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绕松人生境界的三级跳
缪荣株
退休后选择什么样的兴趣爱好,让晚年生活过得更有意义?姜堰春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高级经济师徐绕松交出了令人满意的人答卷。
绕松是下海后成功的民营企业家,在商海摸爬滚打几十年,觉得这碗饭也不好吃,跌了许多跟斗,认识他的老溱潼人都戏称他是“大瞎子”,是嘲笑他不懂法律吃了无数次亏。
他因官司痛苦时“想死的心都有过”。这是他学习法律的原动力、是人生的第一级跳。
为了维护企业的利益度过危机,熬过难关,迫于不得已,他硬着头皮学法律知识,保护企业。这是他第二级跳。
有了教训,有了法律知识,绕松并没有停留在维权自身企业,而是将这资源努力变成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财富,积极投身到普法活动中来,自费出版《细细说法》赠送群众宣传法律知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被选为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正司法监督员、姜堰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中国法院网评为2015年度“十佳”法律博客暨第四届“博客之星”,泰州市委宣传部评为泰州市文明“十佳”网民,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全市优秀陪审员。这第三级跳是他人生境界的飞跃。
绕松的《细细说法》内容广泛,跟每个人、每个家庭利益相关。几十年前,在姜堰流传着的一个女法盲的故事:梁徐某村某女和几个人合谋杀害丈夫,被逮捕判死刑。临刑前几天,她不知死期将近,还和狱警说:“放我回家吧。天凉了,我要回家收稻,孩子的毛衣还未织好呢!”这个法盲对自己的犯罪行为申辩说:“他们杀的,我就帮助捂住他的嘴,不让他叫出声来。”一个活灵活现的法盲,丢了性命还不知道怎么丢的?
如果说像这样的法盲少之又少的话,那么在《细细说法》的案例中许多酒驾案件就具有普遍性。现在有车子的家庭很普遍。截至2013年6月,姜堰区法院共受理危险驾驶犯罪案件158件158人,占同期全院刑事案件总数的16%。在所有158名危险驾驶犯罪案件人员中,30-45岁的中青年占97%。有人说,我们家没有车,不会出现酒驾案件。在《细细说法》中讲到了因劝酒引发的赔偿案件。劝酒,这是酒桌上常发生的事。读了《细细说法》就会自觉地适度喝酒和劝酒,就不会出现劝酒过度而引发赔偿案件。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退休后享受人生幸福的时间一般很漫长,人应该选择一个好的爱好。绕松作为一个成功的老板,退休后他可以有多种选择,可是他却选择了学法、出书普法这样一件惠民功德无量的义举,应该是退休者的榜样。全书20万字,他在各个网站发表的普法文章近50万字,可见他为普法花了多少心血啊!他在走进姜堰中天二村社区宣讲普法知识时,我感受到了会场从未有过的安静,我看到了听众对法律知识渴求的眼光,我听到了发自内心的热烈掌声……
会后,中天二村社区领导当场邀约绕松,暑假中举办一场《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和少女的自我保护》的普法活动绕松出书普法,善纳群言,更显境界高尚。
《细细说法》是绕松出的第一本书。他人过60,其志不小,今后还准备继续出普法方面的书。因此,他希望《细细说法》一书更广泛地吸取改进的意见,提高书的品位。作者在书的自序中表态,只要不骂娘,对书提什么样的修改意见都可以,什么样的砖都可以拍。这种大度、诚实、谦虚的态度,真诚地表达了绕松退休后献身普法的一颗诚挚的心,同时也为今后继续出版普法的书打下了更加扎实的基础。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和正在中国大地上践行,中国以法治国的道路还很漫长,很艰巨。绕松花脑筋、花时间、花钞票,在总书记思想的指引下,以通俗实用的书籍普法,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值得世人由衷的敬佩,社会、民间迫切需要绕松这样普法的积极分子。

作者简介
缪荣株,男,1944年1月生,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人,1968年12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泰州晚报》专栏作家、姜堰区作协副主席。主编《泰县金融志》《姜堰名人》,分别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出版。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报告文学》《中华散文》《雨花》《福建文学》《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等中央、省、市报刊发表文学作品700多篇,多篇获全国、省市奖,30多篇作品被《散文选刊》《今日文摘》《小说精品》《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民间故事选刊》等入选。出版小说集、散文集5本。2020年第四期《今古传奇》,2020年6月中国作家网发表长篇小说《银行风云》。此外,60万字纪实文学《胡锦涛和姜堰》,主要叙述高祖胡沇源13岁 在清·道光年间(1833)到苏北东台茶叶店学徒,一直写到胡锦涛中学毕业,其间126年的家族史。纪实文学从2018年1月27日每周六在加拿大多伦多《大中报》读书栏目发表,至2021年2月27日已发16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