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磊磊)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公安局枫桥式派出所——磁涧派出所的户籍室中,你总会看到了一个满脸微笑、热情为群众办理各种户籍业务的副所长,她就是陈梅。2003年12月通过招警考试分配到派出所户籍室工作,在户籍岗位,她一干就是18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已从警时的誓言。由于工作突出,她先后获得河南省公安厅户籍岗位技能大比武第三名、洛阳市窗口服务文明之星、新安县巾帼标兵等荣誉。

点滴小事铸就百姓真情
新安县磁涧派出所辖区面积106平方公里,26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辖区群众六万八千余人。户籍登记管理工作面广、量大,任务非常繁重。陈梅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优质的服务,主动为辖区居民排忧解难。
“啥,你说啥?”上门办理户口迁移的大爷始终听不清陈梅在说些什么,得知大爷子女在外地,此次只能让听力不好的大爷自已来办理手续,陈梅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解释着办事的流程和所需准备的手续,最后把一张详细记录办事流程的信纸交给大爷的时候,大爷脸上的皱纹此刻在微笑中显得格外的“清晰”。作为“窗口”民警,她在工作中始终带着深厚的感情,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一面镜子,一把尺子,竭力为群众排忧解难。2020年,累计为辖区群众办理迁移户口2575人次,通过群众反映的情况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38人次,办理身份证4587人次。
让微笑绽放在小小的户籍窗口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陈梅坚守在三尺窗口,脸上总是带着温暖的微笑,面对百姓的急事、难事、烦心事,她最常说的就是:“我来想办法!”有人说她是将爱撒向人间的天使,她却说自已只是一名普通的窗口民警,一个百姓信赖的邻家小姐姐。她的微笑,是磁涧镇辖区群众心头盛开的小红花。
“您好,警官,家中有点急事,不知道周末你们能不能帮忙办一下?”“没问题,你在派出所户籍那里等我一会,马上到。”户籍窗口上的电话号码是为群众特设的“便 民通道”,只要群众需要,一个电话,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或者节假日,陈梅都会出现在户籍窗口。从她担任户籍民警的第一天开始,就把“让老百性满意”作为衡量自已工作的最基本原则,她办事,能办的事及时给群众办,不能办的事也给群众解释清楚,从不讲“不知道”三个字,她善于用微笑去化解繁复工作带来的疲惫、用微笑去化解前来办事群众的困扰。去年一年时间,她累计给辖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上门办证、送证28余证,查阅各类户籍档案2100余份。
排忧解难 用真心做群众的贴心人
户籍室虽然平凡,却切实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陈梅总是将群众的大小需求记录下来,及时查阅户政工作规范,在严格依法依规办事的同时,尽量为群众排忧解难。
2021年4月4日,陈梅利用清明节假期开展“四官”服务进基层工作,走访到磁涧前洼村时,听到群众反应村民姬现伟前女友因精神有问题,在没有办理结婚证的情况下生下二个孩子,因为家庭纠纷,老丈人将孩子母亲嫁到新郑,二个孩子的出生证明都在老丈人手中,大孩子已到了七岁该上学的年纪,但都没有上户口。得知这个情况后,陈梅立即了解女方家具体信息,核实后,确认孩子母亲系新安县石井镇莲花站村人,即刻与石井派出所取得联系,和磁涧镇前洼村干部先后5次到石井镇莲花站村,通过当地村干部和孩子姥爷进行协商沟通,帮助两家坐下来化解矛盾纠纷。通过不懈努力,4月16日姬现伟家老大孩子户口已完成审批入户,小孩子由于是单亲的出生医学证明,按照上户流程,陈梅专门采集了孩子的DNA数据,待鉴定结果出来后,4月底前即可批准入户。“孩子终于有户口了,可以开开心心上学去了,多谢民警同志!”当憨厚耿直的姬现伟拿着崭新的户口本时,握住陈梅的手泪流不止。责任有边界,却没有尽头,让户籍办理更有温度,是陈梅心中永恒的追求。

多年来,她始终坚持立足小窗口,服务大社会,用真心和热情,在一点一滴寻常小事中,展示人民警察的风采,用一言一行塑造公安机关的窗口形象,在服务中燃烧着激情,在岗位中贡献着热情,在平凡的工作中描绘着不平凡。
花开有期,警花无期!枫桥有你,警色更美!
【编辑 赵萌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