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游记
文/陈树民
来到滇滩居住几年了,近几天闲来无事,再到村寨转了转,感受那里村民的生活。現在是初冬,返季的气候相当于五营九月中、下旬温度,阳光充足,微风习习,不湿不躁。

沿着蜿蜒起伏的水泥路,先后走了几个村寨,总的感觉每个村寨干净整洁,新修的水泥路直抵每家每户大门前,村民的生活平淡、舒心、自然,他们仍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他们没有大富大贵,沒有大喜大悲,他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知足的神色,他们的表情沒有悲伤、愁苦、哀怨,总是那样平静、自信、顽强。他们的衣、食虽然简单,身体却很健壮,生病率、死亡率很低。

村民们之所以气定神闲,身体硬朗,据我的覌察,有以下几点:
一是生活环境得天独厚。中国古代哲学重視天人合一,强调人和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阳光雨露,飞禽走兽都对人的情绪、生活、生命产生影响。

那里村民的房屋都是依山傍水而建,每户住宅前栽种几株翠竹、花卉和常绿的乔木,远远望去整个村寨都掩映在一片绿树丛中,每当山风骤起,阵阵清香扑面而来,让人留连忘返。因此,居住在那里的村民呼吸着没有污染的空气(天然氧吧),喝着纯净爽口的山泉水,吃着没有农药、化肥自家地里栽种的蔬菜,每天和劳动、树林、水牛、自鹭相依相伴,生活是快乐的。

二是平平常常,平平淡淡是生活常态。每到村寨看见的是平静、宁静、幽静,沒有現代都市的喧嚣、浮躁和物欲横流,他们的内心世界、道徳标准、价值取向都是真实的、朴素的、自然的,他们没有不劳而获的欲望,他们关心的是禾苗的长势,稻谷的收成,喂了几口猪,孩子的学习成绩,外出打工挣多少钱。因此,他们不慕虚荣,脚踏实地;不辞辛苦,终生劳作;不思名刺囿于一隅。

三是劳动是本能,是秉性。在我去过的村寨里,很少看见游手好闲的人,或者散布在因野田翻地、播种、植苗,或者挑着几十斤的粪肥走在窄窄的田埂上给田里的蔬菜施肥,或者忙着打地基,垒石头,码砖盖房子,甚至连耄耋之年的老人坐在门前,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他们的信念里,就应该生命不息,劳动不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