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尚廉
尚廉 秉公

“对不起,我马上通过微信转剩余工程款给你,有空请到家里来坐坐。”“没关系,我们是亲戚,我也做得不够好。”庭审现场,原、被双方握手言和场面感人。

(书记员)
这是近日兴义市人民法院顶效法庭处理的一起农村建房施工合同纠纷一案庭审的真实一幕。
据了解,原告黄某与被告胡某系亲戚关系。2017年9月,原告黄某为被告胡某修建二层自建房,双方签订了农村建房施工合同,明确了双方权利义务。房屋竣工验收后,胡某向黄某出具尚欠10000元工程款的欠条一张。

(法官助理)
事后不久,被告胡某发现所建房屋墙面出现少量开裂等问题,原告黄某要求胡某支付剩余款项时,胡某认为房屋存在质量问题拒绝支付,双方产生矛盾。
三年多来,原、被告双方为此事曾多次发生 争吵,积怨较深,相关部门也多次介入处理,但因双方争议较大未将纠纷化解。一气之下,黄某一纸诉状,将胡某告上法庭,要求被告支付工程款10000元。

(员额法官)
顶效法庭受理此案后,员额法官杨飞、法官助理田青认为此案原、被告双方当事人系亲戚关系,且涉案金额较小,若对房屋质量问题进行司法鉴定,将大大增加诉讼成本。
为高效化解纠纷,庭前办案人员专门到案发地开展实地调查,经调查发现涉案房屋墙面确实存在少量的轻微开裂情况,但不影响居住,也不存在安全隐患。

(书记员)
庭审中,双方对欠款和房屋墙面裂缝问题各持己见,互不相让,坚持要对房屋质量进行司法鉴定后依法判决,调解一时陷入僵局。
机智的法官迅速调整调解方案,围绕如果涉案房屋要进行司法鉴定所需要的时间、费用,判决后执行难度等给双方算了“一笔帐”。
法官通过近两小时的背靠背、面对面释法析理,大打“亲戚”牌,最终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由胡某支付7000元工程款给黄某,另3000元用于胡某自行修复房屋墙面裂缝。胡某当庭将工程款7000元通过微信方式支付给了黄某,纠纷随即化解,并出现文中开头动人的一幕。
“谢谢法官,为我们的这一点小事,耽误了你大半天,是我们太任性了。”离开法庭时,原、被告双方向法官致谢。
群众利益无小事,兴义市法院积极回应群众的司法需求,以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让他们真正感受公平正义同时也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和责任担当。(张体美)

(顶效法庭)



牛年喝金酱,处处遇金牛!
联系人:龙歌 1528545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