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容县浪水女老红军邱里虹传奇
潘鸫健、李金穗
公历二零二一年元旦早上九点,在容县浪水镇党委和政府领导的关怀下,在泗河村邱家大屋隆重地举行了老红军“邱里虹故居”挂牌仪式。浪水镇李海彬副镇长、泗河村黄汉勇书记、容县摄影协会、浪水镇龙殿湾诗韵、浪水镇峡山文研会、县底镇石龙诗社等领导都出席了仪式。在轰隆隆的锣鼓声和礼炮声中,李海彬副镇长亲自揭开了鲜红的遮布,“邱里虹故居”的金色牌匾高高地挂上了邱家大屋的大门上。大门两边挂起了讴歌邱里虹革命老前辈的对联:邱门淑女梓里传保家卫国垂青史,浪水泗河彩虹映照赏景采风舒壮怀,横批——保家卫国。邱里虹故居,从此树起了老宅百年精神,筑起了革命永恒丰碑,实让古宅日新月异,也使龙湾景区添色。这次庄重的挂牌仪式,领导亲临,族人欢聚,邻里高兴,体现了人们对女老红军邱里虹老革命家的崇敬和缅怀之情,也让人们很想了解故居的悠久历史和她传奇的人生故事。

邱里虹的故居历史悠久,布局严整。邱家大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从台阶上的方砖被人们踩出三寸见深的凹陷,我们可以想到它有多么悠远的年代,它距今已经有三百年的历史了。大屋先前是有钱有势的大财主,传说依绣江河上到长寿村长奇下到自良镇黄蓝长达三十里的上千亩良田都是他们的,从这大屋的巨大建筑群我们也知道他们是那么的有钱。大屋是二进的四合院,这里用的加长青砖、花岗岩阶石、大理石雕花都是从广东用船运回来的。从大门入去,是一个四方的宽阔的大地坪,踏上十三级台阶,就走上头座。头座中央是一个开口厅,走廊两边有浴首们进入横廊。头座中厅正对二座正厅,中间只隔一个十多见方的天井,这在传统建设风格中都有的,这有利于等天水和排漏,大大方便人们的生活,听说也有给主人聚财的作用。在右边横廊中间有一个高高的炮楼,炮楼和其他楼房外侧都有许多竖着的小方垌,那是为了防土匪抢劫攻打而用的炮眼,这一切让人们联想到从前闹土匪的动乱的年代,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坚毅果敢家族和家风,养育了邱里虹不怕牺牲、忠心爱国、勇投革命的精神品格。

邱里虹生于一九零五年十月二十二日,原来名字叫邱宏达,父亲邱玉华给她取这名字是希望自己的女儿博学宏才出人道地,小宏达正如自己的父亲所望努力的成就了自己。小宏达眉目清秀、娇小玲珑、活泼可爱,特别深受家人的喜爱。父亲希望她长大更有出息,从小就让她走出乡间进入县城读书,寄居在叔叔邱红光家里,如今的容城“金珠街118号”。小宏达从小受良好家风影响而勤奋好学,在读容县中学的时候,她不仅成绩优秀,而且敢于担当有为,历任班干和学生会干部,她深受老师的喜爱和关心,传说她是当时容县中学三大杰出的女青年之一。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爆发,容县成立了容县学生联合会,在何汉超会长的领导下,举行了罢课和示威游行,推动了容县青年运动的发展。一九二六年五月,当时正是国民国命时期,容县第一个妇女组织——妇女同盟会成立,韦佩华担任会长,邱虹达等人担任委员,她们积极宣传妇女解放思想,举行废娼示威游行,开办妇女文化班,维护妇女权益。一九二六年冬,中共容县支部第一任书记林培斌成立容县第一个共青团组织——共青团容县支部,容县女子师范讲习所邱宏达等十一人为第一批共青团员。接着,容县农民协会成立,邱宏达等团员代表参加庆祝大会并发言,后来她们积极下乡宣传,有力推动农民运动和妇女运动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容县党史》有叙述)。
一九二七年,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就失败了,大批共产党人被国民党反动派通缉和屠杀,容县妇女同盟会解散,邱宏达、何淑英等前往广州中山大学读书。邱宏达从山区容县的小县城,走到一马平川广州大城市,繁华的大都市和开阔的眼界使她的人生得到了升华。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十字校训,不仅使她更加努力地学习,而且对自己的人生作出大胆的抉择,在革命最低潮时期,她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这白色恐怖的情况下,大学毕业后邱宏达、何淑英被迫离开广州回到了故乡容县。由于反动派对共产党人不断通缉,邱宏达东躲西藏。何淑英在容县师范任教,邱宏达得到了这结拜姐妹何淑英老师的关照,她在这何老师家里住了一段时间,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她决定北上找到党中央,何老师变卖了自己的嫁妆揍钱支持她北上,从此她为了自己的安全也改名叫邱里虹。
邱里虹经过长途跋涉,走到了湖南,找到了党中央,加入了红军反围剿的战斗。一九三四年十月,由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进行了长征。邱里虹跟随党中央从瑞金出征,冲破南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攻克遵义,召开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是中共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然后红军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的计划,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白雪皑皑的夹金山,走过渺无人烟的草地,突破腊子口,一九三五年十月红一方面军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一九三六年十月红一、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这样红军长达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终于胜利结束。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抗日战争时期,邱里虹一边参加八路军抗日,一边参加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她是抗日军政大学参谋训练队(1938-1940年)第一期学员(《靖思斋历史文献》)。解放战争时期,她随丈夫常彦卿(时任西满军区办事处副处长)转战蒙古满洲里工作,任工委委员。新中国成立后,邱里虹在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工作,任对外贸易司司长(丈夫常彦卿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董事长)。
在建国初期,邱里虹深想着自己阔别已久的老家,她很想把自己的家人带上北京。在土地改革运动时,她回到了梧州,当她听说自己的哥哥邱强汉在运动中被群众打死,她自己含痛返回了北京。七十年代,容县县委书记彭昭南到北京参加农业学大寨会议,邱里虹听说泗河老乡来到北京参加会议,就亲自致电接见彭昭南书记到北京她的住所一起吃饭,拉拉家常,谈笑风生,基本了解了家乡发展情况,也知道自己大嫂黄华观健在。黄华观是个才女,是广西大学创始人之一黄华表(岑溪波塘合水人)的亲妹妹。彭书记回到容县,在他帮助下,就把邱里虹的大嫂黄华观送上了北京定居。
由于邱里虹对家乡的思念,在一九八二年而七十七岁高龄的她南下回到了故乡容县。容县县委和县政府领导亲自为邱里虹接风洗尘,安排在政府招待所居住,还陪同她参观了容县江南名楼真武阁。泗河大队杨大伦支书接到县委通知,说邱里虹同志回家探亲,他马上召集当时大队的村干部,一起搞好了泗河口石角湾直至邱家大屋的清洁工作。第二天,县委特派一部北吉专车接送邱里虹回泗河探亲,从县城下到长河,在长河供销社食堂吃早餐。她听说自己有个祖坟在长河供销社后背山上,就顺便到祖坟拜祭了一下,而她在坟前拔几根草折了几簇鲜花就这样简单地拜了。 后来她又从长河下到泗河河木,由于当时绣江河水瀑涨渡船无法开渡,她老家邱建芳当年是开机帆船的舵手,一闻讯姐姐回到对岸了,就立即驾驶机帆船接她过河。泗河乡亲父老在石角湾岸上排成了长龙来迎接,邱里虹和大家一一握手致谢。邱家大屋邱家尧老先生撰写了几幅诗联张贴在大屋门楼、大门厅堂处,迎接邱家大姐邱里虹回老家。邱家上下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其中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阔别家园年七七,效劳党国力多多”。但这是她几十年革命生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回家探亲。
二零零二年,邱里虹老革命家因病逝世,终年九十七岁。党和国家没有忘记她老人家追求进步、不怕牺牲、紧跟着党、忠于革命、公而忘私、鞠躬尽瘁的光荣的一生,对她给与逝者最高的敬意披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进行国葬,进驻国家烈士陵园——北京八宝山公墓,追授部级干部。
邱里虹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容县早期组织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是容县少有的历经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久经考验的老革命家,是容县少有的在新中国成立时期在中央任职的领导人,确实是容县中国共产党史里杰出的英雄人物。
我们展望明天,红色基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今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邱里虹故居得到上级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对邱里虹故居进行修缮和保护。随着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在乡贤和邱家族人共同努力下,我们不仅对邱里虹故居进行修缮,而且建起了红色文化长廊、红色文化广场和红色河堤公园,一定能把邱里虹故居建成我们容县红色爱国教育基地,让邱里虹老红军的传奇故事代代相传,让邱里虹老革命家的爱国革命精神继续弘扬,不断造福我们浪漫水乡和容县侨乡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