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延安(组诗)
凌晓晨
《山丹丹》
你将一枚金色的山丹丹花
别在胸口上,丘陵开始起伏
河川荡漾,一颗跌宕的心飘向远方
黄土川道,溪水流长
山丹丹花开在岸坡上,一条小路
指引山顶的村庄,与蓝天接壤
万绿丛中,缕缕鲜红竞相绽放
春风含意招手,时光摇摆轻柔
低头的灵动,收缩艳丽的风景的扩张
色彩明媚,仿佛吐口而出的呼唤
包含胭脂红的清香,泌人心魄
感觉灵魂的飞扬,迷醉向上
艳红的色彩充满溢出的金黄
还原土地与血液,盈盈落泪的目光
将许多温存,在沉默中开放

《陕北女子》
侧身闪出门扉,在埝畔上招手
一方红手帕,吊着四个铃铛
走出窑洞,将要远行的汉子
挺起温热的胸腔,面向远方的苍茫
没有见面面的妹子,那脆生生的声音
仿佛从延河中刚刚捞出,挂满水珠
塬面上的麦子,快要成熟
坡地上的草丛,熏染炊烟的一腔热情
不曾感知的风景,许是多年珍存的红星
一盏明灯, 在黑夜睁着眼睛
一束山丹丹,打开襟怀吐露心声
真爱妩媚瞬间,等待清醒一生
吹奏黄土高原上的狂风,回归的路
在路的尽头,也抿含在口中
等你唱起那一首熟悉的歌
贯穿掌心的沟回,充满真挚与忠诚

《信天游》
一步一叩首,面向大地的深沉
一思一吟咏,仰首天际的虚空
顿挫相向的应对,扣紧心脉
纯白的光泽,隐含骨节上的血色
将赶路视为一生特别重要的事情
羊群在一个山头,家园在另一个山头
空旷在遥远中延伸,轻重缓急的叹息
喉咙发紧,在天地的大构造下旋回
韵律弯曲,激昂犹如鼓槌
一边是光膀子的哥,一边是如水的妹
白天黑夜都想你,不怕苦也不怕累
远离海洋,缺少水泽
黄土沟壑就是波浪,热情似水
弯弯小路就是流向,思念如同血脉

《金延安》
金色延安,在烈火中沐浴
红星照亮的土地,插遍一杆杆红旗
山塬沟川的土坎,横卧英雄的身躯
十月会师铺展的真爱,自然偏向
劳苦大众和普通平民
红色传奇,演绎民族坚强的性格
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与延安相提并论
没有任何奇迹,相比于延安的无限光辉
大无畏的牺牲自我的信心,不能
用简单的快乐与幸福比喻
回望延安,宝塔山依然耸立
凝视延安,土窑洞仍有灯光
延安在寂静中成长,延安在内心荡漾
十三年苦难历程,时刻激昂
红色的波浪,灼热每个人的眼眶
当十月的会师,围绕在中央周围
核心形成的价值,时刻铭刻
在长征的路上
革命的经验和积累的不屈
在实事求是的感召下,让共产主义
神圣的理论,面对土地和农民
持久战,矛盾论
以实践为真理的思想,在黄土地
开始扎根,开花,结果
以无数次坚韧不屈的民族根基
迎接战争与和平的洗礼
缔造一支队伍,流淌大公无私的血液
在国破家亡的关头,挺起脊梁
完成抗日救国的重任,钢铁烈阳
冲锋陷阵留给自己,谦逊礼让
给予生死与共的同胞兄弟
金延安,在圣地河谷崛起
在黄河的怀抱里,接受五千年的淘洗
在黄土的千沟万壑中,保持
民族最纯正的本色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几十年过去了,每一个足迹
都有共产党员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都有不忘初心的呼唤,与使命
担当的神圣职责,金延安
被红五星照耀,被招展的红旗高举
《延州府》
延州府,从宋朝流来
当年的鲁智深,在武装部当差
拳打镇关西,与肤施有关
李自成的故事,不胜枚举的勇敢
驿站与马场的变更,让明朝的岁月
在风雨飘摇中,被马蹄踏遍
在圣地河谷,选择一处街角
金字招牌下边,木质方桌上摆放
一只老碗,白陶黑边
你我稍事休息,羊肉面片
二盘小菜,你说再来二两白酒
看对面山坡,灯光演义从前
土地和农民的关系,再一次改变
黄土地的温柔,将人心向背
用红色基因的图谱,以振兴世代永传
《落脚》
二百四十万年前,黄土风
选择子午岭延展,铺垫华夏底盘
一条弯曲的河流,将记忆刻上海岸
一个民族,生死存亡历尽苦难
黃河造就的血液,积弱贫寒
那时一支队伍,爬过草地翻越雪山
辗转二万五千里,才明白
中国的根基,依靠点燃土地的火焰
落脚延安,滚滚汹涌的黄土波浪
聚集革命的热情和希望
从井冈山到瑞金,星星之火
从瑞金到延安,是接近死亡的挑战
落脚黄土地,浴火重生可以燎原
选择空旷,滋生无限营养
民族坚强的脊梁,源自土壤
万里狂风选择一次落脚的地方
与红色传统,展开民族救亡
重合一个方向,延续永存的密码
缔造空旷中的主义和思想
风声如潮,红色基因滋生无限梦想
《再出发》
再出发,以劳动者现代的模样
理解阶段,义务,责任和担当
现在如此,将来也是这样
从集体的意识中走出,萌发
未来生活的步伐,选择幸福的知觉
在历史的天空,引领精神的方向
摆脱自我的外衣,指向人间的关怀
扶持贫弱,平衡坚强
在意识的高端,象阳光一样普照
每次出发,都在传统的枝节处发芽
嫁接优选的茁壮,或养育
灵魂的晶芒,意志回归的现场
无处不在,没有间隙和渡过
理想完美的升腾,神思水意的弥漫
可以在任何地方,种植畅想

《光芒》
土塬纯白,山川明亮
突兀的丘陵与河道白了
苍茫的蓝天与云朵白了
红鞋,红衣,红头巾
你站在雪地上,回头凝望
那双灵动的眼睛,波光渺渺
扎成蝴蝶结的红头绳,似乎在飘
整个黄土塬被纯正的红色燃烧
一种隐秘的血液,在大地之外流淌
梦中也是这种光芒,照亮
犹如炉火,仿佛灶膛,更是黎明
鼓风而来的太阳,拥动滚滚红云
瞬息之间,把时光延长
灯盏在心中
星辰在无限的远方
你臂弯斜挎的篮子,是万里清爽
一方红巾,绣着一对鸳鸯
陕北女子,纯粹的红色光芒
恰是待嫁的新娘,旋转时空
在革命的天地中淬火一般走过
雪地上的脚印,留印梦想
此时此刻,一曲信天游的歌唱
把我抛回:东方红了
【作者简历】
凌晓晨,男,1963年8月出生,陕西永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陕西省文化传播协会副会长,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水文化专家,陕西省抗震专家,西京学院客座教授,咸阳市诗歌学会会长,咸阳市职工作协副主席,咸阳九叶枫诗社社长。高级工程师。
1984年开始业余诗歌创作,至今在国内各种报刊发表诗作1400余首,其中《日出》获得诗歌报首届爱情诗大赛二等奖,《寄语袁隆平》获第二届“中国精神科学精神”全国大赛一等奖并入选中小学生朗诵读本,获2017陕西诗歌年度诗人奖,获中国新归来诗人联盟优秀诗人奖,诗集《火眼睛》获得2019第五届诗歌春晚“十佳诗集”奖。出版诗集《黄土色泽》《水荒》《火眼睛》《殿堂》《金属记忆》,入选近34种诗歌选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