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献给徐州的歌
----淮南硖石诗词学会徐州采风特辑

编者按:清明前夕,应徐州市楹联家协会之邀,淮南硖石诗词学会部分诗友前往徐州采风交流,受到徐州诗友联友的热情款待。席间宾客十四人,以元代著名词人萨都剌《木兰花慢·彭城怀古》中“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句得十四字韵,每人拈得一字,以诗为媒,以酒助兴,得此雅集。今将本次徐州之行的采风结果结专辑刊发,并藉此答谢徐州诗友联友的惠兰之谊。十四韵诗词作者按十四字顺序排序,其他诗词另外编排,作者不分先后。
附: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元) 萨都剌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 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李爱莲(淮南)
与彭城诗友聚会席间代友分得“人”字
早知云龙善煮鹑,几梦彭城做客人。
酒酿东风醺不醉,一诗一韵一壶春。

◎方守庆(淮南)
与徐州诗友欢聚分韵得“生”字
关盼盼
燕子楼中度劫生,相安文墨共春英。
洛阳何必归鸿雁,惹得乐天鸣不平。


◎陈廷玲(淮南)
与徐州诗友席间拈韵得“百”字(中华通韵)
楚风汉韵诗三百,咏柳吟花远俗态。
笔绘黄楼无限情,莺歌苏岛展风彩。
霏霏细雨洒云湖,艳艳红樱腾紫霭。
胜友如云舒客怀,嘤鸣淮海赏心爱。

◎郑爱勤(淮南)
与徐州诗友欢聚分韵得“年”字题云龙山古柏树(新)
古柏葱茏多少年?根深叶茂挺苍天。
云龙一景游人醉,绿满群峰须仰观。

◎李爱莲(淮南)
与彭城诗友聚会席间拈韵“如”字以谢诸卿
徐州行
一
樱开微雨柳芽舒,约向彭城拜相如。
石佛玄通栖雁鹤,云龙碧透卧鲲鱼。
黄楼才解联中意,又得敏公春上书。
欲借粗麻权作谊,木桃羞奈换琼琚。
二
莫惜梨花雨打虚,彭城酒煮四通鱼。
燕莺操韵歌春晓,骓马扬蹄泣婕妤。
诗颂黄楼苏子业,剑留紫石汉家书。
不乘鹤羽云龙走,怎教杯水取真如。


◎程建安(徐州)
为淮南诗联家接风洗尘拈得“寄”字
徐淮情久寄,互动增诗谊。
为谢惠风来,湖山雨如织。

◎王胜利(淮南)
—与徐州诗友欢聚,拈字分韵,得“且”字
雨中谒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
一
淮塔凌空说暂且,兴亡更替由谁写。
近前试问壁中人,铸梦还需心炼冶。
二
汉韵传承无暂且,楼台古迹环春野。
彭城何故汇高贤,恰是熔炉经炼冶。

◎李润锋(徐州)
淮南硖石诗词学会造访徐州市楹联家协会,协会设宴国源宾馆,席间以萨都剌词句分韵,拈得“开”字
春花一路为谁开,是为欢迎诸友来。
吾欠情怀唯奉酒,抛砖方引众诗才。


◎李 敏(徐州)
淮南硖石诗词学会造访徐州市楹联家协会,协会设宴国源宾馆,席间以萨都剌词句分韵,拈得“怀”字
春风春雨荡情怀,诗酒为盟共婉谐。
硖石晴岚招俊彦,云龙晚照动瑶钗。
推心长笑山花绚,停盏欢歌水月徘。
握别帝乡高速去,犹然梦里说徐淮。

◎王剑峰(淮南)
与徐州诗友欢聚分韵得“一”字
徐州随笔
彭城美景百挑一,放眼难收今古迹。
他乡痛饮五粮春,共唱大风抒浩气。

◎张亦伟(徐州)
淮南硖石诗词学会造访徐州市楹联家协会,协会设宴国源宾馆,席间以萨都剌词句分韵,拈得“饮”字
诗友远来能不饮?席间分韵花添锦。
连枝同气谊无涯,赋得华章需细品。


◎马毅(淮南)
与徐州联友席间论诗分韵得“尽”字
忆秦娥•游戏马台感怀
苍天悯,扬鞭策马王侯尽。王侯尽,项庄舞剑,沛公机敏。 铁蹄百万空留恨,鸿门宴罢西风紧。西风紧,未成霸业,红颜先陨。

◎周文龙(淮南)
与徐州联友席间论诗分韵得“千”字
天下风光万万千,彭城一日辨愚贤。
云龙缭绕东来气,放鹤流连西去仙。
纪念塔前长驻足,兴衰事后识由然。
此行岂在山和水,谊结骚坛记永年。

◎桂少云(淮南)
登云龙山
——与徐州吟友联欢,席间拈字分韵得“钟"字
亭前小憩喜晨钟,踏遍仙山未见龙。
惟有朦胧烟雨里,湖光倒影万年松。


◎周文龙(淮南)
徐州四题
题黄楼
诗人谁说不能官,苏轼抗洪窥一斑。
心系黎民忧与乐,自然百世臭如兰。
题燕子楼
莫嫌盼盼太娇柔,半是优伶半是囚。
漫步楼中听一曲,谁人能不泪双流。
题戏马台
称王称霸忘牺牲,不识人间冷暖情。
策失鸿门错坑卒,惟留一刎做虚荣。
题诗博园
借得唐音与宋弦,抑扬顿挫曲新编。
花开浪漫香四季,韵满古城霞漫天。
注
1、黄楼,苏轼任徐州太守时,为他率领军民抗击特大黄泛灾害胜利而建造的纪念楼。
2、燕子楼,为纪念唐代著名女伶关盼盼而建造的楼。
3、戏马台,项羽定都徐州后曾在此处跑马演武,后人称为戏马台,建亭以纪。
◎王胜利(淮南)
题戏马台
江东一渡荡尘埃,巨鹿挥戈望九垓。
戏马风云谁戏你,空留霸气绕高台。
燕子楼
幽门紧锁丽人深,似有歌弦动客心。
带雨春花含泪泣,传书惊梦枉知音。

◎方守庆
谒徐州戏马台
戏马台高草木生,霸王玉塑似归征。
鸿门一谏春风度,西楚宫前万骥鸣。
游云龙山
云龙古道绿葱茏,佛语禅香兴化宫。
寻迹东坡何处是?谊亭放鹤正春风。
登云龙山
苍茫古道鸟啾啾,雾里仰看楼外楼。
放鹤亭台指西眺,云龙烟浪凤山收。
燕子楼
翘壁飞檐锁古幽,回廊环抱草花稠。
问谁能了红尘事,不胜唏嘘燕子楼。
◎王剑峰(淮南)
燕子楼
韵颂千年燕子楼,骚人青睐赋春秋。
此间自古情难却,多少风流故事留。
◎陈廷玲(淮南)
燕子楼
作客云龙纪胜游,知春岛上景清幽,
唐伶盼盼无消息,燕子楼中空锁愁。


◎宋善岭(徐州)
淮南诗家来徐柳三邀饮鱼香斋
座有吟朋情最酣,况逢好友自淮南。
欢归今夜人如意,醉到明朝心也甘。
霁雨月穿添逸兴,推窗风拂助清谈。
别时不记谁相约,共把谢安淝水探。
午后闲庭小坐
和煦阳光照眼明,春衫乍换倍身轻。
不嫌争树逍遥鸟,深愧生苔寂寞枰。
穷达皆为上天意,清闲恰合老人情。
悠悠万事由它去,诗酒尘间享泰平。

◎周文龙(淮南)
赴徐州途中
东风知我访彭城,吹醒春花一路馨。
地染金黄炫人目,园飘雪白似银屏。
新村难忘当年事,翠鸟依然悦耳声。
俱是古来争战地,如诗如画畅心情。
清明雨中瞻拜淮海战役纪念塔
——同时告慰在此役中负伤流血火线入党之先父于泉下
霏霏细雨缅怀生,纪念塔前情未平。
城外似闻兵呐喊,耳边恍若马嘶鸣。
谁言天意楚归汉,我道人心夜复明。
试看神州新气象,江山如画势蒸蒸。

◎马 毅(淮南)
游徐州燕子楼感作
无语燕子楼,湖光满目收。
庭空花亦乱,情至怨难留。
放眼街灯淡,临窗树影稠。
曲终人去后,流水诉新愁。
与徐州诗友欢聚席上
诗朋携手访彭城,风雨江湖几度明。
情洒金樽无醉意,笔挥翰墨赋真情。
推杯换盏欢难尽,谈古论今把酒评。
我本世间迟过客,仰天大笑对苍生。
◎王胜利(淮南)
赴徐州采风欢迎晚宴有作
山水几重归汉宗,彭城守望梦相逢。
涌泉一剑天时助,戏马三军王气终。
如雪繁花开兴致,无言碑刻透尊崇。
诗情竟引窗前月,遍洒温馨溢客盅。

◎方守庆(淮南)
徐州行
轻车穿雾过长淮,有约彭城会俊才。
秀岭掠窗衔碧树,美田炫目叠层台。
云龙水泊迎宾客,户部人家奉玉醅。
饮鹤泉旁谊亭俏,春风九里任吾裁。
◎陈廷玲(淮南)
北上访徐州诗友
春风时作伴,北上访群贤。
友谊深如海,热情温似泉。
豪吟歌盛世,举酒赋新篇。
相见恨逢晚,缔交辛丑年。

(联友题黄楼作品)
◎郑爱勤(淮南)
访黄楼怀苏东坡
黄楼旧迹忆流年,信步登高览壮观。
坦荡襟怀昭日照,沉浮仕宦为民贤。
抗洪抢险彭城保,伟绩丰功美誉传。
君去楼空英气在,长留风韵在人间。

(联友题黄楼作品)
◎李爱莲(淮南)
参观徐州淮海战役--纪念塔
一塔高擎不见端,战旗猎猎马披鞍。
清明雨冷山垂首,寒食风干蕊未残。
叠叠英名垂史册,累累忠骨铸神坛。
敢朝日月声声啸,不愧炎黄大路宽。
题徐州燕子楼
风吹杨柳牵娥媚,恰似娇莺弄舞姿。
可惜琴凉空对月,怅怀夜冷尹不知。
红尘有爱怜香骨,文彩无情陨玉肢。
一缕青烟除却恨,化身春燕唱新诗。


◎王慈悦(徐州)
醉花荫 • 赠爱莲君
卿自淮南相与晤,一见浑如故。赠我彩虹衣,对镜盈盈,不舍朝和暮。
红笺小字芳菲句,漫拟悠悠绪。寄予爱莲姐,情意殷殷,梦里常相聚。
◎王胜利(淮南)
江城子•诗博园抒怀
慢吟长啸醉春红。步诗踪,沐松风。骚客巨子,竟立碧湖东。回望时空星月朗,经典诵,透苍穹。 彭城何故聚豪雄,架霓虹,念追崇。瑰宝輝熠,庆幸有明公。寄语他乡花引种,千秋业,万年功。
◎陈廷玲(淮南)
定风波•游徐州云龙山
雨送风邀柳啭莺,鹊声迎客伴前行。弃杖扶栏时上下,花榭,笑留倩影寄深情。 戏马台前观戏马,惊诧!空谈霸业显威名。山路崎岖难越跨,谁怕!宾朋携手险途宁。
鹧鸪天•清明淮海战役纪念馆祭拜英灵
肃穆庄严浩气存,清明淮海奠忠魂。
丹心铁骨撼天地,剑影刀光泣鬼神。
洒热血,震乾坤,以身许国搏风云。
丰碑仰止垂青史,盖世英名启后昆。


淮南硖石诗词学会简介
安徽省淮南市淮南硖石诗词学会成立于1996年4月10日,是以淮南地区热爱中华诗词人士为主体的依法注册非盈利性公益性纯文学社团组织。
学会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跟时代主旋律,弘扬传统诗词文化为己任,自成立以来,已累计发展会员610多人,其中推荐参加中华诗词学会60多人,参加安徽省诗词学会及安徽省炳烛诗书画联谊会近百人。编辑出版《硖石诗词》会刊47辑,编辑出版地方诗文选集20余部,会员个人诗文专集30余册。学会围绕地方党政中心工作,结合学会实际,开展各类诗词文化活动近百场次,为地方诗词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会创办人周文龙先生,时任淮南市文化局副局长、市文联党组书记,系中华诗词学会资深会员,曾任安徽省诗词学会及安徽省炳烛诗书画联谊会副会长,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个人诗文专集10册,现任学会名誉会长。
现任会长马毅先生,系安徽省诗词学会理事,淮南市知名两栖诗人,在淮南市文化文艺界颇负盛名。
学会将以吐纳江河山川之气概,欢迎广大诗词爱好者关注我们,加入我们,共同为弘扬和传承中华诗词国粹而尽力尽义!

顾问:周文龙 总编审:马毅 主编:李爱莲
本期作品由淮南硖石诗词学会授权编辑,插图来自作者。


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淮南硖石诗词学会简介
安徽省淮南市淮南硖石诗词学会成立于1996年4月10日,是以淮南地区热爱中华诗词人士为主体的依法注册非盈利性公益性纯文学社团组织。
学会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跟时代主旋律,弘扬传统诗词文化为己任,自成立以来,已累计发展会员610多人,其中推荐参加中华诗词学会60多人,参加安徽省诗词学会及安徽省炳烛诗书画联谊会近百人。编辑出版《硖石诗词》会刊47辑,编辑出版地方诗文选集20余部,会员个人诗文专集30余册。学会围绕地方党政中心工作,结合学会实际,开展各类诗词文化活动近百场次,为地方诗词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会创办人周文龙先生,时任淮南市文化局副局长、市文联党组书记,系中华诗词学会资深会员,曾任安徽省诗词学会及安徽省炳烛诗书画联谊会副会长,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个人诗文专集10册,现任学会名誉会长。
现任会长马毅先生,系安徽省诗词学会理事,淮南市知名两栖诗人,在淮南市文化文艺界颇负盛名。
学会将以吐纳江河山川之气概,欢迎广大诗词爱好者关注我们,加入我们,共同为弘扬和传承中华诗词国粹而尽力尽义!

顾问:周文龙 总编审:马毅 主编:李爱莲
本期作品由淮南硖石诗词学会授权编辑,插图来自作者。


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