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祁润成,1952年10月,生于黑龙江省鸡西市。1968年9月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54团,先后在54团一营七连,警通排,电业所,49团修理厂,电影队、依兰收获机厂电影队、红兴隆机械厂,北戴河黑龙江农垦休养所任职,退休后在广州定居。先后在《广州日报》《北京晚报》发表60多张老照片,在《忆家书》《知青岁月》《家国记忆》留下自己的墨迹影像。《作家地带》签约作家。


“麒麟杯”《百年辉煌》庆祝建党百年
诗歌散文有奖征文
祁润成参赛作品展示
编号:175
飞来飞去飞漠河
—— 故地重游北极村
作者:祁润成

2020年8月——12月,我们祖孙三人从广州出发,先后乘坐南方航空公司的航班,飞来飞去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观光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飞到了50年前,火车汽车都不通的漠河北极村。如今能够从广州当天就可以飞到漠河,那真是一南一北显神通。
50多年前,我们曾经在大兴安岭地区,中国的最北极漠河修筑一条从嫩江到漠河的“一级战备国防公路”。
1969年3月初,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54团一营七连,接受了一项团党委交给我们连队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到中国的最北极——漠河,修筑一级国防战备公路。
3月5日深夜,我们连队组建100人没有政治历史问题,根红苗正的兵团战士,顶风冒雪到54团一营营部去露天拍照“证件照”,办理进入大兴安岭地区——漠河的边境通行证。
1969年3月,到漠河修筑国防公路的边境通行证。
50多年过去了,我一直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想去漠河走一走,看一看当年我们修的那条“一级国防战备公路”现在是什么情况。因为在那个“备战备荒为人民”特殊的年代里,有我们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辛劳作,有太多的辛勤汗水在流淌,浇灌那条终身难以忘怀的“一级国防战备公路”土地上。
1969年3月7日晚上,我们乘坐解放牌敞篷汽车,冒着东北特有的“大烟炮”,来到黑龙江省讷河县火车站乘坐专列,途径嫩江—加格达奇—直达到塔河(因为那时候火车只通到塔河)。我们在塔河下了火车,又换乘解放牌敞篷汽车昼夜兼程三天三夜,途径十八站——呼玛——黑龙江中心主航道——直达漠河大兴安岭筑路第七指挥部——六公里二连,那就是我们连队的施工现场驻地。在行走的路上我们真真切切地看到,前苏联的直升飞机在我们头顶上低空盘旋侦查,黑龙江对岸的边防哨所在密切关注我们的动向,因为我们在黑龙江中心主航道行驶,距离边境线就是一江之隔的跨步之遥……
到了施工现场驻地,眼前是一片白雪茫茫40多公分厚的积雪,荒芜人烟茂密的原始大森林里,一棵棵参天大树好像在向我们这些黑土地来的人进行挑战……好在有师部来的先头部队给我们搭好了棉帐篷,帐篷里面的床,就是用直径8——10公分的松木杆拼成的大通铺,新奇的是铺的下面依然有厚厚的积雪,我们每个人都是毫无顾忌的把自己的行李铺在有积雪的床上……
让我们终身不忘的是,在距离帐篷50米处,有一个一年四季冬夏常青不冻的天然山泉,而且在山泉里面还生长一种叫“冬青”的绿色植物。不论是冰天雪地的冬季,还是炎热的夏季,那个“冬青”都与我们朝夕相伴,因为我们每天不论是早上起来,还是晚上临睡之前,都要到那个山泉去打水洗漱,所以不期而遇的“冬青”,是我们大饱眼福忠实的绿色朋友。风趣的是在我们第一天到达驻地的黄昏之时,全连大队人马既疲劳又饥肠咕噜,在没有发现山泉“冬青”之际,炊事班的战友只好把身边的几块大石头摆成三角形,支起带来的大锅,再捡来一些干树枝点燃,就地融化雪水,活了几十斤面,不一会一大锅名副其实别有风味的“疙瘩汤”就做好了。尽管疙瘩出奇的大小不匀,而且无色无味,不可思议的是每个人都吃得那么香,因为我们是在冰天雪地、荒无人烟的大兴安岭地区的原始深林里,已经好几天没有吃到热汤热水了……
由于当时的中苏边境武装冲突(1969年3月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珍宝岛事件),我们要做好一切准备防范,就连后勤保障给养也要一次性备好半年的口粮和副食品,因为每年的四月下旬,黑龙江冰雪消融就不能在江面上行走,水上运输极不安全。那个年代的后勤保障唯一的主食是白面(我们连队主产小麦),副食只有粉条、黄豆、海带、固体酱油、盐,在半年的时间里,我们一日三餐就是馒头和粉条海带黄豆汤(当时有“早上喝汤迎朝阳,午间喝汤暖心房,晚上喝汤想爹娘”的流行语)周而复始。半年不到,由于长时间吃不到蔬菜,人的体内缺少一种维生素,很多人得了夜盲症(东北人说的雀盲眼),那种滋味让人很难受,到了晚上什么也看不见了,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睁眼瞎……也许是准备不充分的原因,到后来几顿连盐也没有了,就是那么凑合着充饥,勉强度日。
我们的工作任务是在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里,根据地质勘测队的测量数据,伐树、归楞、清理路面、挖边沟、修涵洞、铺路面……最危险的任务应该是伐树,修涵洞了。根据路面的设计要求,将那些影响筑路的一棵棵笔直的参天大松树伐倒,树根的底部留有80公分高盘根错节根系发达的大树根部,方便树根部绑上一公分的钢丝绳,用东方红拖拉机——75拔出来,那是一项十分很危险的技术活,因为要在大树根部和拖拉机尾部牵引架两端,绑上直径一公分的钢丝绳,拖拉机驾驶员缓缓加大了油门,试图在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发出嘟嘟地嚎叫声,排气管冒出一股一股的黑烟,由此可见严重超负荷的程度,如果操作不当随时都会拽断钢丝绳,发生意外……
1969年4月5日清明那天,我在伐树的过程中差点“光荣”在施工现场。那时候,伐树没有现在的“油锯”、“电锯”,都是用“快马子”(1.25m长的锯)两个人拉大锯。当我们两个人拉完一棵直径40公分的樟子松(20多米高)顺山倒时,樟子松的前半部倒向一棵20公分的白桦树,那时的白桦树正值生长灌浆期,特有的弹性将那颗樟子松弹了回来,此时的我正在为刚刚放倒一棵参天大树而高兴,依靠在另一棵大树喘着粗气,刹那间看到那棵樟子松被弹了回来,说时迟那时快,瞬间我把自己宝贵的头移向另一侧,一场恶性事故避免了,不然我的脑袋会被挤成肉饼。幸运的是我的脑袋被保留在这个世界上了,只是脸上擦去了一块皮。现在回想起来也很欣慰,非常感谢上苍眷顾我的生命。不然,那天我就光荣地与这个世界告别,永久地留在大兴安岭地区,葬送在苍松翠柏荒无人烟茂密的原始大森林里。
有一次在修涵洞的过程中,因为地质条件恶劣,挖下一米多深的坑时,需要打眼放炸药,顺利时会按照预想的方案崩开石块,不顺利时就崩不开石块,特别是在排哑炮时,意外的伤亡事故危险随时随地都会发生,瞬间之时总是让人提心吊胆的。有一回在排哑炮的时候,可能是炸药导火索受潮所致延时引爆,正在准备排哑炮的千钧一发之际,炸药点燃引爆形成了“天女山花”的场面……很幸运的是那次没有伤亡事故,这也许就是天缘天意啊!
为了完成漠河——嫩江一级国防战备公路的筑路任务,我们经常是起五更爬半夜,披星戴月地风里来雨里去,曾经有过几次大会战的口号是:“施工现场两顿饭,两头看不见太阳”。因为遇到低洼地带需要填充大量的石头,就得不惜一切代价到处在树林里寻找石头,时间不够只能减少睡眠,延长辛勤劳作时间。当时的劳动强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而且在大兴安岭地区的特殊环境里工作,气候风云变化多端,记得那一年五月中旬还在下雪,大晴天的说下雨就下雨,白昼现象就是在那里出现的,那几天晚上几乎都是白天,没有夜晚,真是异常的奇妙……
半年过去了,我们终于在大兴安岭地区筑路指挥部的指导下,提前3天完成了这一段光荣而又艰巨的筑路任务,为我们兵团战士“屯垦戌边,保卫边疆,建设边疆”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应有的力量。尽管我们每个人体重掉了几斤肉,脱掉了一层皮,手上磨起了老茧,落下了寒腿风湿症(几十年了,我的腿稍微凉一点就会抽筋)、“雀盲眼”……可是我们的骨头硬了,我们的思想更纯洁坚定了。
人生的经历阅历就是这么多情,180天终身难以忘怀的日日夜夜,是我一生宝贵的精神财富。多年来,我总是以能够到中国的最北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参加国防一级公路的建设而感到骄傲自豪。有了这一段五彩缤纷的人生经历,我在日后的几十年生活工作里一直很满足,因为我还有幸生存在这个世界里,比起那些永久留在大兴安岭地区的烈士战友幸福了很多很多。
正因为有了这么一段传奇的经历,洒下了许多艰辛的汗水,还差一点“光荣”在那片深林里。所以,总有一种怀念那片原始森林,和那片荒无人烟土地的念想。
2020年10月,在妻子和女儿的支持下,我们祖孙三人如愿以偿的从广州白云机场,乘坐南方航空公司的飞机,飞到哈尔滨太平飞机场,换机直接飞到漠河。实现了当天从中国版图的“鸡脚”,飞到了“鸡冠子”那里,那是中国版图最冷的北部边锤,那里有中国最北的邮局,最北农家院,最北的中国第一林场,最北的白桦林,最北的边防哨所,最北的边境线黑龙江……
2020年10月,从广州零上30度,双飞冰天雪地漠河的纪念。
在漠河的黑龙江边“神州北极”边境线,和“北极村”的纪念。
“党徽”闪耀在中国黑龙江漠河最北的“北极村”……
50多年前,我们修筑的国防公路就是现在的“图强”林业局。
2020年10月,我们祖孙三人观光游览了“龙江第一湾”(左图),那里有900多级“台阶”,相当于40几层楼的高度。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和毅力,是会望而生畏很难登上去的。我们登上去了。 在漠河的“原始森林”(中图),“最北的农家院”(右图)。
在漠河“北极村”“原始森林”“白桦林”的纪念。
黑龙江漠河,四通八达的现代国防公路……
50多年了,我们没有忘记在漠河修筑国防公路的日子,共和国也不会忘记我们在那里挥洒青春汗水,修筑那条“一级战备国防公路”的日子。


“麒麟杯”《百年辉煌》庆祝建党百年
诗歌散文有奖征文启事
20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将迎来百岁华诞。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团结一心,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让中国辉煌崛起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为充分展示我党百年风雨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丰硕成果,歌颂我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伟大壮举,宣传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感人历程,由麒麟读书会、《大家风范》杂志、龍翰影业、麒麟读书会作家事业发展联盟联合举办“麒麟杯”《百年辉煌》庆祝建党百年诗歌散文有奖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主办单位:
麒麟读书会
《大家风范》杂志
龍翰影业
二、承办单位:
麒麟读书会作家事业发展联盟
三、总顾问:
姚卫东(世界华人联合会联谊委员会理事长、联合国世界和平基金会慈善事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将军文化协会执行会长)
邱锋(中国老子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毛泽东研究院副院长)
阎雪君(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主席)
四、评审委员会专家组组长:
董山峰先生(文化学者,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博览群书》杂志社社长,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原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协调小组成员)
五、组委会成员:
姚卫东、邱锋、阎雪君、董山峰、耿建华、孙春亭、赵林云、王培元、王景科、戴永夏、逄金一、林毅、李宗益、周慧玲、戴思翰
六、奖项设置:
1、一等奖:(诗歌、散文)各1名,奖品为价值150000元的精品国画一幅,另颁获奖证书,赠送三年读书会会员资格。
2、二等奖:(诗歌、散文) 各2名,奖品为价值80000元的名家书画一幅,另颁获奖证书,赠送两年读书会会员资格。
3、三等奖:(诗歌、散文) 各3名,奖品为价值60000元的名家墨宝一幅,另颁获奖证书,赠送一年读书会会员资格。
4、优秀奖:(诗歌、散文)各10名,奖品为价值30000元的名家书画一幅,另颁获奖证书。
七、征文对象:
面向全国诗人、作家及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学爱好者,欢迎踊跃投稿!
八、活动说明:
1、获得诗歌和散文一等奖作者,除获相应奖品和证书外,将邀请光明日报旗下《博览群书》杂志刊发其获奖作品评论。
2、部分优秀获奖者参赛作品将择优在《大家风范》杂志上刊发。
3、2021年视国家对疫情管理有关规定,拟于2021年6月下旬在山东泰安市泰山景区隆重举办颁奖典礼和座谈会。邀请评委名家对获奖作品进行点评,邀请新闻媒体对获奖作品进行报道介绍。
4、评审委员会成员由国内著名文学专家、文化学者、作家、诗人、资深媒体人担任评委,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最终确定评奖结果。
九、投稿要求:
1、参赛作品内容须学风严谨,积极向上,紧密围绕庆祝建党百年,以我党百年风雨历程和辉煌成就为主线;参赛投稿作品体裁为诗歌(包括现代诗歌、古体诗词)、散文(包括游记、随笔等)的原创作品。
2、诗歌60行以内(含古体诗),现代诗最多2首,古体诗词最多3首;散文限1篇,3000字以内;投稿者每人限投一次,且须为原创首发。
十、投稿须知:本次征稿只接受电子稿,作品请用4号宋体编辑好,以Word文档格式投稿,投稿请注明“建党百年征文”字样,并在文章后附上作者姓名、个人简介、个人照片、电话、通联地址;无个人照片和个人简介视为无效参赛稿件。参赛作品凡合乎要求者将在线上《都市头条》济南头条新媒体平台统一进行参赛作品展示,作品赞赏量、留言量和阅读量作为入选决赛的参考依据。凡投稿者,即视为已同意本征稿启事所有规定。
十一、征稿时间:即日起至2021年5月20日止。
十二、参赛作品评审颁奖时间:2021年5月5日至6月26日
十三、投稿邮箱:djffzb@126.com
十四、微信投稿:13791095007(微信/电话)(注:请加微信以便邀请进征文群交流)
十五、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组委会所有。
“麒麟杯”《百年辉煌》庆祝建党百年
有奖征文活动组委会
2021年2月6日

编辑:寒烟 子墨
编审:慧玲 思翰
麒麟读书会 · 作家事业联盟
《大家风范》杂志
总顾问:姚卫东 邱锋 董山峰
阎雪君 肖霖生 许莎朗(香港)
耿建华 赵林云 孙春亭
逄金一 赵洪祥 张希木
柏承恩 李式法 戴永夏
李 浩 王培元 傅先河
编委会主任:戴思翰
编委会副主任:鲁先圣 周慧玲
总编:戴思翰
投稿电话/微信:13791095007
投稿官方邮箱:djff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