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旅(组诗)
老虫子
黄果树大瀑布
那是多少人擂响的震天金鼓
多少匹野马奔腾出的雄浑音符
狂放的河水自悬崖绝壁飞身扑下
造就了黔山黔水的壮丽磅礴
临犀牛潭,水碧如玉,翠林环抱
隐约双道彩虹,小试雪映川霞
披一身雨雾,闯一番龙宫
水帘洞定会日日更新西游迷的传颂
到天星桥,逛水上石林,入天然盆景
脚踏石上,人行水中,藤缠竹抚
岩林不高,清流不深,曲径通幽
穿行山缝地隙,就像儿时的捉迷藏
让人过目不忘的是美女榕指点的数生石
一块块形状各异,青墨相济
上面刻有365天的日期,每一天都那么鲜亮独特
在陡坡塘,白河水从坡顶缓缓洒下
清秀媚如一层飘逸飞舞的新娘面纱
可我更想聆听丰水期从瀑布左侧的洞穴
产生的奇特共鸣,发出的隆隆嘶吼
过九九八十一难碑和高家铺子
我有小小的错过,但可不用弥补
就算转遍大瀑布的上下前后左右
也带不走那瞬间的一幕
马岭河峡谷
湍急的河水用岁月的利刃
将海拔1200米的坦荡平川切开一条裂谷
由上往下看是一道地缝
由下往上瞧是一线天沟
两岸峭壁对峙
河谷幽深绵延
宛若“地球上一道最美丽的伤疤”
纷呈雄、奇、险、秀
谷内群瀑飞流,像从天庭坠落
古木点缀其间,千姿百态,从容不迫
翠竹倒挂,溶洞相连,灵石兀立
仿佛在地心世界信步遨游
沿着起伏盘旋的栈道攀崖而行
飞珠溅玉,曲曲折折,引人入胜
一步一景,步移景异,如进画中
站在古断桥边放声一吼
我也要闯过野马滩、猛虎岸、石窟崖、珍珠峡
漂流出自己的惊涛骇浪和跌宕起伏
你看见了吗,天空之镜中有匹火红的烈马
正在为我扬鬃高歌
万峰林
近两万座锥状的奇峰翠峦密集列阵
或似宝剑,或像群龙,或犹罗汉,或如叠帽
雄奇浩瀚,气势宏大,波澜壮阔
一座座俊美的山峦,与碧绿的田野
弯曲的河流,古朴的村寨融为一体
构成人间罕见的峰林田园风光
无愧是大西南喀斯特地貌上的天然杰作
伫立峰林的山腰上远眺俯瞰
明河暗流,湖泊溶洞,林木花草,飞禽走兽
在这里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纳灰、乐立、鱼陇几个布依村庄
沐浴着和风细雨,与春天一起坐落
看八卦田,仿佛聚宝盆一般
又像一个浅浅的漏斗,中央三个天然的地漏
当地人叫地眼,其实就是大地的美瞳
穿行在村与村之间,心旷神怡
清澈的纳灰河水不急不躁地流过
没有一丝喧嚣,小石板桥静卧河上
稻田青青,炊烟袅袅,偶飘几声鸡鸣狗吠
万峰林,万千恣韵
布依村,勾魂摄魄
在田坝头一棵大榕树下,我再三回眸
荔波小七孔
有人感慨:如果一生只有一次领略山河的机会
就留给千山万水中的荔波小七孔吧
响水河上,横跨一座青石砌成的七孔拱桥
与山、水、林、洞、湖心连着心,手拉着手
秀美幽静之中,摇曳出浓郁的土家和瑶族风情
慢慢地踱过小桥,粼粼绿波,静影沉壁
逆流而上,一股欢快的山水腾空喷泻
汇入脚下的溪流,这就是拉雅瀑布
沿着68级层层叠叠的跌水
听它渐次铺展地在河床上叮咚吟唱
河谷里丛生着茂密的乔木和灌木
形成一道道翡翠屏障
涧水从杂木林中穿涌而去
树木都深深地扎根在水中,纹丝不动
途经柔美恬静的涵碧潭,盘根错节的龟背山
驻足密林镶嵌的鸳鸯湖,悠蓝深邃的卧龙潭
轻轻跳上碧水如油里的一叶竹筏
任由它渡我,漂荡在空灵的仙境中
西江千户苗寨
苗岭山脉,重峦叠嶂,林海无涯
雷公山下,独有苗都,连绵成片
走进寨门之前,先得过一关:拦门酒
盛装的苗妹们亦歌亦舞,捧上自家酿制的香甜米酒
灌满牛角,请你对着“高山流水”一仰而干
一条欢蹦乱跳的白水河穿寨而过
将苗寨一分为二,平地和斜坡上的吊脚楼
层层叠叠依山而建,蔚为壮观
歇在堂屋外侧独特的“美人靠”
任凭蒙蒙春雨带着蝴蝶花的清香扑面而来
一阙粗狂又细腻的芦笙清曲醉人催心
让你情不自禁地坠入苗寨的热情呼唤
每一座风雨桥上,都有你意想不到的风情
“答减”摇摆撩逗,“答啤”婉转应对
一溜长桌宴的苗鱼王、鼓藏肉、鸡稀饭......
酒歌笑语里,飘浮着酸辣的民俗
夜晚的西江美得让人发呆
星星点点的灯火洒下,如嫦娥的裙带罗衫
清晨漫步苗寨,看银冠银衣,挑花刺绣
访鼓藏头、活路头,再迎“仰阿莎”绽放的笑容
镇远古镇
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流向远北岸为旧府城,南岸是旧卫城,颇似一幅太极图访鼓藏头、活路头,再迎“仰阿莎”绽放的笑容
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尚存部分城墙门楼
一片片古建筑,一爿爿古民居,一个个古码头
悠久的历史文化,秀丽的山水风光,古朴的民族风情
好一个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世界
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的美誉
穿过古河河道、水陆城门、步到祝圣桥
走近世界贴崖古建筑园林青龙洞
远眺石屏山上的府城垣和四官殿
下行天后宫伸向河面的百级台阶
乘一艘画舫游船骊波踏浪
感悟与意会古韵镇远的风雨千年
钻“歪门斜道”的幽深寂静
一条条曲巷小弄里储存了多少典故
火红的灯笼,醒目的酒帘
引我来到何家大院和全家大院
推开雕花木窗,院落间修竹迎风飘逸
古色古香的文化氛围浓厚沉稳
隐隐地似乎嗅到了缕缕书卷味
哦,热辣辣的“文笔尖”蘸就云水
借我遐思,抒写诗篇,打开画轴
梵净山
佛教五大名山之一,弥勒菩萨道场
武陵山脉主峰,庞大雄浑,摩云接天
赫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渴望云瀑、禅雾、幻影、佛光四大天象奇观
欲探红云金顶、月镜山、佛中佛、万卷经书等绝色
从西线登攀,缘栈道旋转而上
穿满了青苔的沟树林间古木觉醒
却不知梵净山精灵黔金丝猴在哪儿春眠
倒是红腹锦鸡闪了闪身影
撇下一对大胆的画眉
在枝蔓丛中欢鸣起舞
匝巴着媚眼直盯我的指尖
抬滑竿的轿夫为我点赞让路
到达山顶草甸层,首遇黔灵山第一石
盎然孑立,承蒙你,也为我带来了灵感
一尊上大下小的形似蘑菇的奇石
已饱经10亿年的风霜雨雪
成全了众多画家、摄影师的创作
山巅的老鹰石展翅欲飞
金顶上天桥横跨金刀峡
一边释迦殿,一边弥勒殿
汇合万朵红云,彻照百里山川
仁怀茅台镇
赤水河畔,群山环峙,黔北名镇
闻名遐迩的酒都,扼守着水陆交通咽喉要地
自古就有“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繁华写照
走进中国古典城楼式的国酒门/
两侧各立一根华表,一殿二亭四重檐
整个建筑高大气派,庄重华丽
象征着国酒茅台源远流长,享誉海内外
小山上,竖着世界之最的“天下第一瓶”
街道里飘满浓浓的酒糟味
店铺中排列着红绸布封口的大瓮坛
大大小小两千余家酒坊酒厂在此相依相伴
国酒文化城,浓缩了五千年酒文化的辉煌及精髓
各代的酒礼、酒俗、酒技、酒故、酒史、酒文、酒诗
以及与酒有关的人物故事、书画作品、雕塑楹匾和实物
尽在这里陈列展示,令人大开脑洞
在荣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荣和酒坊
了解茅台镇酱香酒的历史沿袭,酿酒的工艺与流程
观看制酒材料,领会酱香酒品质划分方式
有幸浅尝微黄透明、醇厚甘冽的30年窖藏
幽雅细腻,空杯留香,绕舌嚼味,使我知晓
水为酒之血,粮为酒之肉
麯为酒之骨,艺为酒之魂
仅此一杯,已足以慰我在风尘浊途中砥砺行走
甲秀楼
贵阳的地标,文化的象征
一座木结构的三层阁楼
下有12根白石柱支撑,朱梁碧瓦,飞甍翘角
“甲秀楼”三个金字题在顶层上方
与涵碧潭、浮玉桥、芳杜洲、翠微阁
观音寺、武侯祠、海潮寺合成一组
瑰丽的风景建筑群,称谓“小西湖八景”
登楼瞻眺,众山环抱
近为观风台,林木茂蔚
远为黔灵山,青山一发
栖霞、扶风、相宝、南岳诸峰
罗列左右,大好风光尽览眼底
历代骚人墨客题诗作词无数
欣读清人刘玉山所撰260字长联
脍炙人口,为甲秀楼增添了内涵底蕴
时值傍晚,南明河夕照泛漾
山影在流动,楼群在漂移
游客在穿梭,灯火在炫秀
两只在河畔浅滩上悠闲觅食的鹭鸶
眨眼间腾跃飞起,一道闪银划亮夜空
──选自《甲鼎文化》
《四川当代诗人自选诗》 (一)
《四川当代诗人自选诗》 (二)
《四川当代诗人自选诗》 (三)
《四川当代诗人自选诗》 (四)
《四川当代诗人自选诗》 (五)
《四川当代诗人自选诗》 (六)
《四川当代诗人自选诗》 (七)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