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263期
诗经故里文化传媒总第1345期
欢迎做客中华诗经阁
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悦读》专栏作者,《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等多个平台的特邀作家。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鹤壁文艺》、《文苑》、《乌蒙山》、《中国青年报》、《作家驿站》、《作家前线》、《世界作家》、《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凤凰新闻》、《首都文学》、《作家》、《江西作家文坛》、《湖南写作》、《当代作家联盟》、《中国人民诗刊》及各文学公众号发过诗、文二千余篇、首。

唯我独尊,众叛亲离
铁裕
有那么一种人,总是疾言厉色、盛气凌人、唯我独尊。一到某处,对人发话,犹如君临天下,总想指使、教训、奴役他人。
这种人总认为只有这样才够威风、才有尊严、才会服人。然而,如此无知鼠辈,常常口出狂言,做些蠢事,说些废话、大话、屁话。实际上,这是一种没有涵养,没有道德,没有修行之愚人、傻人、痴人、狂人。
农村人常将一些没有涵养、道德而又虚伪的人称为“半罐水”。因此,这种人总是胡屁不同而又目空一切,孤陋寡闻而又夜郎自大。然而,只因心魔作祟而不知反思。谚语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一长,只能闹得众叛亲离,只能孤芳自赏,唯我独尊。
颜回说:“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
真正的威仪,不是口中出狂言;
伟大的人品,不是以强势获得;
高尚的情操,不是以自我吹嘘;
能言善辩者,也不是强词夺理。

只有能够严于律己,处处谦虚、为人随和、宽容待人,才是德高望众,才是处世之道,才会赢得人心。
法国作家拉伯雷曾说:“人和人之间最痛心的事,莫过于在你认为理应获得善意的地方,却遭遇了烦扰和损害”。
在这 世上,只有离经苦难的磨砺,才会懂得生命的意义;只有经受岁月的摧残,才会感悟人生的真谛;只有遭遇战乱的苦难,才知和平的珍贵;不去对历史、人生、自然、社会进行深刻的思考,就不会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也不会对自己的陋习进行认真的反省。
唐伯虎诗云:
富贵荣华莫强求,强求不出反成羞。
有伸脚处须伸脚,得缩头时且缩头。
地宅方圆人不在,儿孙长大我难留。
皇天老早安排定,不用忧煎不用愁。
欲处于世,则需以善近人,人则近之;若是疾言厉色,则众人远之;用心相处,以心换心;用爱感动,乃世间真情。

懂得了生命为一种缘,就不会刻意去追求一些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知道了人生不易,就不会以自己的强势去欺凌弱势群体;明白了生命的价值,就会于淡泊中从容修行。
唯我独尊,乃为陋习。谁心甘情愿让你占上风?谁卑躬屈膝听你使唤?谁又诚惶诚恐拜你为君?
威而不严,则惹众怒;
狂而太傲,讨人憎恨;
识而不足,丢底现形;
言而无信,则失人心。
人处于世,当有君子风度,不狂不傲、不急不躁、不怒不愠。
说话,要语重、意深;
做事,要深思、熟虑;
为人,要大度、坦诚。

孔子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穷者不惧”。
处世,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
处世,当如流水那样,随时随地保持平稳与恬淡,但切勿因碰到岩石而怒吼,也勿因结冰而冷漠与生硬;
处世,要谦虚谨慎、心平气和、为人低调、万事通顺、从容淡定、处变不惊。
人生于世,当做一个孝顺、善良、守信、宽容、诚实、谦虚、正直、厚道之人。一切不要自视清高、不要强加于人、不要乱发怒气、不要盛气凌人。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想凌驾于他人头上之狂徒,不是他有多高的威风,实在是愚蠢之人。唯我独尊者,最终失去人心,毁了自己的前程。
要想一生无虞,莫如将智慧深藏,韬光养晦,做中个外表糊涂,内心精明之人。
做人要有尺度,凡事都要留有余地,使自己能退能进;
做人要知廉耻,切不可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出卖肉体、灵魂。

中华诗经阁
荣誉顾问 韩博石 毛恒昌
总 编 瀛洲居士(王连社)
古风部 在水一方(师静斋)
格律部 循规蹈矩(金唐松)
词曲赋 百家争鸣(宋远行)
新诗部 顺其自然(王佑德)
散文部 钟灵毓秀(李江涛)
小说部 源远流长(钟国富)
杂文部 心有灵犀(章自然)
音频部 先声夺人(古月仙)
美编部 桃之夭夭(任静好)
——————————————————————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