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起,到处浓烟滚滚。不远处的小路上一个中年妇女手里撑着一把红伞,伞底下一位穿着红衣的女子,头上插了一朵红花,后面还跟着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怀里抱着一对雌雄鸡,正急匆匆的向门口走来。“新娘子来了,新娘子来了,快把门守住啊。”不知谁大吼了一嗓子,所有在新房门口拦门的人精神一振,新房门口立刻被围的水泄不通。
今天是个好日子,一早晨喜鹊就在院子里那棵老槐树上喳喳喳地叫个不停。王小雨和宋珊、小兰和宋猛这两对新人今天同时举行婚礼,双方各自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祝贺的亲戚朋友,七大姑八大姨叔叔舅舅们个个都喜笑颜开。王小雨今年二十八岁了,今天终于解决了婚姻大事,而且老婆还长得非常漂亮,王小雨的父母站在门旁都笑得合不拢嘴。但细心的人,可以察觉出王小雨母亲的脸上开心之余隐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担心的和忧虑。王小雨能娶到这么漂亮的老婆,是用妹妹小兰换亲换来的。
小兰今年二十一岁,清秀的脸庞隐隐有几粒雀斑,满头青丝如瀑布般垂于脑后,一双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像一对铜铃,身材非常匀称,是十里八乡公认的美女。她和村里的二权子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早已相互喜欢,私下里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小兰总共兄妹五人,她在家中排行最小。大哥二哥和姐姐早已各自成家立业,三哥今年都二十八了,还没对象。长得一般是一方面,主要是家里经济条件差。不爱说话,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来,之前也经人介绍了好几个对象,都没结果。要么是拿不起彩礼钱,要么是对方看不中他,眼看快三十的人了,可急坏了老王两口子。老两口私下商议过,实在找不到,干脆就让小兰给哥哥换亲,为王家延续香火传宗接代。
上个月,邻村的宋家曾托媒人上门提过换亲的事,但因为小兰一直没有表态,父母也不想强逼小兰,毕竟婚姻是一辈子大事。小兰父母也没有给媒人明确的答复,说考虑考虑,其实也是想小兰能突然回心转意。
换亲在六七十年代不是稀罕事,大多都因家庭中的某一个人生理上或者其他方面有一点小缺陷,或者家穷,拿不起娶媳妇的聘礼,为了成就一家人延续香火才不得不选择换亲的。大多缺少接触和沟通,或者说根本就不是自己心甘情愿想做的亲事。所以生活上基本都不太幸福,换亲唯一的优点就是双方可以各自省下一大笔彩礼钱。
其实,小兰也无时无刻不为哥哥的婚事发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农村,延续香火是件大事,绝后是会被人看不起的,也是家族的罪人。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上门提换亲小兰没有明确反对的原因。她心里一直在纠结,一边是两小无猜的爱情,一边是家族延续香火的大事。小兰在痛苦中挣扎,看着整天愁眉不展的父母和唉声叹气的哥哥,小兰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
“二权子,我们分手吧,下辈子我们再在一起,这辈子我对不起你,你重新再找一个吧。”夜晚,小兰在村外的草堆头抱着二权子痛哭着说。“为什么呀,能说出理由吗?”二权子用不理解的眼神望着小兰大声问道。“不为什么,你是知道我们家情况的,我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我哥哥打一辈子光棍而断了王家的香火,请原谅我的自私好吗。”二权子沉默了,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他是了解小兰的,不是决定了的事是不会轻易说出口的,心里虽然有一万个舍不得,但终究敌不过现实的残忍。
时已入秋,夜风微凉,二权子紧紧地和小兰抱在一起,谁也不愿多说一句话,谁也不愿松开对方,希望时间能永远定格在这一瞬间。直到第二天清晨二人才挥泪分开,他们知道,这将是他们最后的告别。
小兰回到家中,迎面遇到父母焦急和关切的眼神,看的出,父母也是一夜没睡。走到父母面前,小兰轻声的告诉父母:“同意换亲的事了,让媒人回话吧。”话未落,泪水却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今天,王宋两家人同时举办嫁女和迎亲的喜宴,所有的亲朋好友都沉浸在喜悦的气氛中,新房里,闹洞房的人都走了,小兰呆呆的坐在床头。今天是结婚的大喜日子,可小兰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内心没有丝毫喜悦。此时,一个人的身影不自觉的在脑海中出现,而且越现越大,慢慢地占据了整个心房,不争气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湿透了胸前的大红衣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