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河南.商丘

世界视野 天下共享
佳作精华展示平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宣纸烙画大师陈培德

在睢阳区一栋独院小楼里,记者见到了七十二岁的宣纸烙画大师陈培德。他身材高大,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精神矍铄。走进客厅映入眼帘的是墙的四壁都挂满了他的烙画作品。如今他的作品已入选美国、德国、法国、荷兰等国际邮政部门发行的“世界邮票上的中国文化"为主题的纪念册,已在全世界发行,并获得“中国美术书法国画大赛”一等奖等近20项国内外大奖。他现为: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员;河南省文化产业研究会会员;河南省书画学会特聘美术师、常务理事;商丘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并被录入中央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材库。

烙画溯源
烙画是中国留传2000多年的民间艺术,古称“火针刺绣",又称火笔画、烫画。是一种极其稀有的画种,目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始的操作方法是用铁钳夹住烧红的烙铁在木板、竹制品、葫芦、烟杆上作画。其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还要注意“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板画。烙画即能保持中国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的写实效果。
陈培德说,他就是继承祖传的烙画手艺。在他童年,爷爷经常被邻里有喜事的人家请去,用烧红的烙铁在家具、木板、扁担上烙下喜庆图案,每烙一件,人家就像宝贝一样的收藏。

1965年他在辽宁当兵时,偶然在街上见到一家用电烙铁作画的店铺,看到店主用电烙铁在木板上作画,引起了他的好奇,感到新鲜,兴趣大增,并向店主求教学习。当兵二十一年,后转业到地方工作,工作之余他都没简断对烙画艺术的追求。
创新烙画
2010年陈培德从睢阳区编制办退休,不甘清闲,开始对烙画艺术大胆创新尝试。他想着自己能在木板上烙画,是不是能在纸上烙画呢?于是他开始了实验之旅,首先选择了纸质较厚的卡纸,经过几次尝试成功的在卡纸上完成了烙画;然后又选择了图画纸进行实验,也成功了;最后又在宣纸上烙画,在宣纸上烙的画更有层次感,浓淡相济,黑白分明。他说:“烙画的着重在于掌握烙铁的温度高低,轻重把握,缓急适当的手法,从而达到中国工笔画严谨的真实效果,使其显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由于他不辞辛苦的艺术追求,他的宣纸烙画被誉为“中华一绝”,他也成为名副其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他的宣纸烙画作品,在2016年全国书画风云榜人物评选活动中荣获全国第二名;2017年喜迎十九大巜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书画大赛活动中,作品被中国邮政选中采用邮票,全国首发式在北京举办,并印制出版了巜纪念珍藏版邮册》;2018年在中国美术书法国画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9年初其作品被美国、德国、法国、荷兰四国邮票采用,并印制巜魅力中国、闪耀世界一世界邮票上的中国艺术名家陈培德》;2019年6月其作品巜中朝友谊永存》被朝鲜国礼收藏馆收藏。烙画走出国门,为国争光。去年年初,疫情突袭江城武汉,全国各族人民在总书记、党中央的统一指挥下,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犬战,最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了纪录下来这一历史性的重大事件,他开始到处收集抗疫资料,精心在宣纸上用烙铁绘制巜抗疫图鉴》17米长卷,共21个篇幅,大小人物94名,大小文字1068个,耗时109天。眼熬瞎,手指残,最终完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抗疫长卷。在省内各地展出,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他又在13米长卷上绘制共产党历届总书记画像及简介,烙制基本完成。
传承烙画
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他从不懈怠,更不服老。培养一批青年传承人是他的梦想,他毕竟年事已高,让这门“中华一绝"的艺术更好的传承下去已是当务之急。他忧心忡忡地说:“由于烙画不仅要求较高的造型能力,还要求初学者要坐得住“冷板凳”,更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家里年轻人不愿意学,只有他外甥女正在学习。他的意向就是招收一批学生免费传授技艺,让这项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文/图 赵子敬









都市头条.商丘头条编辑部
顾问:品墨 好人有好报 听涛观澜 绿水青山 豫洁 思航 水自成溪 宽阔 沐雪赏梅 古韵之声
法律顾问:林效东
总编:崔秀芬(秀美山河)
区域主编:崔秀芬(秀美山河)
主编:翰墨凝香
副主编: 林效东 好人有好报 德艺双馨
认证编辑:崔秀芬(秀美山河) 翰墨凝香 德艺双馨
实习编辑: 风帆 海纳百川 黄老邪书法
本期责任编辑:崔秀芬(秀美山河)

都市头条.商丘头条【都市头条】【都市新闻联播】【德艺双馨】【海纳百川】[诗词雅韵][翰墨凝香][古韵之声]平台主编编辑可投稿至全国各大微刊平台,商丘头条专题栏目在百度上展示,让全球更多人观看,要求本人原创稿件,不得抄袭它人作品,文责自负.
投稿邮箱:Sqttxmsh2020@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