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庆祝党百岁华诞

文/高塬

三军会师会宁城,万里长征方向明。
血染沙场开大道,旗擎陕北布天兵。
驱除黑夜责任重,托起红霞身命轻。
百岁华年光四射,五洲明月共峥嵘。

此处风景美如画

文/何俊峰

莫高窟,像卷古书,将西域样式融进了,魏晋风骨;太平盛世的唐朝人,雍容华贵,从容自信,由盛入衰的五代和北宋,渐渐失去了进取的勇气,而西夏人的朝气和蒙元的强悍,却一次又一次引起我们的惊喜。莫高窟的颜色,不妖艳,不凄凉,是浑厚,它积淀了,一千多年的风沙,撑起了一千多年的分量。
朝代的兴衰与轮回,生命的存亡,
有辛酸,有甜美,有苦涩,有辉煌,有愤恨……交织着,铺洒着,飞扬着,诉说着,筑成了一个辉煌宏大莫高窟,一个永久的神话。
一座石窟,一个世界;一孔洞穴,一截历史。壁画、雕塑、藏经、传说……每一样都够一个人研究一辈子的,不,一辈子也不够。那端坐的佛陀、站立的菩萨;千手的观音、飞天的女神;反弹的琵琶、怀抱的胡笳,那一样不让人沉迷。那饲虎的王子,救人的七色鹿;是谁?割下自己的肉,换取老虎的生命。这一切西来的文化,都融进了中华文明之中,这就是我们的博大与包容。

大漠深处,河西走廊的尽头的敦煌莫高窟,是我精神的至高点;我愿举杯,用生命举杯;以一生仰望。历史的沉重和苍凉。我惊异莫高窟大小佛像,鲜艳的色彩和飞动的衣袂,光线出神入化,光艳柔美,色泽祥和,令人肃然起敬。依次过度到黑暗。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丰富多彩,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莫高窟是活着的,它是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证着历史,记录着历史,聆听着历史。像一个无声的倾听者,听着历史的低吟浅唱。

莫高窟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俯视人类。是人类文明的精粹,是人类灵魂的凝结。它是永恒,是神的力量。看莫高窟,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这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细细玩索一块碎石、一条土埂,在这儿,一个人的感官很不够用,那干脆就丢弃自己,让无数双艺术巨手,把我碎成轻尘。描写成莫高窟最优美诗歌

散天花·晨风晚月一杯茶

文/康俊英(吉林德惠)

遥望江头十数家。轻轻吹拂那、柳枝斜。盈盈犹自听琵琶。林中风雨在、度年华。

眉上心间也似花。红尘犹惜得,指间沙。晨风晚月一杯茶。渐忘多少事、是天涯。

敦煌艺术游记

文/何俊峰

敦煌呜沙山与月牙泉,像大自然诞下的一对双胞胎。沙山和风鸣,这是铮铮男儿的声音。月牙泉闪着水汪汪大眼睛,嫵媚美丽,风华绝代。千年的沉积,万年的滌荡,曾经历狂风飞石的瞬变,也有风平浪静孤烟直上的时光,也有弓弩惊风战马嘶鸣的嘶杀,携手共命运,山不倒水仍清,安然仍在。凄楚的万倾沙海,寂默走过了永恒的年华,留下了绝代的容颜。我坐在鸣沙山上静静的写诗,坐在优美的传说,坐在黑眼睛蓝眼睛惊喜的朝拜和无尽的遐想里。

我坐在不死的历史,永恒的召唤里,我的心跳与历史的心跳合二为一。我坐在摄影家苦苦追寻的意境里,坐在诗人雄浑的诗篇里,在鸣沙山神秘的鸣响里,坐在从遥远的历史摇曳而来的驼铃声里,坐在从异国他乡跋涉。在历史没有沉没的地方,我坐在历史里成为历史,在朝拜者神圣的阳光里,我坐在光海中成为永恒,坐成鸣沙山生命中不死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