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万事兴
文/仲广霞
我老公在医院急诊科工作。十年前他上夜班儿,后来因工作需要调动,他就只上白班儿。现在又重新调回上夜班儿的工作岗位。
以前,不管他上什么班儿,我从未骄惯过他,一味认为他好好上班儿,是他男人的工作职责,家庭义务。也从不操心他的饮食问题,管他在外面吃稠喝稀,都不屑关心于他。那时候对他过多的是指责,认为他玩心太重,不会经营持家;埋怨他不朝着我的理想规划,设计好的蓝图去前进。每天看对方都是怨恨不已,时常小吵小闹不断,大吵大打出手也时而有之。后悔自己眼瞎,猪油蒙了心,才把自己错付与他。搞得鸡飞狗跳,家庭不和睦。终日争吵打闹,不但影响了夫妻二人的感情,更严重影响了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前段时间,因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不顾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不遗余力地去操办。加以娘家人的全程大力支持,整件事我办得十分光鲜体面。经此一事,他对我的态度就发生了飞跃性的质变。说话也会和气气,不再像以前那样看对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满腔怨恨;遇事会耐心地给我沟通,会欣然接受我的意见。突然感觉“家和万事兴”的无限美好!原来,对爱人多几分亲和,多一些理解包容,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换一种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换一种态度去做事情,做的事情虽小,但收获的效果却很理想。现在,只要他上一线、二线班儿,我中午、晚上做好饭之后,先打置好孩子,然后我不吃也要先去单位儿给他送饭。坐等他吃完,我收拾好饭盒、碗筷,再骑车回家。临行,他都会轻声细语地嘱咐我一句:“路上骑车慢一点,注意安全。”用爱心去浇灌的每一寸光阴,梦想必然会开花结果。
其实,我从小就耳熏目染了母亲对父亲的百般尊敬和爱恋。“尊夫教子”是我们家风的优良传承。我们小时候,母亲做好每顿饭,第一碗总是先盛给父亲。尽管我们兄妹几个着急吃饭,然后再匆匆跑去学校,母亲也从不妥协。她常说:“饭要先给当家的吃,不然地里的庄稼光长地头儿。”那时候,我们家人口众多,田地稀少,都想着多吃口白面馍馍,所以对母亲的教导都是言听计从。每顿饭做好,必定先给父亲盛一碗,然后再扯着嗓子大声呼喊:“爹,回来吃饭啦!”说也奇怪,我家田地里的庄稼,不光是地头儿的,地中间的也是长势喜人。
家是甜蜜的归宿,家是幸福的港湾,家是有爱的天地;家是一团和气,有爱侣的相伴,有儿女的欢声笑语。一家人其乐融融,笑看日出日落,细品岁月流水年华。家不是战场,也不是硝烟,不用分个你高我低;家是太平,家是和顺,“家和万事兴”,无须恶口相向,终日口不停。从此以后。我保证,老公的夜班不只有劳累,更多的是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