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张武熊先生的《马屁虫》
马屁虫
文/张武熊
都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
都懂得忠言逆耳利于行。
放眼世界,
那谄媚怎么就到处横行,
那马屁精怎么就天下亨通!
哲人说:
拍马屁,
官场的精神贿赂;
马屁精,
官人体内的寄生虫。

这是一首立论极具针对性、现实性,语言精辟,巧用比喻的讽刺诗佳作。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这首诗从思路看可分两大层。 笫一层一二句,先正面立论,提出世人皆知的道理,“忠言逆耳利于行”,即忠告的话听起来刺耳,可有利于做事。第一句“良药苦口利于病”用借喻,比喻“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两句话分别用了“都知道”“都懂得”,说明“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人人都知道。这两句为下文反面论述作铺垫。

第二层笫三句到尾句。这一大层又可分两小层。第一小层三四五句。笔锋一转指出了一种让世人震惊的现象:看看整个世界,为什么阿谀奉承的人到处横行?为什么拍马屁的人走到哪儿都吃香?这是作者对这种怪现象激愤的指责和控诉,也表达了所有正义者的心声。
笫二小层是最后五句。引用哲人的话揭示马屁精和拍马屁的丑恶本质。“拍马屁,精神的贿赂”这句话又用一个精辟的比喻,把“拍马屁”比喻为“精神的贿赂”,既然是贿赂,那贿赂者就定有所图,或图升官,或图发财。而受贿者也心知肚明,往往不顾国家民族利益,给贿赂者以回报,或赐高官,或予厚禄。受贿者与贿赂者互相勾结,为非作歹,遗祸国家民族,危害社会。接下来又设了一个比喻:“马屁精,官人体内的寄生虫”,这个比喻非常精辟,也特别形象,揭示了拍马屁的人的无耻嘴脸和丑恶本质,即他们就是靠拍马屁依附那些只图个人利益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的“贪官”为生。

要加以说明的是“哲人”是虚设的,实无其人,只是作者借哲人的口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主张。
总之,这首诗立意明确,选材紧扣中心,层次清晰,从正反两方面作了精辟而深刻的论述,揭示了拍马屁的丑恶实质和社会危害,告诫我们要与这种社会现象作斗争,净化我们的社会环境,踢开阻挡社会前进途中的这些绊脚石!
2021.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