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玉兰花【散文】
文/王世杰(陕西延安)
在去茶坊社区的半道,路过沙梁街,忽然看到幼儿园门前的道路两旁,久违的玉兰花盛开了,使我一阵欣喜,便改从这条街上经过,以目睹玉兰花那碧丽的芳容。
当我来到一株株笔挺、洒脱的玉兰树前,立刻被那娇嫩、妩媚的鲜花所吸引和感染,一种兴奋、怡悦的心情不禁油然而生。只见那长柄上一朵朵白色的玉兰花,莹白如玉,乍一看去,就像琉璃一样,皎洁俏丽,婀娜多姿,楚楚动人。再看那淡紫红色的花朵,更是温润含羞,颤颤巍巍地在纤长的枝尖上随风摇曳,就像豆蔻初开的少女,娇柔翩翩,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与惜怜。那一股股暗暗徐来的淡淡花香,沁人心脾,令人无比愜意和不能自拔。

在这么一个高原小城里,能有如此一排排名贵的园林花卉,不仅给城市增色不少,也使周围的气氛一下子放纵了许多,使春天的气息更加浓郁了。但见不远处,还有不少人一边在兴致地观赏,一边在用手机拍照。也许,他们的心情,此刻一定与我一样,被这诗意萌萌的意境牢牢地捏住了心灵。
玉兰花在这春尾的四月开放,与祖国南方气温较高的地方相比,人家十二月至一月间就可现花影,而在气候偏凉的黄土高原上便显得姗姗来迟了。在我们幅员辽阔的鄜州大地,因为森林覆盖率位列全国五十个先进县之一,加之群山连绵,沟壑纵横,水资源较为丰沛,形成了一个比较特殊的小气候区域,往往在这已经暖意融融的盛春,晚上还会出现零度以下的寒凉,使本来就羞涩欲滴的玉兰花,迟迟不敢走出芳宫而露出笑脸。如今她一经出现,就是一个鲜颜四溢的场景,给城市立刻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给无数的市民和游人,带来了自然美的享受和流连忘返的机缘。

多为落叶乔木的玉兰,是我国著名的花木之一,是北方春季重要的观花树种,也是上海市的市花。她通常被称作玉兰,实则是指木兰属或者木兰亚属下的所有花卉,而木兰属里的花卉遍布全世界,约有接近一百二十个品种。若严格一点说,玉兰花指的是起源于中国的玉兰亚属下的大品种——玉兰。在我们北方,常见的还有二乔玉兰,花瓣外面淡紫色,里面为白色。在当下我的眼前出现的这种带着紫红晕的花朵,就是被称呼二乔的玉兰。不管白色或二乔玉兰,花形都极像莲花,花冠为杯状,花大、馨香。在盛开时,花瓣展向四方,那晶莹柔润的花色,点染着人们的眸子,那阵阵的清香,令人沉醉不已和心思萌动,并因抵挡不住她的诱惑而钟情与倾倒。

玉兰还有比较雅致好听的别名,分别是白玉兰、望春花、玉兰花和天女木兰。她原产于中国中部的山野之间,现今在庐山、黄山、峨眉山等处尚有野生植株存在。目前人们栽培的还有与之相关的品种,诸如天目木兰、滇藏木兰、光叶木兰、椭蕾玉兰、多花木兰、凹叶木兰、二乔木兰、武当木兰、宝华玉兰等等。玉兰性喜阳光,较为耐寒,喜肥沃,爱高燥,忌低湿,怕渍水,是一种较为娇贵的花木。

每当从营养生长阶段过渡到生殖生长阶段后,玉兰就会在适宜的条件下,开花结果,给世间带来鲜亮的色彩和超凡脱俗的美景。对这妩媚依人的玉兰花,在我的心海深处,素怀一种仰慕和惜怜之情。有时在想,多么希望这色香俱全,观赏价值极高的玉兰花,能开遍大江南北,能开在无数人家的庭院,能开遍大地的各个角落,使人们所到之处,都能领略到她的风采和看到她的倩影,让我们这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美上加美。
当欣赏完那风韵依依的玉兰花,我久久不愿离去,想再多看上几眼,那怕再多停留一分钟,好在这醉心的意境中多一会熏冶和多一份陶醉,让玉兰那本就超凡脱俗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演绎得更加深刻和娟美。
草于2017.04.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
王世杰,笔名晨钟、高原晨钟,微信名葫芦河;西安市人,现居延安市;富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中国作家网》认证作家,微信公众平台《洛滨文学》总编;早年曾被省政府两部门聘为信息员或经济信息员,同时被多家主流媒体聘为业余通讯员、特约通讯员、特约记者,发表了大量和产生影响的新闻通讯,并先后在《人民文学》《解放军报》《诗刊》《农民日报》《人民邮电报》《中国农机安全报》《陕西日报》《陕西农村报》《延河》《山花》《人民网》《新陕网》《丝路金融文学网》《延安日报》等数十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及网媒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纪实文学、随笔、评论等千余篇并多次获奖,因被转载大量文字见于全国著名和各大网站。

点击平台名“鄜州月”可看到更多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