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诗歌联合会《修竹留云》第1626期

西路悲歌· 西路军征战史(原创首发)
——系列散文诗歌(一)
作者:李希勇
主播:荷塘月色

2020年新年献词,
总书记
曾两度提及河西走廊。
他讲到
一年过去了,
去了不少地方。
河西走廊穿越千年,
历久弥新。
从江西于都红军长征
集结地出发,
到河南新县鄂豫皖
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
从甘肃高台
西路军纪念碑,
到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
每个地方
都让我思绪万千,
初心和使命是我们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
不竭动力。
这一席话使我感慨万千!
在我刚刚截稿的
长篇小说《不朽的丰碑》
首篇加注了这一段。
在书中
我浓墨重彩的描述了
西路军悲壮的征战史。
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
正与总书记
砥砺初心相吻合。
父亲1950年6月
就任高台县长。
他有幸成为
新中国首任,
他有幸在这片热土上
担任这个殊荣。
我感到无比荣幸,骄傲!
在高台主政期间,
他依照
中央人民政府的指示,
他主持
修建了红军西路军
革命纪念馆,
烈士陵园和纪念碑。
使高台成为
红色革命教育基地,
砥砺前行的革命出发地。
在中国共产党的史册上,
不能没有
红军西路军悲壮的一页;
不能没有
红军西路军
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史;
不能没有
红军西路军
惨痛的磨难铸就的军魂!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
最为艰苦卓绝的一页,
最为惨痛黑暗的一幕!
西陆军兵殇河西走廊,
历经千辛万苦;
几尽艰苦曲折;
几乎全军覆没。
这是中国共产党
征战史上
最为黑暗的一页,
最为惨痛悲壮的一篇!
他的艰难、艰辛、艰苦
比25000千里长征
还要数倍;
他的困苦、艰难
常人难以想象!
这支从鄂豫皖苏区
走出来的英雄部队,
是革命的火种,
是惊天地泣鬼魂的战神!
是中国革命的希望…
他们有宁都起义的骁将;
有血沃中原的勇士;
有黄麻起义的英雄;
有红军的摇篮——红安
为中国革命献出14万
为民族解放赴汤蹈火的
英雄儿女。
在张国焘
错误路线的影响下,
这支部队历经磨难,
曾三过雪山草地。
饱经人间痛苦,
他们历尽千辛万苦,
走完长征,
又踏上了西征
艰难坎坷的征途。
在错误路线的影响下,
红军西路军颠沛流离,
走上了一条
极其艰难曲折的道路。
从起初的25000多人,
到最后的420人。
血洒河西走廊,
战死祁连山鹿,
雪沃戈壁荒漠…
2021.4.15.

作者简介:李希勇,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国学文化传承工作委员会委员。作品有:系列散文诗~向西藏进发、多篇父母情怀系列散文诗歌、长篇小说《不朽的丰碑》、报告文学《风景这边独好》等。组诗《2020春天序曲》~中国武汉抗疫纪实,《我曾经是军人》被编入国学委员会2021年《百年伟业》纪实丛书。

主播简介:荷塘月色实名王春艳 甘肃省朗诵协会会员,甘肃诗词学会吟诵协会会员。热爱生活,爱朗诵,爱旅游,喜欢唱歌,看书写作。愿用声音和文字记录诠释生活中的点滴。

中华诗歌联合会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