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之用,和为贵”之二 198

文/三木秉凤

众所周知,周朝初年有周公制礼之说,但《周礼》之礼义与我们当代对礼的理解已经天壤之别。周公所制之礼,是依据天道而对人道作出的规范,是人类社会道法自然的体现。那么古代之礼到底代表什么?老子在《道德经》三十八章中将人伦境界分为“道、德、仁、义、礼”五个层面,我们从五个层面的逐次递减来看,礼是道德仁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具体而言,礼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社会习惯与人伦道德的规范化,礼也是“仁义”的外化,也是社会行为的自觉化。所以修道就是为了明理,从儒家讲人当先行格物,格物也就是推究万物之理,明理悟道正心后积极入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然后立功、立言、立德,为民造利,名垂千秋。儒家就是积极追名逐利但不为自己而为天下。因为名与利属于欲望的层级,属于法治与人治的调整范畴,而非道德层面的自觉范围。道家崇向自然顺应自然规律要求人们少私寡欲甚至无欲无为处事,但人的道德自觉性今天几乎荡然无存。所以在德治与法治之间不妨尝试为礼治撑开一片蓝天,也许会发生不及道德却又超越法律的妙用!物不用则废,德不用则失,礼亦如是。

中国历来“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德主刑辅”原则,若从太极阴阳互动定律、中庸之道以及中国为礼仪之邦的传统来观,介于德与法之间的礼为什么不让它发挥桥梁般的妙用呢?“礼之用,和为贵”若言简而化就是“用礼贵和”。道为宇宙规则,宇宙万象循天道依法则而行自然而然且自形秩序,人类若悟道行道那么万礼之设皆为多余!德为依道而行的一切队获,其中有形收获为“得”,无形收获为“德”,德者得也,古之德与得通用。有形之得如锄禾日近午,汗润禾下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石米,无形之德俗称阴“德”,所谓厚德载物其实就讲出一个宇宙阴阳平衡规则,有形之得必须建立在无形之德基础之上,德不配位必生奇祸!厚德不仅可以载物,厚德亦生大智大勇大仁,人生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智慧!大智若愚,看似糊里糊涂,其实洞天观火,心如明镜,德者自然生出自律之礼。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从当代量子力学来说,两个纠缠的量子互相作用,不仅信息共享,而且变化同步。从道中产生的“德“其实已经携带着大“道”之中的所有信息!以上天地之道与万物之德皆是超人类以上而存在。而仁、义、礼、法四者则是人类的自律与他律,仁者爱人而无求回报,义者行仁而恰如其分,仁义乃世爱之辏射,若大“爱”遭逢受者“无礼”,仁义自然大打折扣!所以礼是什么?礼乃自律性社会规范,虽无国家力量强制但却受到社会评价,所以人间之礼乃是道者、德者、仁者、义者的自律体现,也容易遭受无道失德不仁不义之人的践踏!
天道无为而无所不为,无为是依道而行的最高境界。所以最贴近自然的状态就是无为之为,体现在人伦秩序中,就是讲究中庸,高度自律。而自律之外就是他律即人律、政律及法律三类。人律在古代就是族规村约家法一类,政律就是国家通过制定政策对社会自由的约束与限制,如过去的计划生育政策限制人口增长等,法律就是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制定规则强制限制公民的行为自由,如刑法禁止他人非法越境非法进入他人住宅等,人律、政律及法律在广义上讲都是行为规则的外力强加,已经超越了自律之礼的范畴。
中国是礼仪之邦,我们将以礼治国简称礼治,周朝用《周礼》治国八百年,因为礼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礼是一种非常和谐的社会规范。一旦社会行为规范上升为国家法律仅仅体现统治阶级意志时,人们对法律的反抗与漠视也随之产生。法律前提是国家制成文法必须反映民意而非由欧美访问学者组成的法学家团队去闭门造车,法律必须反映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志,而非生搬硬套其它民族意志的法律成果。所以法乃国家规范,体现着本国的政治意志与上层意志,法亦乃社会规则,也体现着本民族的人民意志,让国家与社会和谐共处的法就是良法!也就是广义上的中庸之法,因为它照顾到了上层国家利益和基层人民的利益。
道乃自然之则万物自律,德则体现着天道意志。仁者乃以爱人,体现着内心意志。义者宜也,是宇宙自然乃至人类的中庸之理在万物运动过程中的不偏不俯。礼之妙用就在于将自然之性与人文之性粘连在一起,使人与人之间少了些禽兽之间的自然鲁莽,又没有政治法律的外力强制,礼仪作为社会规范的妙用之处就在于将自然天文与社会人文粘和一起,且自然而然又平等谐调,故而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当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也是世界文化价值观最混乱的时代。然而当人类道德失去底线时还有礼仪底线,当礼仪底线丧失时还有法律底线,当法律底线丧失时,人类就是用斗争乃至战争底线去打碎世界重新开始。当下中华文化软实力正在崛起!中国对于世界的贡献,就是中华文明具有道义性!我们讲究文明互鉴而非文明冲突。然而二百年来在欧美“弱肉强食”的错误价值观的引领下,当今世界思想混乱的难点在于道德底线已经失去,而礼仪堤坝没有建立,这样世界人类直接滑向法律底线甚至斗争战争底线。国际法律乃至国内法律已经无法托起世界和平稳定的重任,一个旧的世界秩序正不知不觉中通过竞争、斗争乃至可能的战争去一点一点打碎。而新的世界秩序的构筑正在开始!东欧及前苏联解体宣告了教条主义难以维继,阿拉伯之春、白俄罗斯及香港颜色革命的失败又表明用西方民主价值观去征服世界的愿望宣告彻底破产。全世界都在盯着中国的未来“模式”的架构及民意认同度时,东方文化与价值观正不知不觉滋润世界。其实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出及其礼仪的作用以及社会的需求度也许比我们想象要广阔更稳妥更美好!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公司
作者/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一代文人的责任!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三木秉凤杯”第十四届大型征文活动正在进行中!
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2000元。
一等奖1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2名:奖金300元。
三等奖3名:奖金100元。
优秀奖30名:奖金 30元。
鼓励奖60名,奖金15元。投稿处:
一号主编:希望之梦
微信:yangrrong123邮箱:1628586637@qq.com
二号主编:枫林
微信:2858779090邮箱:2858779090@qq.com
三号主编:花飞雪
邮箱:616792237@qq.com微信:j616792237
四号主编:张妹牛
微信:N13409700556邮箱:hygh2017@126.com
五号主编:菩提树
微信wxid_bpez10z0r4wv22邮箱:867238991@qq.com
本平台公平,公正,信守承诺!
欢迎各界朋友前来投稿参赛!大奖等您拿!!!
编辑制作:烟雨蒙蒙(李安洁)
心语:愿与大同文化事业荣辱与共,传播大同文化事业是我的责任与义务,因为我是大同文化事业团队成员的一分子。
【个人简历】
烟雨蒙蒙(李安洁)生于1959年10月末已退休,黑龙江牡丹江人
喜欢狂热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搏击。从2017以来曾经在多家平台发文1000多篇左右,热衷喜欢散文、诗歌、随笔、微说、小说等练笔泼墨,曾经多次荣获多家微平台参赛获奖荣誉。
热爱生活,爱旅游。最大的缺点,想事简单,太直性了。优点善良正直讲义气的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2021年3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