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舞银蛇

马境若水作品。
中国汉字图腾的研究与创作。
材质:宣纸,牛皮纸,玻璃,水墨,丙烯。
创作时间:2018~~2021。

作品的美学思想:史前岩画,《周易》卦象,《山海经》,《黄帝内经》、《道德经》,民间艺术,毛泽东《论持久战》,毕加索艺术……

这一幅《山舞银蛇》被陕北吴堡袁桂森同学收藏。
“山舞银蛇”句,源自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
马境若水非常喜欢这个词句,意境幽深,意涵丰富……
这是一批扎根于泥土的艺术。是用《论持久战》、《游击战》、《道德经》、《黄帝内经》……思想源泉滋养的作品。

用少儿涂鸦式书写“山舞银蛇”,结合甲骨文、金文、石鼓文、草书、史前岩画、陕北民间剪纸、《山海经》、伏羲卦象、毕加索艺术……进行综合构成创作,让艺术回归到“原始状态”……

从材质到形式,取法自然,向“灵魂深处行走”,向“宇宙黑洞”延伸!
把自己的心与日月、山海、花草、飞鸟、春夏秋冬……相连接,构建独立的艺术体系。从理论到实践,反复实践,不断实践。用自己的肉体来实践,感受那种“受伤的痛苦”,在“痛苦中体悟老子说的玄妙之门”。

《山舞银蛇》(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句)。马境若水作品(汉字图腾的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牛皮纸,丙烯。30X165CM。2021年04月29日。星期四。深圳(中国珠江口东岸)。
让视觉去直接触撞,反映成象,再镜像异构,或闭目冥想。
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人与万物是一个整体,人与时间、空间是一个整体。宇宙、自然、动物、植物、溪流、海洋、山水、飞鸟、虫蛇……相互依存,形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中国人的哲学、美学思想在阴阳、对称、均衡、互动中构筑并发展。书法中有诗与画的镜像,绘画、雕塑、建筑、舞蹈……作品有书法的线条。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都会让读者能感悟到诗歌、音乐的意境和韵律。“山舞银蛇”,“山”是一切大自然山海森林的代称,“舞”是有灵魂的万物在生生不息地运动,“银蛇”是一切地球、宇宙生命体。用想象力进入毛泽东诗词的语境内核。用想象力把毛泽东的诗词向多元化的美术延伸!
在《山海经》、毛泽东的《论持久战》、《黄帝内经》、陕北窑洞、昆仑山、海地洞穴、榕树空间、半山水库、珠江口、万山群岛、敦煌洞窟……之间自由穿越!
在老子的《道德经》、斯蒂格勒技术哲学、宫本武藏剑道、井上有一书法、八大山人、长安石鲁、毕加索变形艺术……不同的哲学、美学之间游击战式反转、岀入,形成自己的行走通道和秘密洞穴!
上传6幅马境若水在不同时间、地点、不同材质创作的《山舞银蛇》作品。欢迎批评!交流!

再上传一幅新作。大尺寸《山舞银蛇》。39X210Cm。纸,丙烯。2021年5月10日。中国深圳。“山”,在坤位看。“舞”在离宫看。“银”在震卦位看。“蛇”在乾坎位看。从四个方向、方位看这一幅作品,等于围着字转了一个圆圈。或,走了一趟太极、宇宙。如果把这一幅字挂在墙壁上观看,感觉“字在起舞”。每一个字,龙形虎势,龙行四海。眼与脑跟着字走,字在动,字有动感!由点、线营造的视觉空间,神秘且富藏。萨满的咒舞、巫师的夜间火把、史前洞窟里的光影……

山舞银蛇(2021、05、21)
《山舞银蛇》,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句。牛皮纸,墨。30X42CM。2021年05月21日。中国深圳。马境若水作品。

《山舞银蛇》。马境若水的中国汉字图腾研究与创作实践。纸本,丙烯。27X39CM。2021年6月2日。中国深圳。
山舞银蛇(见下图,之一,之二):

图之一
山舞银蛇
马境若水的中国汉字图腾研究与创作。
41X143CM。
布面,海底泥。
2021年06月11日。
中国三灶岛洞穴。

图之二
这是一件在特殊的时间、地点,创作完成的一件有“实验意义的作品”。
6月11日下午4时至5时,我去了洞穴空间,经过了一段荒草地,野草很茂密,我手里拿一柄现代木制唐横刀在前面开道,防止虫蛇之害及地穴设伏,我的身后有5位玩废墟摄影、动画艺术的发烧友跟脚前行,进入洞内,大家各自打开自备照明器具继续前行,洞穴很大,很高很宽阔,洞中有洞,呈迷宫状态,往里直走转左再转左再前行就到了另外一个岀口,因荒草和倒木把洞口封堵的厉害,我们就折返至原来的岀入洞囗,在这个洞口我用随身带的一块长条布,少儿涂鸦式画字成符,汉字的点线构成基本保留了中国传统书法的龙骨。《山舞银蛇》,其词句源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四个字(词句),我很喜欢文字背后的那种神秘意境(萨满咒舞、伏羲画卦、湘西巫术、陕北信天游、淮阳泥泥狗……),北方冬天的大雪把群山覆盖的如同银色龙蛇,日月之光的交错形成的视觉又似巨龙冬眠或群蛇起舞,读者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历程去自由想象!近几年,我写了很多次“山舞银蛇”。今天在洞穴中写的这一幅《山舞银蛇》,我是在梦幻中一样,有一种不真实,虚无,似是而非是,有或者“冇”!深入洞穴内约10米就很黑,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黑洞。我的身体处于这个黑洞中。这个“黑洞体”也同时侵入到了我的脑洞内核。我想到了日本导演黑泽明,也联想到了非洲黑人,也从中看到了中国的棋盘(黑白二子的围棋),以及“白纸黑字”。只要是“黑”,都同时挤在了一起,包括宇宙黑洞。从洞穴空间岀来,回到拱北的艺术基地,到了次日(12号),我感觉我还在那个黑呼呼的洞穴里……
早晨,打开门看了一下外面,地面有积水,天空云布,不知什么时候下了雨……
海上走马
2021,06 ,12
中国珠海(珠江口西岸)

《山舞银蛇》(毛泽东诗词句/《沁园春.雪》)。41X143CM。布面,丙烯。拱北。2021,06,12。

马境若水简介:
1960年10月岀生于中国甘肃省玉门市。
祖籍陕北吴堡。
原47军139师炮兵团退役军人。
中国汉字图腾的研究与创作。
作品在珠海、俄罗斯数次展岀。
《艺术围城》(2018,珠海)参展艺术家。
《珠海艺术制造四十年》(2019,珠海)参展艺术家。
《不周山计划》(2020,西宁、玉树、兰州、重庆、桂山岛、珠海)全程参与艺术家。
《疫后/不确定/珠三角当代艺术》(2020,中国澳门)参展艺术家。
《深港城市建设双年展》(2020-2021跨年,深圳)参展艺术家。
《堆星三月/五人展计划》(2021,深圳)参展艺术家。
《百岛计划》发起人之一(2018,中国万山群岛)。
2021,04,30。
中国深圳(珠江口东岸)
后附几幅艺术活动图片:

2019年6月8日,俄罗斯画廊老板来珠海与马境若水洽谈在俄罗斯为马境若水举办汉字图腾艺术个展事业。

马境若水的个展海报(俄罗斯)。

2018年9月1日,中国香港。

在香港观赏日本现代书法家井上有一的原作。

2019年2月15日,中国香港(艺术行走)。

用游击战思想在澳门行走(寻找另类艺术)。

五幅汉字图腾作品在南屏工厂空间。

这一幅《太阳》作品被英国诗人、摄影艺术家卢克收藏。

在牛头岛。2018,2019,2020,2021。

2019年4月10日,上海。

《艺术围城》画集(2018,中国珠海)。

个展布展中的场景。2019年10月23日,中国珠海,珠海画廊(狮山路)。

在百年残墙泥屋穿越体会《山海经》、《周易》思想。

深圳大鹏半岛校场尾。2019年11月8日。

艺术行走。艺术交流。在阳江组。2020年12月26日,27日(西部沿海列车)。
2021年5月1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