闻名遐迩。
牡丹栽培于河洛,至今已经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主要是栽培地区是黄河中下游平原,河南、河北、山西、山东,以洛阳,菏泽为中。由此可见,黄河流域是牡丹的最佳栽培地。
作家张抗抗在散文《牡丹的拒绝》中这样写道:"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每年阳历4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看牡丹一定要看洛阳牡丹,或者说你没有看过洛阳牡丹就等于没看过牡丹。这句话应该是有深意的,也是耐人深思的。洛阳牡丹甲天下,就是铁证。
我今年本来是准备去洛阳看牡丹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行。最近听朋友说,洪洞县赵城小镇,有一处牡丹园,值得看看,我就退而求次,去小镇欣赏牡丹。
赵城,在洪洞县北赵城镇东北三里。《史记·赵世家》: 周穆王 “赐造父以赵城”。即此。春秋时赵简子居此。隋于此置赵城县。赵城最有名的是飞虹塔,但是,近几年以种植牡丹而闻名遐迩。
赵城牡丹园在汾河岸上,在一片乡野中,站在牡丹园,闻着牡丹的芳香,听汾水哗哗。
进入牡丹园,首先让映入眼帘是巨大石刻,上书明朝冯琦的诗句:“百宝阑干护晓寒,沉香亭畔若为看。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
牡丹园是个方形园子,不是很大,但也具有一定的面积。就像是鲁迅先生的百草园。园中是曲曲折折的小径,在花丛中延伸。此时自然的就会想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句诗。牡丹花以红色为主,以白色为辅,以黄色为映衬。园中还种植其它景观树,如构树,桑树,樱桃,槐树,做为园子的点缀。
"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白居易曾在《牡丹》一诗中如此形容牡丹的国色天香。然而,当你真正近距离的细赏牡丹时,你会觉得国色天香,雍容华贵,都不足以形容牡丹之气质高雅,超凡脱俗。
小镇牡丹园虽然很小,又名不见经传,但是也有特色的,让人看后,回味无穷。
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小镇牡丹,花香浓郁,是特色之一。第一次去小镇看牡丹,即沒向导,也没有导航,正在路边等待,突然间从空气中弥漫一浓郁的香,我惊讶道,这是牡丹的花香吧,花香在为我们导航,我们嗅着花香向前走,很快找到牡丹园。走进园中,正是花香四溢,好似打开一瓶陈封的美酒,醉了春风,醉了诗情。花香从四周向中间聚集,达到一定的凝聚点,然后向周边散开,飘过篱笆墙,在枫林的叶子尖上划过,在小溪的水边漫延,在山崖的斜坡盘绕。花香散开后,由浓郁变的淡雅,在园中闻有醉人的感觉,在山野闻,有清雅的感觉。有时间喜欢浓郁,有时间喜欢淡雅。没有淡雅,比较不出浓郁,有了浓郁之香,方显淡雅之清。
洛阳牡丹园,均在都市之中,浓郁之香完美,但是淡雅之香次之。可能是牡丹园四周都是高楼,香气无法散去,越聚越浓,浓的化不开。就像是一个女孩,洛阳牡丹是浓妆艳抹,小镇牡丹是小清新。如果让我分出优劣,我只能用苏轼诗句表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小镇地偏,小镇牡丹具有乡野春色,是又一特色。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具有皇家气。洛阳的牡丹园,高贵典雅,大气磅礴。小镇牡丹,少了一点霸气,多了一点乡味。洛阳看牡丹,看的是花开时节动京城,小镇看牡丹看的是一丛深色花,十户人中赋。正如洛阳牡丹,是大家闺秀,小镇牡丹是小家碧玉。洛阳牡丹是公主,小镇牡丹是民女。洛阳牡丹以皇气压人,小镇牡丹以质朴迷人。洛阳牡丹是父亲的草原,小镇牡丹是母亲的河。正如一个人,吃腻了美味佳肴,也想吃农家小菜。我总是对小镇牡丹情有独钟,对它的花、香、悠着迷,站在,坐着,行走在花丛中,情也悠,心也悠。
小镇牡丹花大,型美,香浓,色艳。这是小镇牡丹最美特色。一丛丛,一簇簇,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刚刚绽开,花颜色各异,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粉的似霞,白的似玉,徜徉在流光溢彩的牡丹王国,如痴如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每一片花瓣自然卷折,从不自怜自艾,有种羞涩含蓄的美韵,每一朵花都开在绿叶之间,从不昂首仰视,有种不离不弃的精神。每一株从不孤芳自赏,有种母仪天下包容一切坦荡的娴雅。要是下点小雨就更好了,我想那滴滴雨水落在牡丹花瓣上,又轻轻滑下落地,雨后的牡丹将变得无比“清新”,远远望去,那些牡丹花像一个个笑脸在向我微笑,一阵微风吹来,花香沁人心脾。
“名花倾园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澜干。”黄河流域,源渊流长,孕育中华民族。同时也成就了牡丹的美誉。黄河水滋润牡丹,牡丹为黄河增色。洛阳牡丹,菏泽牡丹,小镇牡丹,一个是牡丹仙子,一个是牡丹小女;是牡丹大家闺秀,也是是牡丹小家碧玉。没有清贫,难显富贵。没有浓郁,难显淡雅。欣赏了洛阳牡丹,再来小镇看一看,是人生之静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