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胡晶清、男、1955年1月4日出生,铁路退休干部。现为中国散文往会员、上海市浦东新区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铁路局基层宣传干部、党政管理干部;上海铁道报特约通讯员、安徽省、巢湖市多家媒体通讯员、巢湖市作家协会会员、笔名:晶毫、静庆。
先后有报告文学、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被国家级、省部级报刊选用;我看新变化征文:《老鹤窝的今天》一文获上海铁道报二等奖;《铁路之魂》获巢湖报“94”年征文二等奖;《老母探四宝》在巢湖市居巢区首届大奖赛获优秀奖;《纪建宇乘车记》荣获上海铁路局蚌埠分局2002年文化艺术节”道德之光”故事大赛三等奖。
《周浦那一片芬芳》获得2018年第二期诗韵------《周浦杯》全国诗歌征文大赛现代诗入围奖、《赞美上海铁路东站》、《脊梁》、《太阳颂》等诗歌受到诗人、小说家、评论家今音老师好评欣赏。
另:解放日报、东方卫视、联合国、中评社、今日台湾、周浦发布等100余篇留言被《服务通知》选为《精选留言》。
庆建党百年红色故事(散文)
作者: 胡晶清
一. “花木兰“秘入抗美援朝
2020年10月26日,清脆的敲门声击响了退休干部胡宝珠的宅门,“胡主任请开门”。原来是上海铁路局有限集团公司合肥铁路电务段党办的负责同志,来给抗美援朝老战士胡宝珠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的。
新中国解放不到一年,人民把从战火纷飞年代废墟瓦砾中找出来的破衣烂衫洗净尚未晾干,国家百废待兴,懂事的孩子们惊魂未定,以美国为首的西方“16国联合国军”,妄图以朝鲜半岛为跳板从中国的东北南下入侵、配合败退到台湾的蒋介石偏安政权北上夹击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下,全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地抗美援朝运动。
二. 在神秘电话申请入朝
古人称十六岁的女孩为碧玉少女。当代十六岁女孩正值求学之路,享受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疼爱的黄金岁月。
然而,1952年初,一位十六岁的花季少女胡宝珠利用铁路话务员岗位多次直接给老红军赵国栋局长打电话说:“赵局长您好!目前,全民响应毛主席号召投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伟大运动,我申请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赵局长真诚地告诉她:“你已经找我多次了,我知道你的这份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是可贵的,但要提醒你,在战场爬冰卧雪是常事。跨过鸭绿江就要做好吃苦、受伤、甚至牺牲的思想准备,要经过枪林弹雨的考验,你遇到困难会不会哭鼻子,后悔呢?你家里人同意吗”?这位老革命在电话里带着慈父般的关怀说。
胡宝珠在电话里沉稳的像一位“志愿军战士”回答说:“报告局长,我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誓与战友们同甘共苦,不给铁路人丢脸,为坚决打败美帝野心狼贡献一份力量,‘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每位青年人应尽的义务,我的爷爷、父亲就是在抗日战争,南京大轰炸中遇难的。前几年,我们前门刚刚打败了一条狼,后门又来了一只虎,这不行,老百姓要过平安的日子,俺奶奶、俺妈、哥哥、嫂子、姐姐家里人坚决支持我加入保家卫国的行列”。
赵局长高兴的答复:“好!我马上联系。”
就这样,1952年6月22日,胡宝珠胸怀一颗报效祖国的决心,参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
三.秘林中的电话所
胡宝珠和战友们在夜色中行军,高歌《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来到朝鲜后,看到的路况是坑坑洼洼、房屋是残垣断壁的、树林、小草在照明弹的照射下被战火烧的枯焦、来来往往调防的部队、尤其是运送伤员的队伍显得匆匆忙忙,大家胸口压抑,深感责任重大。
在朝鲜,美军只要接到侦察兵、侦察机的报告,发现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阵地、行军部队、驻军、指挥部、秘密机构的踪迹,就会把绿色的崇山峻岭炸成荒山秃岭。志愿军司令部在大榆洞发电报较多,被美军侦察机通过低空侦察和无线电侧向发现,洞前茅草屋被轰炸机扔下几颗燃烧弹燃烧起来,毛岸英同志和高瑞欣正在值班撤退不及,被烧焦牺牲了,成了毛主席和全国人民永远的心痛。
也引起了各兵种司令部对自身安全的高度重视。
胡宝珠被分配到897部队,为了后续增援部队的安全保密,在警卫部队护送下,她随一支妙龄少女小分队潜入前线新成川秘密森林中的一个山洞电话所,与朝鲜女话务员轮流值班,共同担任前线与后方的话务所接线员工作,洞外有警卫部队的明哨、暗哨轮流站岗放哨,一天三顿饭有朝鲜大嫂做粗粮菜饭,虽然简单,却是热饭、热菜、热汤,感觉吃的很舒服。这个神秘机关在层层密林的掩护下,还盖有一间简陋的木屋小澡堂,每月安排一次洗浴,这是部队首长给中朝话务所女战士的一种特殊待遇。
她们日常工作任务就是把不同方向的前线战斗部队,中朝战士明哨、暗哨电话汇报来的的敌人侦察机、轰炸机、战斗机等不同机种的敌情,用最快的语音速度准确无误的向后方中朝指挥部报告,以便首长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决策,指挥地面高射炮部队、我方空军飞行员驾驶飞机何时升空,以逸待劳迎战敌机,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保护指挥地面铁道兵、工程兵争分夺秒抢修被敌机炸毁的公路、铁路、桥梁,确保公路、铁路后勤运输线的畅通;在铁道线,公路网、铁路、公路不到30米就有一个大小不等的弹坑,地面铁路钢轨、公路炸坏尚可在较短时间加班修复,但桥梁炸坏后,在修复的过程中,一旦暴露目标,就会造成志愿军和人民军将士的流血牺牲。
中朝话务员长期坚守在较大的山洞里做接线员工作,一头是星罗棋布的前线明哨、暗哨、侦查员、通讯员,另一头是决策部门的中朝军队首长。所以,工作要求首先是做好决策首长的“千里眼”,“顺风耳”,必须做好“五到”:耳朵听得到、脑子反应到、口里默诵到、心里考虑到、手指接线到。又中朝话务员这些不凡的女性战士们,在组建后,工作做到信息传达准确无误,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战绩,经上级部队领导机关批准,897部队电话所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并发多枚纪念章留作纪念。胡宝珠等同志的光荣事迹还被记者采访登上报纸了。
1953年7月27日,朝鲜板门店停战协定签订以后,遵照上级命令,胡宝珠和战友们怀着喜悦的心情随部队从崇山峻岭中撤退到朝鲜首都平壤休整。
四.在凯歌声中回到祖国
1954年7月的一天,胡宝珠与战友们在朝鲜待了两年零一个月之后,随部队奉调回国,受到朝鲜人民的热烈欢送,进入中国境内丹东之后,又受到祖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入朝参战,与家人生死离别,再回到亲人身边,那个激动人心地场面只能用闪烁的泪花来表现。
胡宝珠回国后,领导看她是初中生,关键时刻主动报名奔赴朝鲜战场保家卫国,工作中头脑反应快,立过功,就热情地鼓励她去参加工农兵初、高中四年制、速成生考试,因考试成绩优秀被录取,四年后如期毕业,经考试合格又被山东大学录取。
后来,胡宝珠被重新分配到铁路电务段工作,从事实习生、技术员、会计员、主任会计员、财务主任等职,直到退休。
胡宝珠离岗前夕,把个人分管的工作打理得一点不差,受到上海铁路局财务处领导的高度评价:“我们的干部对工作,都像胡主任这样敬业爱岗,交接工作一点一滴如数家珍,那该有多好啊”!
这就是胡宝珠一名铁路话务员在国家危难之际,不顾个人安危参加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从事平凡的铁路大动脉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做好本职工作,展示她美丽、可爱的人生故事。
胡宝珠女士是我尊敬的姑母,经常告诫我们晚辈,今天的和平安逸的生活来之不易。毛主席英明、共产党伟大、志愿军将士前仆后继,当年到朝鲜去,就没有打算活着回来,自古以来,每一场战争的胜利都是热血青年用生命换来的,抗美援朝的硝烟虽然远去71年了,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现在国家强大了、人民富裕了,但是,不能忘记党的奋斗史,要居安思危。
在党、人民政府和子女们的关怀下,姑母胡宝珠和姑父顾士丹相敬如宾,安度晚年,过着幸福的夕阳红生活。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我们第二代也在党政岗位、企业管理、人民教师岗位上退休了,但“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不能忘。




【今音点评】
一个值得尊敬的老人
在国家的安危时刻能够挺身而出,赴朝参战,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胡宝珠做到了。如今,一直默默无闻。像这样的人物和事迹,新中国还有不少。甚至,有的到现在还不为社会所知晓。在这篇散文里,能够打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当年的胡宝珠是初中生,就能响应祖国号召,奔赴前线,并且,机智勇敢完成了任务,活着回国。但仍有不少英雄没有回来。这篇散文的看点在于一个新字。比如,所采用的史料新,虽然历史悠久,但保留着那一份神秘感,也就形成了在当代能够拥有一定数量的读者。其中,包括对共和国历史的了解和探秘,同时也含有胡宝珠对一生信仰的追求与动力。这就是散文的看点和客观存在的阅读想象及发挥空间。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