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完善自我 健康成长
第1课学会尊重
★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
1、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 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2、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同)的人,其中很多人是我们非常要 重的。谈到尊重,我们往往关注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忽视身边(默默无闻) 的人。
3、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即使默默无闻,即使没有取得 什么显著的成就,他也是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每个人,都应当得到
(尊重)。
例如:周阿姨是超市的营业员。周阿姨多年为街道邻居提供便利,就 值得尊重。因为周阿姨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踏实工作,就值得尊重。
★尊重自己
4、 每个从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只有尊重自己,都会获得 别人的尊重。
尊重自己包括(自尊)、(自重)、(自爱)和(自我接纳)等方面。
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自我贬低)、(不自卑)就是尊重自己的重要表 现。
5、 尊重自己还表现为:维护自己的(形象)。爱惜自己的(名誉)。信守自己的(承诺)。
6、 面对冒犯和侮辱,我们应怎么做?
指出对方的错误,要求对方道歉,必要时拿起法律的武器……
7、 (尊重)自己,并不意味着拒绝(批评)。尊重自己与接受别人的 批评是不矛盾的。如果过于爱面子,输不起、说不得,就是过度维护自己。
8、 下列行为属于“尊重自己":
王明给赵刚起了个难听的外号,赵刚一听就火了,要求王明向他道歉。老师找杨岚谈话,说她最近上课思想开小差,学习退步。听了老师的 话,她难过又不好意思。
9、 下列行为属于“过度维护自己”:
周倩听不得批评,每次别人提出意见,她都有很多理由为自己辩护。
黄晓琳一向以自己的舞蹈才艺为荣。有一天,好朋友方方说张红艳的 舞蹈比她还要好。黄晓琳很生气,觉得伤自尊了,两个星期都没理方方。
李远特别喜欢下棋,每次赢了就兴高采烈,输了就生气发火,班上都 不愿意和他下棋。
10、 维护自己应适度:
不过分敏感,保持情绪平稳。
客观评价自己,既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能认识到别人可能比自己更优 秀。
理性对待他人意见,分析问题时对事不对人。
11、 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一一朱熹
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徐特立
★尊重他人
12、 被别人(尊重)让我们感到愉快、满足,充满价值感。推己及人, 别人也希望我们能给他们带来同样的体验。
13、 (尊重他人)是一项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一个(文明素养) 的体现。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行为却违背了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14、 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张明向王刚请教问题,王刚说:“不懂就自己想嘛!你这智商,估计 给你解释你也听不懂。”
小明和小华在放学回家路上,他二人将清洁工扫在一起的矿泉水瓶当 球踢开。
15、 (语言)可以体现尊重。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 月寒。” 一句理解、尊重的话会给别人带来温暖和鼓励。
16、 尊重他人不单表现在(话语)上,更应该落实在(行动)上。与 人交往时,(谦虚有礼),(平等友善),(重视他人意见),(关注他人需 要)……都是尊重他人的体现。
17、 尊重他人还要能够维护他人的(自尊心),(推己及人),让别人 (觉得舒服)。
18、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由此看来,尊重 他人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
第2课学会宽容
★宽容让生活更美好
1、 (宽容)让人们彼此宽待、和睦相处,它是我们(和谐)、(美好生 活)的重要基础。
2、 (宽容)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和谐、友善的社会生活环境,也使我们 内心保持平和、安定,让我们生活得健康、愉快。
3、 宽容是一种(善待他人)的态度,能够释放压力,改善人的(情怀), 增进人的(健康)。因此,(豁达宽容),(与人为善)使人身心健康,是健康 的(“维生素”)。
★拥有一颗宽容心
4、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忙于工作和生活,彼此之间难免产生摩擦、 冲突,宽容能让我们心胸开阔。
5、 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不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报复)不是 解决冲突的方式,反而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冲突,甚至被追究法律责任。
6、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别人会犯错误,我们同样也会犯错误, 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原谅他人),其实也是原谅可能犯错误的自己。
7、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韩愈《原毁》
8、 宽容不是无限度地(纵容)和(姑息迁就),而是有(限度)、有(原则) 的。
★和而不同
9、 生活在充满差异的世界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兴趣爱 好、观点看法。学会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的不同,是(宽容)的必修课。
10、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11、 对宽容的理解:
别人与自己不同,自己也与别人不同,不可能要求从相同。
每个从都有可能犯错误,多听他人意见,才能集思广益。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对错之分,在某此事情上,可能有多种看法存在。每个人的观点可能只是一个方面的看法,只有结合大家的意见,才能
更加全面
第3课学会反思
★生活离不开反思
1、 反昼,听起来似乎是一个很抽象的话题,我们都进行过反思,都 有一定的反思能力,当我们思考过去的事情,并从中得到经验教训时,这 就是(反思)。
2、 反思作为内心活动,是(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能帮助我们(回顾)、 (分析)和(总结)过去。如果(主动反思),则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
★养成反思好习惯
3、 掌握反思的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进行反思。
4、 反思的方法:
选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某件事情,回忆事情的经过。
在这件事情中,哪些地方自己做得对,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在这件事情中,哪些地方自己做得不对,有哪些失败的教训。
如果能够重来一遍,或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自己可以怎样做会更 好?
5、 反思时时都能进行,在特定情况下,反思尤其必要。
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
第4课 地球一一我们的家园
★我们生存的家园
1、 在茫茫宇宙中,有一个孕育生命的蓝色星球,那就是我们可爱的 家园一一(地球)。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 迎1等。
2、 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建成一个橄榄地球生态系统“生物园2 壑
3、 地球孕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人类 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4、 地球是我们的美丽家园,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她生产出丰富的 食物,让人类不饥饿;她奉献出充足的(土石)和(森林),让人类(建房) 御寒安居;那牧场上的(羊群)和中国的(桑蚕)编织物,让人类抵挡住酷暑 严寒。一一(美)房龙《房龙地理》
★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
5、 近百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地球越来越不堪 重负。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因过度开采面临枯竭;化石 燃料燃烧释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地球出现了(资 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6、 如果人类不能尊重自然,对默默奉献的地球不去珍惜而是随意破 坏,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我们共同的责任
7、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地球,实现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通过签订(约 定)、制定(法律)等方式来限制人类对地球的伤害。我国还把地球保护 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8、 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 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巴黎协定》。2016年4月22日,170多个国家领 导人齐聚纽约联合国总部,将共同签署气候变化问题(《巴黎协定》)。(2016 年11月4日),《巴黎协定》正式生效。
9、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 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公 布,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10、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 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类不断探索剖析, 运用聪明才智,将自然界赋予我们的清洁能源与现代高科技相合。大力发 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11、 循环经济,包括产品的(清洁生产)、(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 物高效回收)
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资源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 重视。(如太阳能发电、地热发电、风能发电、海潮发电等)
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
★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
1、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的自然灾害 有(旱灾)、(台风)、(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
2、 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3、 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 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4、 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我国不仅建立 了气象、海洋、地质及生物等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还建设了牢固的防 灾减灾工程。
5> 2007年6月11日,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 与传播办法》对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进行了规定。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 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分为:(一般)、 (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 (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6、 面对自然灾害,人们不断探寻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灾害。从而 提高抗灾能力。
7、 “风云四号”气象卫生成功发射。有利于提升国家对灾害天气的监 测和预警能力。
8、 为了防止河流泛滥,我国修建了很多防洪堤坝。
9、 为了防御自然灾害,科技工作者正在不断研究,发明各种抗灾技 本。
10、 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法律也是约束人的行为、减少自 然灾害的生分手段。
为了防治洪水,防御、减轻洪涝灾害,维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1997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自 1998年1月1日起施行;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进行了第三次修订。第三十七条任何单位和 个人不得破坏、侵占、毁损水库大坝、堤防、水闸、护岸、抽水站、排水 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设施以及防汛备用的器材、物料等。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 、填空题(14*2=28分)
1、当我们思考过去的事情,并从中得到( )时,就是在反思自己。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只有尊重自己,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尊重自己包括( )、( )、( )和( )等方面。
3、尊重他人是一项基本的( )要求,也是一个人( )的体现。
4、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 )。国家尊重和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 )不受侵犯。
5、( )让人们彼此宽待、和睦相处,它是我们和谐、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
6、在别人伤害了我们时,要做到宽容,必须先找出我们心中的三条“虫子”:( )、( )、( )。
二、 判断题(2*10=20分)
( )1、 我和同学们的相处要平等公正,如果尊重对方,我自己的地位就降低了。
( )2、小红是班长,在班上素来有威信。小敏有次当着全班学生指出小红工作中的失误,小红心里不太舒服,觉得小敏太不尊重人了。
( )3、尊重别人要真诚,不要花言巧语、阿谀奉承。
( )4、以豁达的胸怀原谅他人的无心之过。即使是他人故意刁难自己,只要没给自己带来严重的伤害,对方后来又真诚地表示了歉意,可以考虑宽恕对方。
( )5、宽容是有原则的,并不是是非不分、一味迁就,宽容不是纵容,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
( )6、反思很有必要。但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可以将反思暂时搁置一边。
( )7、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能赢得对方的好感和认同。
( )8、反思别人的错误,能提醒自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9、学会原谅别人,其实也是原谅可能犯错误的自己。
( )10、尊重自己与接受别人的批评是相矛盾的。
三 选择题(3*7=21分)
1、每当客人来访,鲁迅先生都会亲自为客人倒茶。客人告辞,如果是在晚上,先生总是要提着灯将客人送至门外,直到客人走远。先生的行动告诉我们( )
A. 诚信是做人的准则 B.尊重他人要从小事做起 C.他做事喜欢亲力亲为
2、“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这句话告诉我们,与人交往要( )
A.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B.放眼世界,志存高远
C.宽容待人,与人为善 D.明辨是非,为人正直
3、正确掌握反思的时机,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列不属于正确时机的有( )
A.月考考赢对手,总结经验 B.正在进行紧张期末考试时
C.今天的练字明显比昨天有进步时 D.晚上准备休息之前
4、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反思,因为(多选)( )
A. 反思是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 B.反思能总结经验,促进自身发展
C.反思促使我学习别人的优点 D. 主动反思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
5、“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这告诉我们发展友情需要以宽容之心对待朋友,但这种宽容不能表现为( )
A.发生争执时,允许朋友保留自己的意见
B.当朋友无意伤害到自己时,能在事后原谅朋友的过错
C.朋友取得进步,超过自己时,能为朋友感到高兴
D.对朋友的缺点,最好不要提出批评,以免伤了朋友之情
6、“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诗告诉我们( )
A.人生短暂,何必争强 B.谦让能化解一切矛盾
C.社会生活需要宽容 D.人与人之间应该平等相待
7、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因为他知道要想赢得他人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下列四个选项中的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①在教室里,你和好友在背后议论从农村转来的学生穿着一股子“土味儿”。
②在教室里,你的同桌冲你皱眉头,因为你经常不刷牙,嘴里有异味
③在烧烤店里,当你光着膀子,津津有味地吃着羊肉串的时候,旁边的顾客赶紧躲避
④走在拥挤的人群中,你没用纸巾捂住嘴就打喷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四 、连线题(2*4=8分)
小刚听不得批评,找理由为自己辩护 尊重自己
陈红很善于反思每一天中的不足 过度维护自己
李明的座右铭是“不自我贬低,不自卑” 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
妈妈常常原谅孩子犯的小错误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五、 简答题(15分)
1、遇到下列情境,你会怎么做?(9分)
①同学不小心踩了你一脚:
②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同学端汤时候不小心将汤溅到你的身上:
③我的好朋友已经是第三次向我“借” 钱了,每次他都愧疚地说以后会还的。
2、生活并非一帆风顺,有时候会受到别人的冒犯和侮辱,我们该怎么做呢?(6分)
六、材料分析(8分):
材料一:某班干在自习课上因为王明违纪而登记了他的名字,王明下课后到班干处求情,于是班干原谅了他,把他的名字从违纪本上擦掉了。于是王明到处为班干说好话,说他是一个大度宽容的人.
材料二:某班干一向公正严明,对于违纪的同学严管不误,最终有部分同学认为他(她)多管闲事,太不宽容了,最终在投票选举中部分同学没有投该班干的票,因为他(她)登记过自己的名字.
结合你所学的知识,点评两位班干部或者同学们的做法。(8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经验或教训
2 、自尊 自重 自爱 自我接纳
3 、道德要求 文明素养
4、 平等 人权 人格尊严
5 、宽容
6 、心中有怒气 想要报复对方 不愿原谅对方
二、判断对错:
1---5××√√√ 6---10 ×√√√×
三、选择题:
1-3 BCB
4 ABCD
5-7 DCD
四、连线:
小刚听不得批评,找理由为自己辩护-------过度维护自己
陈红很善于反思每一天中的不足------------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
李明的座右铭是“不自我贬低,不自卑”-----------尊重自己
妈妈常常原谅孩子犯的小错误-------------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五、简答:
1、言之有理即可 略
2 、我们可以指出对方的错误;要求对方道歉;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等。
六、材料分析:学生围绕“宽容不是纵容,有限度有原则”来谈即可
第二单元测试题
1、______孕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2、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土地、______、_____、_______。
3、地球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
4、世界各国通过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来限制人类对地球的伤害,我国还把____________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5、人与自然是生命____________,________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6、循环经济包括产品的清洁生产、___________和________。
7、清洁能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生物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8、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_____、_____、_______等。
9、对我国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__。
10、人类也一直在与自然灾害进行着斗争,在斗争过程中,人类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的抗灾精神。
( )1、月球和火星不适合人类生存。
( )2、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说明了目前科学技术条件下再造一个地球是不可能的。
( )3、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 )4、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种类少、分布广。
( )5、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干旱给我国造成的损失最大。
( )6、人类不合理的行为也会诱发和加重自然灾害。
( )7、当泥石流发生时,向平行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 )8、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次为:蓝色、黄色、红色、橙色。
( )9、破坏森林,使森林无法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造成洪涝灾害和山体滑坡。
( )10、山区山洪、泥石流的高发期,在山区露营时,选择在山谷扎营。
1、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们设立了很多保护环境的节日,请将节日和对应的时间联起来。(10分)
世界地球日 3月22日
世界湿地日 4月22日
世界环境日 2月2日
世界水日 10月16日
世界粮食日 6月5日
2、将下列现象与其引发的环境问题对应连起来。(10分)
燃煤电厂正在排放废气
海洋上大面积的石油泄漏 资源短缺
石油、天然气过度开采 环境污染
岛屿正遭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生态破坏
1、 为了减灾,我国建立了气象、海洋、地质即及生物等灾害的( )系统。
A、监测、预警
B、防灾
C 、法律约束
D、领导问责
2、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红色,表示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
A、一般
B、较重
C 、严重
D、特别严重
3、当泥石流发生时,向( )的山坡上跑。
A、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
B、平行于泥石流流动方向
C 、泥石流流动的反方向
D、泥石流流动的下游方向
4、为了安排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2015年12月,近200个缔约方在气候变化大会上一致通过( )
A、《巴黎协定》
B、环境保护公约
C、 《纽约协定》
D、《北京协定》
四、简答题(23分)
1、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6分)
2、自然灾害的危害是什么?(5分)
3、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护自救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给我们的伤害。请你说一说地震发生时如何自救?(6分)
4、结合现实生活,制订几条爱护地球的环保公约。(6)
参考答案:
我会填:
1、 地球
2、 温度 氧气 水
3、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4、 签订协定 制订法律 环境保护
5、 共同体 保护环境
6、 资源的循环利用 废物的高效回收
7、 太阳能 风能 水能
8、 台风 洪涝 地震
9、 旱灾 洪涝 台风
10、不屈不挠团结互助
明辨是非:
1----5对对对错对
6---10对错错对错
第一小题:略
第二小题:
燃煤电厂正在排放废气 ----------- 环境污染
海洋上大面积的石油泄漏 ----------- 环境污染
石油、天然气过度开采 -------------------- 资源短缺
岛屿正遭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 生态破坏
1---4 ADAA
1、我们小学生能做到: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当环保小卫士;发现破坏环境的行为积极举报。
2、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及时、有序地撤离到安全空旷的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暂时躲在小房间的墙角。
4、环保公约:爱护花草树木;动员大家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向环保部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发现伤害地球的行为积极举报。
期中测试题
一、填空题(10×2=20分)
1、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尊重他人是一项基本的( )要求,也是一个人( )的体现。
2、学会( )、( )的不同,是宽容的必修课。
3、当我们思考过去的事情,并从中得到( )或( )时,就是在反思自己。
4、人与自然是( )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 ),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5、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法律也是约束( )、减少( )的重要手段。
二、判断题(10×2=20分)
1、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
2、尊重他人主要表现在话语上。 ( )
3、宽容他人是有限度、无原则的。 ( )
4、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
5、反思是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 ( )
6、反思就是回忆自己犯过的错误。 ( )
7、地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空间之一。 ( )
8、煤炭、森林、天然气、湿地、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
9、自然灾害主要是风雨雷电造成的。 ( )
10、科学有效的方法更有利于防御自然灾害。( )
三、单选题(8×3=24分)
1、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重。”由此可见( )
①自尊的同时还要尊重他人
②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③要受人尊重,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学会尊重他人
④自尊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欣赏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2、小乔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住进学校集体宿舍后,小乔得到同学们许多“关照”,却对别人漠不关心。久而久之,同学们渐渐疏远了她。同学们疏远小乔的主要原因是( )
A.她只注重自己的存在,而冷落、忽视了他人
B.她家经济条件太好,别人无法与她相比
C.小乔是一个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
3、以下哪一个是真正宽容的人( )
A、嘴上说没关系,其实心里很介意
B、冲突解决了就不会再放在心上
C、别人做什么他都不在乎、不介意
4、以下哪位同学不是在反思( )
A、冬冬上学迟到了,他认为是妈妈没有按时叫他起床导致的
B、小强考差了,他想:我都会做,只是马虎,没什么
C、小兰今天和妈妈吵架了,他很后悔,觉得不应该态度那么不好
5、以下哪个典故中的名人不善于反思自己( )
A、负荆请罪的廉颇
B、在课桌上刻上“早”字的鲁迅
C、纸上谈兵的赵括
6、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地球的是( )
A、垃圾分类
B、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C、使用一次性筷子
7、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某地区流行性肺炎
B、冰雹砸坏了农田庄稼
C、泥石流冲毁了房屋、损坏了道路
8、下列自然灾害与防灾措施对应错误的是( )
A、西北防护林──防御风沙
B、砍伐森林──防治滑坡
C、设置防护网──防崩塌
四、对应连线(把观点与相应的感悟连起来)(3×5=15分)
不自我贬低,不自卑 旱涝
君子和而不同 尊重自己
吃一堑,长一智 学会宽容
保护环境 学会反思
严重自然灾害 人人有责
五、简答题(21分)
1、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君子和而不同”呢?(3分)
2、地球越来越不堪负重的表现有哪些?(6分)
3、从前,有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办事,可他不认识去张村的路,更不知道去张村的路有多远。他遇见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便迎面喊道:“喂,老头儿,从这里去张村该怎么走,有多远?”老人看他轻狂而无礼貌,便脱口而出:“小娃儿(转弯儿),无礼(五里)!”说完就愤愤地快步离去。年轻人转过山坡弯儿,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一直没有见到叫张村的地方。年轻人停下脚步来,独自坐在路边,左思右想,考虑了半天,似乎才悟出了…… 读完这个故事,回答以下问题:
(1)请你补出故事中“……”的内容,给故事一个合情合理的结尾。(3分)
(2)假如你是故事中的年轻人,请说出你的问路方式。(3分)
(3)请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6分)
期中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0×2=20分)
1、道德 文明素养 2、和谐相处 尊重他人
3、经验 教训 4、命运 人类自身
5、人的行为 自然灾害危害
二、判断题(10×2=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单选题(8×3=24分)
1、B 2、A 3、B 4、C 5、A
6、C 7、A 8、B
四、对应连线(把观点与相应的感悟连起来)(3×5=15分)
五、简答题(21分)
1、答:尊重他人的个性和差异,允许别人对事物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从而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受到大家欢迎。(3分)
2、答:(1)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2)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因过度开采面临枯竭:(3)化学染料燃烧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体变暖等,地球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6分)。
3、读完这个故事,回答以下问题:
(1)答案一:我之所以这么惨,是因为我对那位老人不礼貌,不尊重,老人很生气,所以没有告诉我去张村的路的远近。答案二: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3分)
(2)答:“请问老爷爷,去张村该怎么走?离这儿还有多远?”老人回答后要说:“谢谢!”(3分)
(3)答: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