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地延安颂》
文/屈晓明
轩辕黄帝陵,
翠柏参天,
嵯峨向南北,
通灵天地间,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在这里生根发芽,
生生不息。
延安—-
延福祈安的地方,
在群山环抱之中,
你迎向太阳,
俯仰黄陵,
直面崇山峻岭,
突兀而出。

延安—-
一座千年的边塞古城,
北宋良将范仲淹在此屯田久守,
巩固西北边防,
范公井、摘星楼、嘉陵书院、宝塔古钟、摩崖石刻等,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喷薄出它的历史云烟,
景象灵动飘逸,
其状蔚为大观,
在浩瀚的星空里闪烁着它璀璨的光芒。
延安—-
一块瑰丽壮美的热土,
延安—-
一百年来中国革命的摇篮,
延安—-
你养育了谢子长、刘志丹、习仲勋等共产主义信仰的中国革命先行者,
他们创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
成为了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落脚点,
成为了中国革命新的领导中心,
扎根十三年,辉煌一百年,
延安—-
革命的圣地,
延安—-
抗战时期,
全国进步青年向往、奔赴和成长的地方,
延安—-
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中心和最前方,
延安—-
中国共产党指挥全国抗日根据地的军民,
坚持抗战八年,
取得抗战胜利的大后方,
延安整风与党的七大确立的毛泽东思想是党在延安取得的伟大成果,
1943年初,在延安,
毛主席题写的“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八个大字熠熠生辉,
保卫延安就是保卫党中央,
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你听,
延河清凌凌的流水声,
送来了前方战斗取得胜利的好消息。
你尝,
飘着浓浓油香味的陕北小米稀饭,
滋养着我们一天天的成长强壮。
站在延安枣园那一棵棵弯下腰身的枣树下,
你闻,
那一颗颗挂满枝头,
慢慢泛红香气扑鼻而来的陕北大枣,
坚定了人们革命将要成功的信念和决心,
战地黄花分外香,
喜悦的心情登时说不出口来。
你看,
延安宝塔的光芒照耀着中国革命的前进方向。
延安宝塔—-
水洗风磨不减你千秋气色,
延安宝塔—-
斗转星移留下你一脉清香。
延安宝塔—-
你风华绝代,光引未来。
延安宝塔—-
你光芒千万丈,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
二十一世纪,
千年芳华的延安宝塔迎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曙光。
延安—-
你那巍峨蜿蜒的脊梁,
挺起的是顽强不屈的华夏龙脉。
延安—-
你那生生不息的江河,
奔腾的是百折不挠的中国精神。
延安—-
老一辈革命家跪乳情深的圣地,
诗人贺敬之的诗句: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是这份情感的集体记忆和集中爆发。
延安—-
历史遗存和文化遗产的家园,
陕北腰鼓、陕北民歌、陕北秧歌、陕北说书、陕北剪纸等,
动人心弦,撼人心魄,
让人魂牵梦绕,记住乡愁。
延安—-
人生的起航,灵魂的故乡。

作者简介:
屈晓明,乳名:屈明山,曾用名:屈思亮,笔名:端午,男,1966年8月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研究生文化程度,供职于陕西省邮政系统,曾经担任西安旅游集团西安秦岭文化艺术研究院秘书长、执行院长一职,陕西省音乐文学学会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楹联学会会员,西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上世纪九十年代MBA生】,屈原后裔,佛家子弟。
工作之余喜好诗歌创作,尤以哲理诗、抒情诗和励志诗见长,目前,已在各种刊物上刊发了本人创作的诗歌作品上百余首,2004年7月在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个人的诗歌专集《阳光里的心灵》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