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安兴老师《党魂是怎样炼成的》连载(二)

二、虎气
一切奋斗者,一切处上升时期的襁褓婴儿,都会不可阻挡的成长壮大。想把他们扼杀在摇篮中,有违大自然的天意,冥冥中的规律。上苍对这些小虎崽早有安排,人为的阻碍,逃不过天意无形推手。
稟性的虎气,敢于尝试,敢于承担风险,做常人难以想象的事,跨越常人所不能跨越的鸿沟。这种人不怕出事,敢干大事。
非常之世,造就非常之人。桀傲不羁的性格,给他们未来的巨大力量,超越常人。
成长在韶山冲的石山娃子,从小就有一股虎气,一种叛逆性格,伴随着年龄增长。他特别同情穷人,在灾荒岁月,将家中的米偷偷拿出来,接济贫困揭不开锅的乡亲。被父亲毛顺生发现,父子多次发生冲突。在他成为革命家之前,是一个任性的叛逆者,充满激情的少年。上私塾时,他很同情家庭贫困的同学,中午没带午饭,便把自己一己的一半分给共享。
公平感在读10岁的毛泽东身上表现出来,从不示弱,敢向强手挑战。为一个羸弱的同学打抱不平,与高年级的同学打过一架让对手以后见了,退避三舍。在课堂上,先生命令毛泽东站起来背书,他竟然在座位上纹丝不动。怒不可遏的先生,把他拉起来。他挣脱了先生,跑出私塾。三天以后,毛氏家族的人,才在山沟里找到他。尝试了罢课的甜头,那就是父亲与先生对他态度的温和。不服周的虎气,贯穿着他的一生。
生活在乡村社会的底层,目睹贫雇农的现状,刻骨铭心的印象。粗通文墨的他,在课堂上偷读《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禁书,丰富了他的心灵世界。在朦胧中他特别崇拜曹操,以庶族打败世袭士族袁绍集团,开创了一番天地。宋江妥协了,动摇了,旧式农民造反的结局,在启迪着他。以至批宋江就从那时候在他心目中,作为鄙夷的对象,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加以批判。为了改造世界,潜意识催促着他,必须走出韶山冲。
猛虎下山,需要真本领,看家的硬功夫,手中掌握着核武器。没有程咬金的三板斧,秦雄的杀手锏,罗成的回马枪,谈何容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的鸿鹄之志,与青年毛泽东英雄所见略同。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阴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十六岁的毛泽东就读于湘乡县东山书院,在纨绔子弟中,穷乡僻壤的孩子,土得掉牙的衣著,自然受到歧视。他写下了这首诗,托物寄兴,表达了敢为天下先,萌芽着领袖群伦的英雄意识,大象无形的异于凡响。
在绿阴树下修行的小虎崽,把学习当作自己真正的朋友,一本《世界英雄豪杰传》孵化了他的伟人情结,做影响世界的人物,这个壮志已经升级。
强烈的求知欲欲望,驱动着他到省城长沙求学,开拓自己的视野。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第一次看到了报纸,第一次知道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第一次剪辫子。与封建王朝决裂,与旧文化告别。
站点不一样,视觉自然不同。在这里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组建了一个新民学会,有别于受过西方教育的孙中山,在湖南上空,升起了第一颗信号弹。他还带领同学参加反对日本的“二十一条”抗议活动,举办工人夜校,唤醒劳工“挺直腰杆做人”。他要超越时代,这只幼虎,志在森林法则,将传统与权威踩在脚下。
“舍得一身剐 ,敢把皇帝拉下马”已经成为他的信条。在学生中,他属于大龄青年,鹤立鸡群。他的激进叛逆怪癖,竟然让人乐意追随他,一下子成了“孩子王”,由一名普通学生,成长为领袖人物。王者归来,已经初见端倪。
二十六岁那年,他走出了湖南,经母校介绍,在北京大学谋到了图书馆管理员的差事,地位非常卑微。在这里,他才第一次读到了马克思与列宁的书。碰上“五四”运动,也从《新青年》杂志受到了启发。然后,北京是达官贵人的地方,他混不下去,只得转道回到了长沙。
与此同时,一位叫周恩来的青年,与毛泽东的同乡蔡和森,他们起航远赴欧洲,开始救国救民的探路之旅。“大江歌罢掉头东,窥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那一代青年矢志不渝的追求真理,一群生气蓬勃的小老虎,将要登上历史舞台。
先从自己的家乡开始,小试牛刀。在省城长沙,他发动了新文化运动与反对帝国主义运动,直指湖南军阀张敬尧。他创办了一份周刋《湘江评论》,在开卷语中让人看到了虎啸生风的气势:“天不要怕,地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他明确提出“反对各种压迫民众的强权者”,期望一种更加公平的社会秩序,更加公平的社会机制。他付诸行动,进行各种活动,成为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做旧中国的反叛者,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转变,作为职业革命家,迈出了第一步。
出席中共一大代表,几乎所有的人出身都高于毛泽东。有人记得,他在发言时不停在耸肩,好斗的特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共产国际的马林与远东书记尼科尔斯基并不看好他,甚至认为他没有资格当代表。以后,他受到冷落,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认可也罢,不认可也罢,让时间说明一切,让实力说话,让事实证明一切。毛泽东倔犟地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来。他在专心研究农民问题,试图找到一种答案。历代农民战争,要么当刘邦、朱元璋,成功了一家做皇帝,依然走旧路。要么像宋江那样接受招安,成了人家鹰犬,又有什么意义呢?要么像陈胜、黄巢、李自成那样,事倍功半而夭折。
在武昌、广州创办农讲所,开展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写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讲别人未讲的话,敢说别人不敢说的话,产生震动频率。作为一个理论家,一个思想家,引起了广泛关注。
结朿旧军阀混战,孙中山釆取了“联俄联共政策,允许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推动北伐战争。人家不放心,怕你坐大。到了蒋介石、汪精卫时,便开始了大规模的“清党”,无数的共产党人倒在血泊中。
在血的教训面前,并没有被吓倒、被屈服。我们为什么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呢?”,反抗对方的血腥,共产党的虎气在哪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一个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陈毅等人在南昌举行了起义。毛泽东发动了秋收暴动。两支队伍会师,上了井冈山,开辟了武装割据,创建了革命根据地。
不同于苏俄革命,中国共产党逐渐成熟了,悟出一个道理:以时间换取空间。这个尝试,是一次飞跃,毛泽东是先知先觉者,领头雁露出水面,森林王国的王者崭露头角。这一清晰思维,用了二十八年,实现了赢了大陆空间一时间,一串串的爆竹响起来,一个个的红色据点冒出来。彭德怀搞了平江起义、贺龙在湘鄂边界两把菜刀闹起一片天,徐向前进行了黄麻暴动,刘志丹在陕北闹起了革命,张云逸也在百色举行了起义。一群老虎应运而生,风生水起在中国大地。

共产党在山沟里发展,超乎意外。蒋介石先生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于是,他痛下杀手,发动了五次围剿,让这群虎在他眼里消失。布下天罗地网,围追堵截,赶到了滇黔川的大山。尽管伤痕累累,还是突破了牢笼到了陕北,恢复了元气。
日本人打来了,国民党退却到了大西南。中国共产党把自己的强项发挥出来。开展敌后武工队,建立抗日根据地,这支夜老虎神出鬼没,在交通线上的日军惊心惶惶。八路军、新五军、东北抗日联军、游击队,如雨后春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日本人发动了多次“扫荡”,不能斩草除根,却使共产党的武装以更快的速度扩散,只得无可奈何的收场。共产党在十四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达到百万之众,成了气候。
抗日战争胜利了。和平谈判只是一个烟幕弹。“丢掉幻想,准备斗争”是那时候共产党的本性。毛泽东与蒋介石开始了最后一轮厮杀。双方力量的对比,蒋介石有八百万军队,毛泽东只有他的四分之一,武器则是蒋的五分之一,明显处在劣势。
蒋介石全面进攻,首先拿下了延安。预言三个月消灭人民解放军。毛泽东悠然地会见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仗打到第二年,毛泽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反攻。形势急转直下,进入第三年,人民解放军已经推进到了长江北岸。斯大林提出“划疆而治”,毛泽东这个虎王可不愿再演第二次南北朝,果断地下令“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英国一艘护卫舰“紫石英”号,沿长江而上。进入南京水域,升起国旗,水兵刁着雪茄,傲慢地游弋。解放军总部命令“签署中国水域”文件,其横蛮无理。毛泽东电告开炮,打死了23名英国士兵,重创该舰,在长江泡了101天。英国首相丘吉尔大怒,称这位“共匪”是“公然的暴行”。毛泽东理直气壮回答:“一个主权国家,不允许外国军舰在中国的水域任意航行。”
新中国刚成立不久,还没有来得及治疗战争创伤。美国人把战火烧到了东门,面对世界一流强国,毛泽东并没有取得同事们的一致理解,派出二十五万志愿军与美国为首的八国联军作战,在后勤保障落后、武器低劣的条件下,靠顽强不屈的英勇精神,打了一个平手,使得美国在板门店签了条约。从此,东大门横亘一道屏障,近七十年间相对平安。
真老虎任性驰骋,不愿意受人操纵。遵义会议以后,中国共产党摆脱了共产国际的约束,摈弃了李德等人的“不懂中国”的瞎指挥,开始走自己的路。毛泽东在共产党内,长期边缘化,与之不无关系。苏联这个幕后操盘手,阻拦着毛泽东这个民族主义站到前台。他怀疑苏联是否把中国共产党当成“儿子党”、“跟班小兄弟”,作为傀儡来为之服务?斯大林去世以后,这种潜意识一直在上升。中苏论战,发展到边境冲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这只是导火索而已。
一股反华浊浪,在上世纪五十年末六十年代初掀起,美国与苏联试图孤立中国,周邻的纠纷不断。他坚持在喜马拉雅山采取军事行动,重创印度军队。对国际关系的处理,超出了苏联阵营的范围,不再在“老大哥”面前充当充当低人一等的伙伴。对于杜勒斯竭力将中国拒于国际组织的做法,他响亮的回应“我们孤立吗?不孤立…我们国家有六亿人口,六亿人口孤立吗?”美国与苏联先后叫嚷对中国使用核武器,他明确提出“打破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在他看来,原子弹用于政治目的甚于军事目的,把它看作对付美苏核讹诈,维护国家尊严与自由的保证。
笃信一个硬道理,以斗争换和平则存,以妥协换和平,和平则亡。在国际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作为一个民族主义者,坚信不疑。美国的对越战争,对中国构成威胁。他坚定地拍板“不惜最大的民族牺牲”,让美国人战机不敢逾越北纬十七度线。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飞机场上,醒目的红标语“打倒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走舷梯,尼克松亲自帮周恩来穿大衣,进入毛泽东书房,毕恭毕敬鞠躬握手,仿佛朝圣一样虔诚。那历史的镜头,留在世界的记忆中,让人难忘。
“万国衣冠拜冕旒”,毛泽东的虎啸生风,成为穷国弱国的偶像,毛泽东思想成为他们独立的武器。他们借助毛泽东“钟馗打鬼”,驱逐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掠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朝鲜的金日成、越南的胡志明、古巴的卡斯特罗、委内瑞拉的查韦斯、柬埔寨的西哈鲁克都是毛泽东的铁杆粉丝。就连西方国家的很多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戴高乐、小布什、蓬皮杜、俄罗斯的普京都对毛泽东顶礼膜拜,奉若神明。将《毛泽东选集》陈列案头,进行行研究。他的知音蒋介石在去世前,念念不忘读毛主席著作。
新中国刚成立不久,还没有来得及治疗战争创伤。美国人把战火烧到了东门,面对世界一流强国,毛泽东并没有取得同事们的一致理解,派出二十五万志愿军与美国为首的八国联军作战,在后勤保障落后、武器低劣的条件下,靠顽强不屈的英勇精神,打了一个平手,使得美国在板门店签了条约。从此,东大门横亘一道屏障,近七十年间相对平安。
真老虎任性驰骋,不愿意受人操纵。遵义会议以后,中国共产党摆脱了共产国际的约束,摈弃了李德等人的“不懂中国”的瞎指挥,开始走自己的路。毛泽东在共产党内,长期边缘化,与之不无关系。苏联这个幕后操盘手,阻拦着毛泽东这个民族主义站到前台。他怀疑苏联是否把中国共产党当成“儿子党”、“跟班小兄弟”,作为傀儡来为之服务?斯大林去世以后,这种潜意识一直在上升。中苏论战,发展到边境冲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这只是导火索而已。
一股反华浊浪,在上世纪五十年末六十年代初掀起,美国与苏联试图孤立中国,周邻的纠纷不断。他坚持在喜马拉雅山采取军事行动,重创印度军队。对国际关系的处理,超出了苏联阵营的范围,不再在“老大哥”面前充当充当低人一等的伙伴。对于杜勒斯竭力将中国拒于国际组织的做法,他响亮的回应“我们孤立吗?不孤立…我们国家有六亿人口,六亿人口孤立吗?”美国与苏联先后叫嚷对中国使用核武器,他明确提出“打破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在他看来,原子弹用于政治目的甚于军事目的,把它看作对付美苏核讹诈,维护国家尊严与自由的保证。
笃信一个硬道理,以斗争换和平则存,以妥协换和平,和平则亡。在国际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作为一个民族主义者,坚信不疑。美国的对越战争,对中国构成威胁。他坚定地拍板“不惜最大的民族牺牲”,让美国人战机不敢逾越北纬十七度线。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飞机场上,醒目的红标语“打倒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走舷梯,尼克松亲自帮周恩来穿大衣,进入毛泽东书房,毕恭毕敬鞠躬握手,仿佛朝圣一样虔诚。那历史的镜头,留在世界的记忆中,让人难忘。
“万国衣冠拜冕旒”,毛泽东的虎啸生风,成为穷国弱国的偶像,毛泽东思想成为他们独立的武器。他们借助毛泽东“钟馗打鬼”,驱逐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掠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朝鲜的金日成、越南的胡志明、古巴的卡斯特罗、委内瑞拉的查韦斯、柬埔寨的西哈鲁克都是毛泽东的铁杆粉丝。就连西方国家的很多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戴高乐、小布什、蓬皮杜、俄罗斯的普京都对毛泽东顶礼膜拜,奉若神明。将《毛泽东选集》陈列案头,进行行研究。他的知音蒋介石在去世前,念念不忘读毛主席著作。



潘安兴老师简介
潘安兴,本名潘兴家,自号木兰山樵。西陵布衣,普陀知客。一九四九年十月生,湖北黄陂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程度,高级政工师。当年老三届,经历上山下乡,招工进厂、下岗打工。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辞赋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理事。黄陂辞赋学会会长,黄陂诗词学会副会长,黄陂二程研究会理事。《钰山赋》曾获全国征文二等奖。主编有《木兰山诗词集》,著有《龙腾华夏千秋一统赋》、《中华大家庭赋》、《人间万象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