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仙传奇
(一二五回)
伫立月下大远望
精神乐土是故乡
话说酒桌上石先生来了兴致,望着喝上酒后脸上像搽了胭脂似的肖俊妮,意思让她表演节目,唱个歌什么的助助酒兴。我也跟着起哄道:“作为贤内助的俊嫂,确有明星的气质,就表演一个吧!“
肖俊妮没有唱歌却讲了个贤内助的笑话,然后斟酒让我们喝,于是大家在喜笑颜开中喝的兴高采烈。
转眼间便到了掌灯时分,我看天色已晚,便说:“天不早了,喜酒喝的再高兴也得散席啊!”
肖老汉晃晃悠悠地也站起来说:“俺都晕晕乎乎的了,今儿真有点喝多了。”
肖俊妮扶住肖老汉说:“不着急啊长春哥,你先坐下喝点水,待会我送你回去好了。”这时她的手机铃声响了,肖俊妮打开手机接听后说:“是艳艳姑娘打过来的,说是等一会儿过来有事和我商量。”
我起身说:“老肖你离家近再坐一会。谢谢俊嫂的盛情款待,我酒足饭饱该回客栈了。”
石先生说:“我陪你去,一块散散步。”
于是石先生与我一块走出了家门,街道上静悄悄的,挂在黛蓝色天幕上的上弦月弥漫着柔和的银光。石先生抬头一望说:“今晚月色真美啊!咱们到河边走走好吧?”
我说:“对啊!清凉的月色正好解解酒。”
我们俩人沿着客栈外墙走到河边,月光朦胧中连绵起伏的群山呈出墨绿的颜色,清风徐徐中送来河水的淙淙之声。路经河岸边一片树林时,顿觉凉风拂面,摇曳的枝叶上透出清爽之气,使人感到进入了静谧安详的氛围。
我说:“石先生,这里真好啊!河边树林都透出一股股清静之气,”
“是的。“石先生兴致勃勃地诵读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我说:“唐代王维的诗《竹里馆》真美啊!写隐者的闲适生活,富有情趣的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哉生活。”
石先生说:“你看,诗人独自在茂密的竹林里弹琴长啸,未免有些放纵自己,但却恰恰体现出高雅的隐者弹琴吟诗的横溢才华,他不屑与世俗同流合污,只有在大自然中独处才兴奋不已。“
我说:“果然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世人不理解诗人长啸的怪异行为,然而明丽的圆月却喜欢这位充满诗情的人,是吧?”
“是啊!”石先生说:“自己在深林丝毫不感到孤独,有皎洁的月光陪伴是多么的温馨啊!看来天地间有正气与诗人相会了,他也感觉到闲散恬静,所以才情发挥出来了。
我说:“作为人来说,自己幽静的独处是多么奇妙啊!这对靠别人恭维和吹捧的社交活动而获得自信的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当然咱们作为的朋友,在静静的月夜里推心置腹地讨论,尤其是深入灵魂的交流,也是人生中的幸事。今晚真是体验到花好月圆中的喜气洋洋气氛,所以酒喝多了,在赏月中自然解了酒,变为深林长啸中的忘忧之乐。”
石先生说:“是啊!花好月圆乃人生喜事,美景中的淡淡愁怅仍不失为一种美妙的体验。”
接着我和石先生来到河流边大片石坪上,月色下的巨岩泛着淡淡的幽光,河水已经很小了,蜿蜒曲折地从石坪沟槽中爬来,发出淙淙的吟唱。石先生像一位古代智者,站在河岸上正张目远眺着,似乎在回忆年轻时在此打水漂的情景,那时隔着几丛芦苇就能看见正在石头上槌衣的一位俊俏姑娘。
我说:“石先生,您在回忆过去?”
“不光回忆自己的过去。”石先生说:“我也想到了望洋兴叹的古人,你看河水七绕八拐地流淌而来,一路扭着腰唱着歌,在这明丽的月夜里又闪烁着一河的波光,跳跃着一涌而下了。”
我说:“您的感念好像是孔夫子,他站在舟楫相配和犬牙交错的水岸高处正在观察着,目光所及之处是一道大川。他望着奔腾而来的滔滔江河而感叹不已。“
石先生说:“是啊!这是有名的孔子望川嘛。当他见到河水打着漩涡泛着水花流向远方时,以致让自己的视线顺着咆哮而去的长河消失在天际尽头。孔子久久地凝视着,他看到的是阳光在河水中跌成碎片,闪闪烁烁,波光粼粼,一河银光向前涌动。如同一群小精灵在水面上跳跃,停留之短促,令人目不暇接。孔子用目光打捞着这些小精灵,他把它们看成历史长河中的小生命,前面涌去那么多,后边还有来者,于是他为生命的璀灿却短促深感震撼了。“
我说:“于是他叹道:逝者如斯夫!″
石先生说:“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之叹发自二千五百年前,透过厚厚的历史尘埃,铭刻在人们的心头上。以致望川之叹,至今还那么浓重,动人心魄。这是对生命美丽的叹息!是对光阴似箭的叹息!是对能够独立思考才有人生价值的叹息!没有自己思想的人只能像水花一样稍纵即逝,而孔子的一叹竟穿越了数千年!”
我说:“孔子乃是智者,智者眼界高远,言行中透出穿越千年的精神力量。”
“是啊!”石先生望着河水中的波光说:“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乐趣主要来自个人创作活动和精神的力量,倘若遇上了荒唐无奈的境遇时,只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用艺术创作来排解对外界的担忧。就像现在快入冬时将要逆袭而来的寒流,不是我们微弱之力所能挡住的。”
我说:“虽然无可奈何,但我们已经释放自己的存在价值了。况且在自己的根石作品中都贮存着良善与艺术美感。如果单纯为了果腹一辈子都在忙碌,那确实愧对此生,也和动物似的吃好喝好娱乐好得了。一个族群若辈辈如此就不需要文化生活了,怪不得常常被剥夺,亦可哀哉!”
石先生说:“哲人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在于生存。哲学家叔本华的话也让人赞赏:被大自然和命运赐予了智慧的人,会小心维持内在幸福的源泉里畅通无阻,为了确保这一点,独立和闲暇必不可少。”
我指着岸边一棵高大的垂柳说:“哲学家们的理性思考确实令人生羡,他们像大树一样让人仰视,然而当你欣赏古木参天的苍翠树冠时,也应该遥知扎根地下的比树冠还大的根系,否则支撑不了地面上的狂风暴雨。又比方当我看到您做出的根石艺术品时,就联想到您创作时所付出的心智和汗水,同时在创作中又构建起了自己精神乐园。”
石先生说:“现在物质虽是相当繁荣,大都不过满足是感官和炫耀上的享受。若宣称要构建自己精神乐园那是令人耻笑的事,远不如开豪车买新房光彩。在这个权钱至上的浮躁的时候,我们以废弃的根石为载体,在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活动中游乐于传统文化领域,从而有了自己精神乐土,这是幸运啊!“
“是啊!人在文化生活中创作的艺术作品是可以传世的。比如同样吟月李白写的就是好!”我望着树冠上悬挂着的明月说:“李白《把酒问月》诗中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石先生抬头望着月亮说:“李白感叹今人没见过古人所吟的月,可这轮明月曾经照过古人。古人今人虽然都被岁月带走,但看到的却是同一个月亮,仅是吟月之诗的艺术美感不同。如果将明月改为赏石亦复如此,奇石可与日月同在,可与天地共存。在永恒不变的奇石上却有变化多端的解读,见仁见智是赏石的魅力所在。“
我说:“石先生结合中华古老传统文化来解读泰山石,确实是独辟蹊径,尤其是创立《泰山奇石奇度理论》后,让泰山石文化牢牢地扎根于河洛太极学说中,从而使泰山石焕发出新的生机和独特价值。”
石先生说:“其实泰山石的特点决定了将来有无比伦比的独特价值,一是得到过大禹的青睐,二是有镇宅辟邪的传统。所以后人须从第一代也是最后一代玩石人文章或故事上,寻求正宗性和荣耀性。所以奇石的灵魂是文化,奇石的谈资是故事,奇石的生命是理论。”
我说:“石先生的总结太重要了!泰山石文化主旨在于融进了阴阳五行理论。尤其是《泰山奇石奇度理论》中指出,泰山石的独特在于植根河洛太极学说中的《辟邪程度》。把泰山石置于自家的厅堂上人人皆会,而调适出家宅祥和气场就需要阴阳五行学说来配置了。”
“是啊!”石先生说:“所以真正的藏家是品位极高的人,他们收藏的是文化,是祥瑞气场,是美好的诗词,是高雅的品味,是史料故事,是契合自己命理的石缘,是留给后人的传世价值!这是泰山石文化固有的魅力,亦是赏石之真谛。“
我说:“石先生说的不错,明月和石头是永恒存在的,由于艺术赋予就更有内涵了,所以永恒的东西美在深厚的文化上,在月下的河流边,吟诗颂石真是一种享受啊!与您接触的这段日子里,使我进入了最好的精神状态。明白了您对物质需求极其简单,而精神世界极其丰富,尤其生活中伴有艺术创作虽然很辛苦但很惬意,然而也使我看出来您始终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正义和良知。”
石先生叹道:“从一生的轨迹上看一直执着于公正的理念,但天不遂人愿啊!尤其当我沉浸下来后,从光鲜的外衣蒙蔽下看到了丑陋。虽然在艺术创意上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可是腐朽至极的东西确实无能为力,不但费力不讨好,还有可能伤及自己。总而言之,我想放下一切,过上另一种世外桃园的生活。”
我惊诧地说:“石先生好像话里有话?”
石先生说:“你别多心,我的意思是天渐渐地变冷,寒流就要来了,在这儿能呆下去吗?”
我说:“噢!您想回京过冬。”
“看看再说吧。”石先生突然拍了拍脑门说:“嘿,忘了告诉你了,我的儿子和肖俊妮的女儿出国后,虽然互不认识也不在一个单位,最近却都在洛杉矶工作。”
我说:“那太好了,您和俊嫂可以一块去看望孩子们了。顺便旅游观光。”
石先生仰望着月亮说:“今晚咱俩作为知心朋友共赏长河明月,也是一道风景啊!灵魂相通的人无论在世界何处,都不孤单,皆会为对方带来阳光,也好像是另一个自己!可惜人生易老,在蹉跎岁月中壮志难酬,只可仰天长叹了!”
我说:“石先生今晚长吁短叹的,是不是由于孔子望川引起的?如果那样的话,您何不赋诗一首?以存感念。”
“唉!咱们相处的机会不多了,该留下感想。”石先生静默了许久后吟诵道:
滔滔江河浪涌浪,粼粼波光映月光。
稍纵即逝小精灵,引发孔子叹川上。
追问生命何意义?独立思考且远望。
光阴似箭如斯夫,精神乐土是故乡。
我赞叹道:“石先生才思敏捷,将孔子的叹息落实在波光一闪即过的短暂生命时,并对比出思想的永恒存在。哪里有精神乐土哪里就是故乡。我要写出这样的诗来多好啊!”
石先生笑道:“你喜欢我的诗,我授权给你,拿去用即可,咱俩之间的知识产权可以共享。今晚你也可以作首月下河畔的诗。”
我说:“描写月下江畔的《枫桥夜泊》,是一首赫赫有名的唐代名诗。石先生肯定记着。”
石先生接着吟诵道: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我说:“对啊,这是唐代诗人张继的名作,他作为学子进京赶考时居然落榜了,这对才子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于是在愁肠百结中有感而发了。”
石先生说:“张继落榜后孤旅返乡了,那种失落徬徨和无助使他夜不能寐,苦闷和羞愧相互交加,他起身徜徉于江边,突然寒山寺钟声响了,客船悠悠荡来了,于是这首千古绝唱诞生了,诗中那种孤寂中的苍凉成为永世向往的诗情中的美感。“
我说:“在一方泰山石上似乎有此意境,圆石上浩月当空,一道长河贯穿而过。石面上表现出静谧安祥的月夜美景。观赏着此石好像感觉到会有学子驾小舟悠悠然飘来,吟哦月下行舟的孤旅之景。”
石先生说:“好像你指的是刚做好座的那方圆形泰山石,是不是放在厦子下的那一方啊?”
我说:“正是厦子下的那方奇石啊!”
石先生说:“你说的有道理,那方奇石确实给人禅静安逸之感啊!欣赏着奇石让人思绪万千。几千年来高官数以万计,而状元也很多,可都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唯有这个与状元无缘的落榜者张继,用短短二十八字使寒山钟声袅袅荡漾了千年之久!并使后人永远记住了他的名字,所以我题名此石为《长河明月》。”
我拍手叫好道:“好名啊!您再解释一下《枫桥夜泊》或题首诗吧?”
石先生说:“诗人在月夜行舟中听到江畔钟声,声声撞击到他的心坎上了,于是撞出了灵感的火花,使这首《枫桥夜泊》成为震撼人们心灵的千年绝唱。”
我点头称是。
故事有石诗为证:
星伴孤旅月清远,江畔钟声撞心坎。
撞醒灵感自超越,一曲绝唱震千年。
心心相通共眺望,伫立月下长吁叹。
若知下回如何,肯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