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晓蓬是我中文系的师兄,他那个时候天马行空,神来独往,在我们眼里他只是个传说。所以与传说最近的距离就是每天的间操时间(我们学校是军事化管理),能听到他磁性的声音从广播中传出,有的时候是诗歌散文分享,有的时候是“好的超市”之类的广告,他的经营天才殊不与人同。
而于我,与他的距离比别人又近一些,是因为我报投了他社团部旗下的中文系社团。我盼望能够在社团部开始一段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但是小马哥那时候名下有一个校广播站,新创立的六个校级社团:书法、祺迷、摄影等,还包括好多校级领导题词的,火的不能再火的冰火文学社(冷静的审视现实,热情的讴歌生活),他可能很是没在意这个系里的新社团,所以当我问到他我可以做点什么时,他说任命我做秘书长,我走马上任的条件之一是写一份工作方案。于是在堵了他N个早上之后,他终于有一天骑着一台自行车出现在食堂边的甬路上,我抱着我的方案想跟他谈谈,他以大师兄,而且是资深大师兄的口吻用下巴示意我把方案放在他的车筐里,然后他呼啸而去。
半年之后,我又一次找到他谈我的理想,他如是者再,用去了我大学生活的一年。后来我们在学校里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个性研究会相逢,该研究会的成员九成是小马哥举荐的,也包括我!与他偶有交集,也是在一些汇报演出中。谈及系里社团的过往:他含着笑淡淡说了一句:凌霄,你直接行动就好了呀……!
在学校的演出中,他的保留曲目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朗诵到“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的时候,他神往的表情媲美费玉清经典的45度斜视天花板:“水草?呵!水草!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他恰到好处地加上去的衬句,使他传说一样的存在又刷出了新的高度。怎么说呢?在大家的印象中,小马哥说话总是思维太跳跃,可是到了舞台上,他的爆发力与流畅无人能及。他沉醉在朗诵和演说的世界中,万事皆空。
他真诚以待的处事方式和满满的正能量,结交了好多的真朋友,就像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社团领军气质一样!
后来,他选择了电台工作,业余时间玩配音。听说他下班后经常一个人买个煎饼果子去看电影,电影院的宣传介绍就是他的魅声,配音玩着玩着,一不小心还夺得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台标音。华西都市报巨幅版面进行了报道的时候……他已巧然揣着他写的诗,时常进出北京了,在钓鱼台,全国政协礼堂的舞台上精彩绽放!
再见他时,他已是著名的朗诵演播艺术家,公益组织果核儿公社的酋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诗歌行发起人!他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的活动,与各领域名家的种种全国各地的公益掠影……
他好像找到了核心价值,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小马哥介绍着他的新诗作《我是幸福的中国人》,《八一军魂》,《党兴中华》《诗与远方》。还有他和小伙伴们,一块编写出版的《新纪元战队》,《论语凡言》,《转动国学》等一系列书籍,在他神采奕奕的轻描淡写描述中,让我怀想起他天马行空的大学时代,产生了一种现代版苏秦观沧海的想象。最让人惊讶的是,他还经常发一些和比他小二十岁的篮球体育生单挑胜利的视频,他的罚球连进记录是恐怖的32个!每天打球两个小时,听说他坚持了10多年。
“我曾是铁木真射雕引弓的箭翎,化为辽西的一棵青草… ”我想起十多年前,在一个饭局上,他分享他的诗歌时的自信。看来,他说的一点没错!
在当今的美好时代,只要你有梦想,人人都能出彩!
遥想当年的雷锋叔叔工作之余做了那么多的好事,实现了自己的核心价值!
小马哥我也为你加油,我们愿意和你一起,天马共行空!
作者简介;
徐凌霄,马晓蓬锦州师专中文系校友,知名学者。锦州师专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02届毕业生,后进修于辽宁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任《锦州日报》编辑、锦州宝地建设集团党委书记,现从事传统文化传播事业。著名词人。
蝶恋花·酹菊
作者:凌霄词
槛外天高鸿迹杳。疏柳寒潭,瘦尽秋光好。欲借西山开画稿,美人颜色风中老。
不向东君歌窈窕。别有幽情,冷占霜天晓。便误今生芳约了,来生犹抱冰心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