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麒麟杯”我和读书的故事有奖征文
马永腾参赛作品展示
编号:31
书能香我不须花
作者: 马永腾(临淄中学)
书中有女颜如玉
赵恒《劝学诗》:“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我毕业于鲁东大学,其前身是一所师范学校。师范学校嘛,大家都懂的,“出其东门,美女如云。”身边花枝招展的女生如蝴蝶般飞来飞去,然而,却没有一只肯为我停留。当然了,我也没有要求她们停留过。那时的我,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图书馆,在宽大、静谧的阅览室里,轻轻嗅着书香,我觉得我才是我自己。读小说、读诗歌,读中文、读英语,翻词典、查资料,甚至读棋谱。总之,有字的东西就想拿起来看看。图书室的李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中文系女孩子多,不要耽误了学业。书中自有颜如玉啊。”就这样,梅妻鹤子的靖和先生成了我的偶像,书成了我的朋友。看着身边那些出双入对的身影,不是没有心动过。然而,一见了美女就手心发汗,内心紧张,而读书的时候才觉得放松,自由。于是,别人你侬我侬的时候,我常常独自抱着一本书,傻乎乎地“徒有羡鱼情”。就这样,懵懵懂懂地读完了大学,又读完了研究生。
毕业后,来到临淄工作。或许,因为上学时多读了点书,应聘教师的时候便多了几分底气。在这个招聘会上,因为都喜欢读书的缘故,我结识了褚德路。此君毕业于武汉大学,算是“师出名门”,竟肯折节下交。一番交谈之后,彼此生发出一些惺惺相惜的感觉。不多久,褚君打电话给我,竟然是为我做媒!“我们家的一个姐姐,知根知底,”他在电话里介绍,“我觉得很漂亮。”他的后半句话让我大感兴趣,嘿嘿,于是就约好了见面。
细节不必多说,半年后,这个漂亮的女孩就成了我的妻子。我问褚彩霞为什么看上我,她说:“书读得多,人文静。”这是因书结缘啊!因为读书而错过的,终究又因为读书而得到了补偿。
半床明月半床书
婚后的生活,简单而有规律。日子虽然不算宽裕,但也说不上清苦。因为有书可以读,便不算真的苦。
新居很小,只有两间卧室,于是我便买来一个大书架,放在客厅里。这,便是我的书房了。空间虽然狭小,然而飘飘荡荡的思绪总算有了一个归处。喜爱读书的人,谁不希望自己的身后有一排一排的书城呢?坐拥书城,笑指天下,这一方小小的空间,就是我无限大的精神田园!
有了这个地方,就有了买书的冲动。上学时舍不得买的书,只管买了来!什么中华书局的四大名著、绿皮收藏版的《聊斋志异》、李银河独家授权成套发行的《王小波文集》、全须全尾的《三毛全集》、王力的《汉语史稿》……有文学的,有语言学的,有教育学的,还有各种杂志。每一层书架,就是一个类别,就是一方天地。
买书、读书是一种乐趣
最大的乐趣就是可以收藏心情。当你初见这本书的时候,怦然心动,有种一见钟情的感觉,然后就买下来,它就归你了!这是多么令人欣喜的一件事情啊。看到冯骥才《俗世奇人》这本书,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了,书中形形色色的人们似乎离我们很远又似乎就在我们身边,真正的原汁原味。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第一次读的时候就被他流畅的叙事和伤感的文笔打动,果断买下,怎一个爽字了得?看到毕淑敏《幸福的七种颜色》,翻开书页,就被其珠圆玉润的文字吸引,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人生的哲理温暖人心。把它买下来,摆在书架上,就可以时时地看到它,心情就会温暖而平静。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稷下书城买的,最后一本了,扉页有点褶皱,我买回来后,自己用胶水粘好、压平,纸张微黄,触感柔软,翻页时十分舒服。每天翻一翻,仿佛长久相伴的腻友,日子久了,自己的精神品位不知不觉也跟着提高了。一本一本的书,就是一份份美丽的心情,执卷在手,心情飞扬,俗事岂能拘牵?
买书的另一个乐趣是“淘”。最值的一本,是从太公市场的地摊上淘来的安徽文艺出版社的《莫砺锋评说白居易》。不知道老板怎么想的,一本大16开本、二百页的正版书竟然只卖五块钱,呵呵,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书的价格虽然便宜,然而知识却是无价的。买到手后,迫不及待地坐在床边读起来,一口气读到深夜两点,终于读完,大呼痛快。从这本五块钱的书里,我读到了白居易的生平,他的喜怒哀乐、他的爱恨情仇,还有莫砺锋对他的独特解读。我给学生讲《长恨歌》和《琵琶行》的时候,把书中的故事信手拈来,很多学生惊叹我学识广博,可是又有谁知道我讲的知识只是从一本五块钱的书中读来的呢?后来,我又陆陆续续地“淘”到了《世说新语》《卢梭民主哲学》等价格低廉、内容精彩的好书。书岂有贵贱乎?答曰: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吾之所爱也。我想,这种快乐的心情,大概和女人逛淘宝差不多吧。
书越买越多,家里又小,所以就放得到处都是,沙发上、茶几上、甚至洗手间里,都有随手翻阅的书本。媳妇开始嫌家里凌乱,后来竟也默默接受了,因为她也喜欢上了读书。除了书架,书最多的地方,还是床上。睡前读几页,醒来翻一翻。有时,明月爬上来,透过窗子照在床上,凉凉的月色点染着床头翻开的书册,也将睡梦中的人儿渲染得朦胧静谧,宛如一幅画。
最是书香能致远
孩子出生后,我们这个小小的家庭又增添了一份新的快乐。也许是书香的护佑,孩子长大一点,竟然以认字为乐趣!在外面玩耍的时候,看到路标或招牌上不认识的大字时,他就会问大人:这个字怎么读啊?那个字读什么?马绍钧大约三四岁的时候,基本上就能认全我们家周围的路标指示牌上面的字了。稷下路、遄台路、雪宫路……奶奶不认识的,他能读上来。
马绍钧上幼儿园以后,我的书架就给他留出了一排空间,专门盛放他的儿童书籍。最初,我们给他买图文并茂的绘本,像《猜猜我有多爱你》《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我或者他妈妈读,马绍钧听。他在听的时候总是用眼睛盯着书本,读到哪里他都知道。有时,不小心读错了,他就会抬起头来:“爸爸,爸爸,读错了!”一本书重复读好多遍,小孩总是听得津津有味。后来,他又喜欢上了小学语文课本里面的一个故事《小松鼠找花生》,于是让我一遍一遍地读,读到后来,他都能背过了。可他还是让我读,我读了几遍,有些烦了,就跟他说,自己看去,又不是不认识。可他还是拽着我,让我来读。后来我才明白,也许,小小的他不光是需要一个会发声的朗读者,更需要一个能陪伴他的父亲啊!渐渐地,我就体会到其中的快乐了。和儿子一起读书,虽然幼稚而又单调,但却绝不会枯燥。听到高兴的地方,他会哈哈大笑,手舞足蹈,甚至有时需要停下来蹦哒蹦哒,宣泄一下那种兴奋。这份快乐,真不是冰激凌或者游乐场所能替代的。有一次,马绍钧对我说:“爸爸,我们录下来吧。”于是,我们打开手机的录音功能,一边读,一边把故事录了下来。就这样,我们一起录下了《小火车托马斯的故事》,又录下了《女巫排排坐》。录完后,我们把它发到家庭微信群里,呵呵,还被点赞了呢!
现在马绍钧已经拥有上百本图书了,相信上了小学的他会更加喜爱读书的。也许我们没有什么传世珍宝留给孩子,也许我们没有强大的背景让孩子可以骄傲地说出来我爸是谁谁谁,但是,我们可以在孩子的心灵里种下一瓣书香,让这份书香陪伴他成长,让他长大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让他在以后无尽的时光里,一看到书就觉得温暖,就想起那些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的日子来。
一路走来,有书为伴。任周围纷繁扰攘,我心不乱。执一册在手,坐在窗边静静地读,细细地品,默默地感受着那一种流转千载而依然清新的书香,犹如感受浊世里的一股清流,让人内心沉静。和孩子一起读,和家人一起读,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温暖。书能香我何须花?愿每一个爱读书的人,都能从书中找到供自己心灵栖居的那一根诗意的树枝。愿每一个爱读书的家庭,都能从书中读出从容,读出优雅,读出清香。
马永腾简介:男,语言学硕士,从教11年,已发表文章数十篇。工作单位:山东淄博市临淄中学。

“麒麟杯”我和读书的故事有奖征文启事
为倡导“全民阅读,共建文明”,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由麒麟读书会暨作家联盟联合策划开展“麒麟杯”我和读书的故事有奖征文活动。
投稿要求和说明如下:
一、从即日起欢迎广大诗人,作家及文学爱好者踊跃投稿参与。截稿日期为4月30日,评审日期为5月10日至15日。
二、征文组委会人员将对作者参与征文的稿件逐一点评和评审,最终选出1、2、3等奖,获奖者均颁发证书,奖品为读书会采风旅行双肩包、名家字画,另外赠送一年麒麟读书会和作家联盟会员资格!
三、征文题材以美文(散文)为主,散文诗和古风诗也可。美文字数限5000字以内,诗歌类不限,作者根据创作实际情况自己把控。
四、所有参加征文投稿可以微信投稿:13791095007,或者投稿至邮箱:djffzb@126.com
五、投稿格式为:作品+个人简介+个人照片+通联方式;来稿请备注:“麒麟杯”我和读书的故事征文 字样。
六、本征文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麒麟读书会所有。
“麒麟杯”我和读书的故事征文组委会
2021年4月19日

编辑:寒烟 子墨
编审:慧玲 思翰
麒麟读书会 · 作家事业联盟
《大家风范》杂志
总顾问:姚卫东 邱锋 董山峰
阎雪君 肖霖生 许莎朗(香港)
耿建华 赵林云 孙春亭
逄金一 赵洪祥 张希木
柏承恩 李式法 戴永夏
李 浩 王培元 傅先河
编委会主任:戴思翰
编委会副主任:鲁先圣 周慧玲
总编:戴思翰
微信:CHINA-AN999999999
《大家风范》杂志投稿官方邮箱:
djff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