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印诗情收不住
——读何积石新著《印学百咏》
文 / 李志坚
把刻印看作“玩印”,“白相相”常挂口头的积石兄,沉潜了多年之后,又以一部力作《印学百咏》交上海书店出版社推出,印学界应有掌声欢迎。
百首七绝,我虽曾在微信 “每日一诗”栏目中读过,但汇辑并配印例、书作之后还是首读。清初沈心曾有论印绝句十二首,后来厉鹤、查岐昌、周春、陈鳣、倪印元、钟大源、冯念祖、吴骞、丁敬、陈莱孝、蒋元龙、杨复吉等各有论印绝句十二首,丁敬名句“古人篆刻思离群”一首即出其中。如今积石兄以百首问世,比之前人,实为印学壮举。
诗既以“印学”为题,则不仅仅为一般吟咏之作的辑集。其体系之完整,体例之广阔,题材之新颖,观点之犀利,值得印学研究者足够重视。名为百首,实则过百。我粗略划分,其中涉论印史有51题,论印人38题,还有论印法、印品等杂论18题。
论印史从“文字源”开头,以“共和国私章”作结。学界疑问较多的“殷商玺印”、“春秋玺印”,积石兄都有分题;私印与官印的分列,从战国一直分到共和国诞生;汉、魏晋、南北朝则分列三题,且官私印区而别之,前人笼而统之的,他做了探索性梳理。这些都有令人刮目的亮点。

论印人部分,他列入了老“新人”“顾从德”和“张在辛”。顾从德作为第一位以原钤印谱《顾氏集古印谱》问世的开创者,为明清文人篆刻流派潮流的兴起作出了杰出贡献。张在辛则以一家父弟子侄三人问印,为鲁省篆刻开立风气者。
杂论部分,积石兄列有“印事正名”、“持印论事”、“印源时序”、“丹青印缘”、“金石开流”、“印坛结社”,从诗题即可看出这里有作者与读者沟通、探讨印学学术的话题在。这里还有“魅力”、“气韵”、“意境”三个印章美学的课题。还有“问印”、“选印”、“识印”、“读印”、“治印”、“藏印”等诗题。可见《印学百咏》体例的丰富性和广泛性。
积石兄从学,愚以为以“钻”、“执”两字为凸出点。他玩印,玩出了《香港百年风云印谱》、《上海国际友好城市印谱》、《百佛印图集》、《民族魂——历代名人名句印集》等印谱;玩诗玩画,玩出了《自诗自画》、《春和景明》画册。这是他钻得深。他广读博览,常常有很多有见地的个人高见,且一以贯之,不屈不挠。这是他的执着与坚守。
积石兄论印,以气韵、书卷、儒雅为至高境界。他作诗,也以含蓄、用故事、有我为归旨。如《民国私印》:“守岁男儿护石栏,苦吟书信念孤单。路边侧听太平曲,遥祝异乡兄弟安。”似有画境。他评《邓石如》:“旷达称雄铁骨陪,龙盘笃好汉唐推。我书意造本无法,更爱温文八斗才。”诗里意趣相投溢于言表。
《印学百咏》精选了历代经典印蜕近九百方,且印稿清晰,钤盖精良,犹可当珍贵印谱赏读。像“楷书文字”的“耀州造到大宝券纸”、“南北朝私印”的“卫国公印”、“民国公章”的“开源银号”、“民国私印”的“陶印行知”,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值得一提的是,文彭的“文寿承氏”朱文印,历来都是以无边框印呈示,此书呈现的却是带框的原印,可见积石兄的匠心独运。
积石兄的“白相相”理念在本书编辑中得到最充分体现。他的百咏百诗,延请了百多位善书的朋友书写成品,附印书中,达到了百人同乐、与友共享的境界。这些书法都是精品力作,从换种角度看,《印学百咏》又是一部集诗、印、书于一体的可读、可吟、可赏的新颖之著,真是玩印人玩出了新高度!此或开后人新风气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