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自古丽逸江南、山灵水秀,古越之地、人文蔚兴,先人山高水长之风、两浙钟灵毓秀之境,吸引历代思想先哲、文人墨客来浙江游历论学,是华夏历史上经济文化高地之一。浙江省目前正在着力建设的四条诗路文化带,引起了国内外文化界和学术界的极大的兴趣和热切的关注。特别是引起国内诗词界的瞩目。浙江诗路以主要水系(古道)为纽带贯穿全省,勾勒出浙江诗路文化的诗人行迹图、水系交通图、浙学学脉图、名城古镇图、遗产风物图“五幅地图”,“以诗(诗词曲赋)串文”“以路(水系古道)串带”,分别绘就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建设诗路文化带,不但是浙江文化建设的时代亮点,也必将对推动中华诗词文化的继承发展起到突出的作用。
《小楼听雨诗刊》是面向全球的一家诗词公众号,因主创者来自浙江,理应积极响应省政府的号召,参与到浙江诗路建设的氛围营造中来。从本辑起,特在小楼开始新设“浙江诗路”栏目,刊登诗人们吟唱浙江四条诗路的诗词佳作,与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的微刊《诗联浙江》刊登“浙江诗路”栏目相得益彰,共同为浙江诗路文化带建设放歌高吟。
2020-11-14

序:浙江辖古吴越瓯越之地,地灵人杰,人文荟萃。辛丑三月农历十七至二十七,先后出席福州与杭州诗会,与曹潘二君同行,沿古瓯越之地东行,景色如画,人文厚重,且行且占,得律绝、古风、小词数十,辑为一集,以志兹行之游之感焉。

神州多美景,瓯越最称杰。人云百丈漈,人间第一绝。我共曹潘二君来,千里游山性顽劣。三人处峰顶,俯瞰心胆裂。谢屐去前齿,云梯延地穴。峰险凋朱颜,百步径九折。才闻深林鹧鸪鸣,又闻杜鹃正啼血。隔篁熊咆听龙吟,溪穿庐隐嫠妇噎。叱石涧边看蛇行,争长乔木似藤薛。才闻幽琴,乍起列缺。百丈断崖,白瀑直跌。一似猿鸣三声催愁雨,又似窦娥六月飞霜雪。或云玉帝庆功设欢宴,孙猴一怒摔杯酒大泄。一漈龙吐涎,仰看落九天。二漈关公髯,三叠沫飞前。三漈落深潭,澹澹水生烟。魂悸虽魄动,景美足留连。云封归去路,鸟语供参禅。烂柯人在否,愿与枕潭眠。践与松乔奕,一局过千年。噫吁嚱!百丈漈,来真值。此中路虽仄,可以远帝力。此中有真趣,何必心恻恻。百丈漈,远王权。此中虽僻远,可以濯清泉。奇险何必惧,清风不用钱。厌倦人间升平调,结庐临水抚无弦。
嵊州石门访谢康乐石壁精舍作客农家次韵康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注:语本《诗经.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后指帝王的怒气。对尖亭墓草浴斜晖,几树噪孤鸦。看虬松如盖,幽兰泣露,湖棹仙槎。不负西泠风景,歌舞伴红牙。赚得风流种,惜玉怜花。谩说红颜薄命,问谁人专擅,油壁香车。叹湖山抔士,六代瘗繁华。料佳人、风裳水佩,又开筵、舞袖落飞霞。嗟何幸、有斯亭在,自有诗家。

杨子怡 字田力,号篱边散人,湘人居粤,教授兼诗人,中华诗教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小楼听雨》诗词平台评论委员、中镇、尘社等社员。出版有《篱边虫语》《木雁斋诗选》等诗集。坚守传统,诗风雅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