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介
周古昌,笔名叶舟,网名古昌。
2015年12月29日横结肠肿瘤切除后,天天凌晨木屋写心,于多家平台发表作品若干期(辑):《对话纪晓岚》578期、《益言千坤》3004期、《游忆录》49期、《拥抱夕阳》30期、《真话争说》100期、《吟咏三月》30期、《美上四月》30期、《五月联飞》30期、《六月语丝》31期、《七月流火》32期、《桂香八月》31期、《登高重阳》38期、《十月阳春》61期、《冬雪足音》96期、《木屋探春》29期、《叶舟飞语》92期、《瓮牖居言》262期、《往事》9章。其它 如随笔、诗联、评论散见于纸刊。
“有一种说话叫真话争说,有一个现象称古昌现象。”

五月联飞
一
上联:情从网络爱返凌晨写几个小字入韵;
下联:乐在平台福生午夜巡一天长河流芳。
横联:木屋写心
二
上联:抖音世界太多放浪,喜哪里时从哪里;
下联:微信平台较少流俗,愁什么处忌什么。
横联:夫妻肺片
三
上联:品如寒梅难纳垢;
下联:德似秋水不染尘。
横联:但看佳构
古昌
辛丑三月十五凌晨欣记(1)
“满意教育”浅议
樊集/周古昌
教育乃千秋大业,人民是千秋大业的主人。教育必须以民为本,想民所想,为民所教。“满意教育”正体现了“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满意教育”贵在“满意”。学生乐学,家长开心,社会认同,这应该成为“满意”的全部内涵。
“满意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认真做好课程改革实验和推广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县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为实现江苏省委提出的“两个率先”的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满意教育”就是要在《纲要》指导下,确立现代课程观念,切实转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提高课程综合化水平;更新课程内容,挖掘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构建信息化平台,促进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普遍应用。
“满意教育”,就是要在教育系统大力弘扬敬业奉献精神,全面塑造诚信干部、诚信教师、诚信学生形象。
“满意教育”,就是要按章办学,依法执教,取信于民。体罚变相体罚,是教育的畸形;校园脏、乱、差,是校园的硬伤;校园事故,是教育的悲哀;乱收费则是教育的反“诚信”……
总之,人民对教育的满意与否,其标准就是看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新起点必须新气象,举全县数以万计教育工作者之力,让“满意教育”这束羊年的报春花铺满滨海教育的各个神圣領地。
周古昌 记于2019年7月26日15:18
注一:此文应原滨海教育局局长韩朝阳约稿刊登于2003年《滨诲教育》第2期(总97期)上。
注二:重记发表或尘封的作品是为了适时收归个人作品总集。
抢占教育制高点
一一与儿童家长对话(一)
一、铭记三句话
1、教育与不教育不一样。
2、早教育与迟教育不一样。
3、善于教育与不善于教育不一样。
二、坚定二信念
1、智力投资,潜能无限;今日磨剑,明朝辉煌。
2、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清华本无种,荒漠可春华。
三、付诸一行动
我与孩子共成长
1、每天与孩子不少于一次引发思考的“生活问题”对话。
2、每天与孩子不少于一次牵动情思的“生活琐事”共娱。
3、培养家长与孩子之间双向阅读兴趣(如“你背诗,我诵词”)。
4、培养家长与孩子之间双向写作习惯(即“你写作,我涂文”)。
5、做合格的“三陪”家长,陪玩、陪读、陪聊。
共成长一一要有“一年种谷”之计,“十年树木”之谋,“百年树人”之策。
与孩子共理想,同甘苦,手拉手,风雨砥砺向前走,才是好家长,中考与高考,一定打得响。
周古昌:记于2019年7月24日下午
注:此文曾于2001年春发表于《关心下一代周报》,重新转发只保留原文提纲。
教子之道,存乎“一”心
一一与儿童家长对话(二)
一、“一”字题解
“1”,最小的正整数;“一”既表全又表简单,很是辩证。
家庭生活中,孩子是唯一是主题,培养孩子成材是大工程,大工程得从孩子生活的点滴做起,从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细节做起。
二、“一”事一议
1、说“全”一句话
“说全”即说完整,完整不是一下子的完整,而是有序的渐进的完整。教孩子讲话,家长必须能动地从单词到词组、短语乃至句子,把意思表达清楚,表达清楚是前提,表达完整是目的。
比如,“阿姨早”,“妈妈真是辛苦了”,“我最喜欢看动画片了”,“我们家庭是银河,妈是月亮我是船,妹妹船中小天鹅”,这就是一组渐进式的说话训练,其中设计童谣,很能激发孩子说话兴趣。训练孩子说活,一定要把话说完整,切忌承前省或蒙后省,至于表达上的“简洁明快”,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会自觉地能动地去把语言组织好。
2、吃“香”一顿饭(内容删)
3、读“美”一首诗(内容删)
4、唱“响”一组歌(内容删)
周古昌:记于2019年7月25日凌晨4:40
为“一”消得人憔悴
一一与儿童家长对话(三)
一、“一”字题解
题中的“一”谐伊音,伊,他或她,这里专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憔悴”,貌贬而实褒。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家长要全身心投入,非但衣带渐宽不悔,而且乐在其中。
二、“一点”举隅
1、多一点鼓励。
人是灵肉结合体,是感情动物。情感有待激活,成人如此,儿童更是这样。有经验的家长往往会有心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并予以精神上的积极鼓励。“宝宝真乖”、“女儿进步了”、“我家儿子进步了,爸爸与乖儿子共成长”……如此动、静态的鼓励语言,无疑是在撞发孩子自尊心理的火花,无疑是开启儿童心灵之门的钥匙。
2、多一点自主。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理,自尊恰恰又是自强的原状潜在意识。家长扶着孩子走是暂时的,放手让孩子自己走是永远的。所以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千万不能“一切包下来”,要逐步让孩子成为生活的独立者和学习上的主人。家长要相信自己的孩子,致力培养孩子“这事我行”的自主意识和自觉行为。
3、多一点合作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与孩子朝夕相处中,家长不但是孩子生活的组织者,而且更应该是孩子学习的组织者与合作者,为孩子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创设情境、创出新路。与孩子合作应因人、因时、因事、因境而异。家长与孩子的合作更应该是有序的渐进的合作。健康而有成效的合作应该是:孩子感受到了温暖无处不在、乐趣无处不在、智慧无处不在。
4、多一点引导
孩子成长过程中,生活需要引导,学习更需要引导。有的家长习惯于让孩子闭门读书、死记公式、硬背范文,要知道这是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不能举一反三,谈何知识生成。家长应该让孩子主动参与(跃跃欲试,兴趣使然)、乐于探索(多问几个为什么)、勤于动手(操作、实践)。
5、多一点反思
家长实施家教,是一种科学的也是艺术的实践活动,实践的方式是否得当,要到孩子成长过程中去找答案。所以,家长要不断从孩子那儿反馈信息,处理信息。反思的目的全在于纠错纠偏,不断使家教循于良性轨道。
6、多一点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要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到。家长的道德行为、工作表现、生活习惯、语言修养、治学精神以致读书风范都应该是孩子默默学习的榜样。“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家长的示范实际上是为孩子点亮一盏健康成长的灯。
周古昌 记于2019年7月25日20:08
注:此文2007年春于《关心下一代周报》连续发表,题目为《与儿童家长经典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