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上下榻大同。
原来的印象中,大同是一座黑乎乎的城市。因为平媒体自媒体的某些人总是说,大同到处是拉煤的大货车,空气中弥漫着粉尘,连飞过的鸟儿都是黑的。
今天早晨起来一看,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大同山青水秀,整洁干净,蛮漂亮的。(见上图)所以说,不要轻信别人的瞎嘞嘞。
大同的物价也是挺便宜的。一根油一块钱,一大碗香味扑鼻的豆腐脑才三元。同伴说,昨晚上他上街吃了一大碗羊杂碎汤,非常好吃而且是物美价廉。
小摊上,请我吃豆腐脑的于团长说,他母亲就是大同人。
母亲姊妹四个,大姐夫是傅作义的私人医官,二姐夫是阎锡山的私人医官,而大哥则是国军的高级医官。
我跟他说,难怪你跳着脚要来山西旅游。
我还笑着说,我终于解开心头一个迷团了。他很奇怪地看看我。我说,我总觉得你长得很像蒙古人。
大同是阎锡山晋绥军的大本营。打开地图,这里与内蒙古接壤。
所以,塞外,塞北就是指这里的雁门关以外的广邈地区。
其实,过去的民国年间,山西与内蒙之间还有一个省,那就是绥远省。所以山西军阀阎锡山的部队又叫“晋绥军”。
到云岗石窟了。

昨天下午,我妹过生日,我们的旅游团,也是长安艺术团,为她举办了一个热闹的生日派对,气氛温馨热闹。
我们是20日下午从家乡邵阳出发的。
次日傍晚即抵达中国民俗文化名城平遥。由于到得较晚,匆忙安顿一番之后就上街遛达了。
起初不太相信导游的话“平遥的晚上没啥看头”,但三三两两结伴上街之后,发现还真的是这么一回事。
关于平遥,还是以后再说。
旅游日记最忌事无巨细,直叙平铺。可我还是没有办法免俗,因为我的语言文字能力实在是有限。尽量吧。
还是回过头来说说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记得小时候的历史书里云冈的冈字上都有个山,是“岗”,而现在都做冈了。那就冈吧,能少写两划是两划。
云冈石窟距大同市不远,才十六、七公里。是北魏王朝修建的距都城最近的佛家造像石窟群。与敦煌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古代大同作为北魏的都城时叫平城。(后来到了唐朝又改称朔州)后北魏迁都洛阳,这里仍作为陪都。
这个石窟群凿建于公元四和五世纪。北魏的开国皇帝拓跋氏不是称为“五胡”的鲜卑人嘛,他入主中原之后为显自己是炎黄子孙,便大力尊佛崇教,大造佛缘,大建寺庙,大增僧侣。
于是就有了这个世界文化奇迹。
石窟建于武周山南麓,东西绵延一公里。有大型洞口窟45座,各类中小石窟256座。各类大小佛59000余尊。大的有十七、八米,最小的仅仅只有两公分大,跟大姆指的指甲盖差不多。

一路参观,只听操各地方言的游客惊呼叹不己。听的最多的是,哇,太神奇了!哇,太漂亮了!
仔细观察,北魏的石佛造像确实是漂亮。这一时期的佛像几乎是无一例外的却是面容慈祥,活泼可爱。而且都带着一种有一絲絲神秘的微笑。
徽笑,成了北魏佛像区别于其他朝代佛像的重要标志。

这里是不准拍照的。但洪流般的游客无法抵御神秘大佛迷人魅力的巨大诱惑,纷纷拿出相机手机拍摄。
工作人员无法制止,大多数保安(每窟都有一名保安)便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还有些保安则反复叮嘱,收好相机,请勿拍照!有个别不厌其烦的保安则话里带刺:没意思了啊,做人要有底线啊!
又是“上车睡觉,下车撒尿。景点拍照,到家一问,啥不知道。”
这种调侃虽然有点挖苦,却也是真实写照。
也没有办法,这种长途奔袭式的旅游,实在是需要很强的体力。这种项目安排如此密集的旅游,这群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朋友能全程坚持就真的不错啦!
他们可以睡,我却不行,我还得码字。
不把这些过眼云烟般的场景记下来,恐怕睡一个晚上的觉之后就“落了片茫茫大地真干净”了。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旅游攻略,反正是记下来有好处,至少让那些忙着带孙孙无睱外出旅游的同龄朋友们有点借鑑吧。
我真的十分感谢党和国家对老同志的关怀,让他们凭着一张身份证就可以潇洒地遍游祖国的大好河山。
让我们这些浑浑噩噩却又虔诚执着玩命拼搏了一辈子的老同志能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幸福晚年。
因为旅游不仅是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更是锻炼了身体,磨炼了意志。
从这一点上讲,旅游就是一剂包治百病的良药!
下午目标,华夏九塞之首—雁门关。
导游说,大家知道雁门关的守将是谁吗?于是众口一词:楊家将!
是的,没人不知道。导游说,不知道的人应该是外国人了。
过去有句话,欲得中华,先占中原;欲占中原,先夺山西。欲进山西,先破雁门关。可见雁门关的重要性,她绝对是中华锁钥!
啊,如雷贯耳的雁门关,我们来了。
两个多小时的游览,说短不短,说长就更没有道理了。有那么多地方要看,要拍照,还有陡峭的长城需攀爬,时间确实是够紧。
因此,一帮老头老太太只好抖擞精神,尽量迈着矫健的步伐去观景,并在途中与同伴发表感慨。
四点差十分,我们又坐上归程的大巴。
虽然身体已经轻松下来,脑子里却还在选映着雁门关的一幅幅场景画面。

崇山峻岭,雄关险隘。大漠冷月,烽火狼烟;金戈铁马,浴血沙场。
当号角吹起,战鼓擂响,楊家众将率英勇无畏的宋军将士杀向蜂拥而至的敌军。一香刀光剑影的殊死搏杀,沙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首身离兮心不惩”,“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英勇反抗侵略者的光荣传统,楊家将就是光辉的典范。
金沙滩一场恶仗,楊家父子兵几乎阵亡殆尽。楊家七郎八虎,大郎延平假扮宋王,二郎延定装做宰相,双双死于契丹辽兵的乱刀之下,三郎被万马狂踏,尸骨无存。
四郎延辉、八郎延顺力战被擒。七郎延嗣战死,五郎延德出家,六郎延昭突围,楊家一门男丁伤亡殆尽。
父亲杨业号称金刀老令公,武艺高强,英勇无敌。结果因皇帝宋真宗轻敌冒进,结果兵困两狼山。终因军无粮草,后无救兵,触李陵碑而亡。
杨家将男人死绝了就女人上。十二寡妇远征戍边的故事家喻户晓,读之泪下。
杨家将满门忠烈,爷爷阵亡,儿子再上。儿子死了,孙子又顶。若为国家事,万死终不辞!
我们在雁门关景区的时候,山沟还有冰雪未化。塞外寒风扑面而来,冷彻肌肤。
山头怪石嶙峋,草木不生。而且整个边关几乎无水,当年戍边的将士的艰苦程度可想而知。
有句话说得好,“那有什么岁月静好,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我们的好生活,美日子,是边关的将士用苦和累、血与泪换来的。
雁门关地区有个叫鹿蹄角的村子,有一千多村民。相传他们就是杨家将的后人。
他们什么戏都喜欢看,唯独不看那处《金沙滩》。因为那会令他们伤心欲绝。
我小时候就喜欢读杨家将的书,看杨家将的戏。崇拜杨家将的忠心侠胆,高风亮节。
自古以来,出身不论贵贱,时间不分朝代,人们都无比景仰崇拜以身许国的爱国志士。
歌颂杨家将的戏剧曲目也是琳琅满目:两狼山,李陵碑,金沙滩,洪羊洞,三叉口,拦马,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四郎探母,辕门斩子,杨排风等,林林总总在百个以上。
总的来说,英雄主义,爱国主义,这是我们民族的光荣传统,是中华古文明的精髄。中华民族所以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秘诀就在这里。
让我们发扬杨家将的爱国主义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