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物回眸
戴永久
雪域高原西藏,空气稀薄,人烟稀少,大气粗犷,人文底蕴丰厚,堪称国内乃至世界自然、历史遗存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动物天堂、植物宝库,也是人类农耕、游牧文化,最为丰实完整的圣地之一。
现将我援藏期间,在加查期间的所见所闻的相关器物分为植物篇、动物篇、食物篇、用物篇,等门类,分别实录,单独成章,与诸君共赏。由于在藏时间短促,当年仅凭记忆整理,不足不准之处,敬请包涵。

动物篇之二雪猪:
雪猪,就是旱獭。鼠科,食草。穴居于高山、峡谷、河边或草地、田野之中。毛色金黄而略带黑斑,似兔而耳短,似猫而身壮。雪猪生活习性像老鼠一样,掘洞在地下居住。数量多的地方对草场造成破坏,严重的甚至泛滥成灾。雪猪,善良有趣,活泼可爱,不到万不得已,牧民难得轻易动手捕杀。
雪猪皮张毛质松软细密,色质光亮,保暖性强,是出口的佳品,据说用其缝制皮裤,还可防治膝关节炎。内调时我花10元钱给曹恒龙同志带回十张雪猪皮。
雪猪油,还可以用来医治烫伤,国家大量收购出口,换取外汇。我工作的区域,特别是牧场,雪猪,到处可见。

动物篇之三 雪鸡
雪鸡,又叫淡腹雪鸡,因喜食贝母,当地民众又称它为贝母鸡。它的头、颈为灰褐色,上体土棕色而有黑褐色斑点,下体白色,每翅上有一大块明显的白斑。这种体色与栖息环境的颜色很相似,尤其在雪地上觅食时很难发现,是一种保护色。因数量不多,现已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雪鸡栖息于5000米左右的高山裸岩带,它们喜欢结群,在稀疏灌木丛和高山草甸中活动,从不进森林。虽然善飞,但一般不飞,遇敌时也常摇摇摆摆地奔走逃避,不得已时才展翅起飞。它们警惕性较高,休息时,有老鸟站在高处岩石上“放哨”,遇敌时就鸣叫报警,以便鸟群及时撤离。
这种鸟儿,还有季节性迁移的习性,夏季到雪线附近,冬季则下降到平原和林间的北坡,有时甚至会和有蹄兽类在一起,在羊群践踏过的草地中觅食。食物以植物(据说是贝母)的球茎、块茎、根、草叶为食,有时也捕食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
雪鸡因以贝母为食,因此鸡肉既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且味道鲜美。区干部几次想让我一起跟他们上山尝鲜,终因山高路远过于艰险,未能成行,留下小小的遗憾。

个人简介:
戴永久,男,汉族,194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曾任小学教师,5个乡镇党委书记和县、市两个部门负责人。2004年退休后从事文学习作先后在"江苏生活快报""江苏散文报""山西科技导报""泰州晚报""姜堰日报""溱湖""罗塘"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等文学作品100余篇。现为江苏省作协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