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九年九月一日,在父亲的陪同下,我背着母亲亲手用碎布缝制的新书包,兴高采烈地走进了学校。报名缴学费,领了两本新书,还没等进教室我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津津有味地看着每篇课文下的插图。读书是我想了一年多的事,连晚上做梦都经常梦到,今天终于美梦成真,如愿以偿了,心里别提有多激动啦。其实,去年我就到了入学的年龄,但由于家里穷,交不起学费,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别的小伙伴三五成群地背着书包去上学,心里别提有多羡慕,也曾一个人偷偷地跑到学校,趴在教室外的窗口,看老师拿着一根小木棍,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孩子们认字,听他们整齐而又洪亮的朗读声。
父亲当时是生产队保管员,他挑了一头小黄牛让我去放牧,为生活困难的家庭挣点公分。我每天骑在牛背上,身上背个小斗篷,牛在田埂上吃草,我骑在牛背上想着其他小伙伴在学校里读书的场景,幻想此刻自己也坐在教室里,手捧着书本,一遍又一遍地跟老师学认字。
终于有一天,放完牛回来,我鼓足勇气问父亲:“爸,如果我今年好好放牛,给家里多挣公分,明年能让我去学校读书吗?”父亲听后望着我,没有立刻回答,我知道,父亲很为难。我们家姊妹四个,我是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加上父母和眼睛看不见的爷爷,家里总共七口人,负担很重。在那个年代,能不挨饿就已经很好了,上学读书真的是一笔不小的额外开支。父亲望着我充满期盼的眼神,犹豫了一会终于轻轻地点点头说:“可以。”
父亲的承诺让我欣喜若狂,一溜烟地跑出去没了踪影,我是去告诉我的小伙伴,明年我也可以和他们一样去上学了。
为了心里的那个期盼,为了父亲的那个承诺,不问阴晴,我每天都自觉地牵着牛去放牧,每次放牧回来,那头小黄牛的肚子都像打了气一样鼓鼓的。
开心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又到了九月一日开学季,那天,父亲终于兑现了当初的承诺,从三爷家借了两块钱给我交了学费,办了入学手续。我终于可以读书了,当时的心情欢畅无比,我蹦蹦跳跳地跟在父亲身后向前面的教室走去,父亲把我送进教室之后,就回家干活了。家里还有几个树根等着劈成干柴到集市上卖,换点零用钱。临行前,父亲交代我说:“好好听老师话,好好读书,争取将来不再刨这二亩土地。”看着父亲离开的背影,感觉父亲的脚步有点沉重,全家七口人的担子,压得他刚三十几岁就脊背微驼,但此时,我心目中父亲的背影却无比高大。虽然家境贫困,但他还是选择兑现了当初的承诺。给我幼小的心灵上了很重要的学前第一课。父亲那高大的身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奉为偶像。我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不能辜负父亲的期望,长大了做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人,一诺千金,承担一个做父亲的责任,努力让全家人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但遗憾的是,父亲还没来得及享受儿子的孝敬,在他五十六岁那年因患食道癌去世了!当时我的儿子才三岁,父亲一辈子辛劳付出,却没来得及享受一丝来自子女的回报。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这种思念的伤,成了我心中一道永远的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