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历史隧道长成的奇异花朵
——品读张志诗歌《布甘扎都》与《耳朵童年》
文/罗国锦

读张志节选自他新作4000行长诗《总溪云霞》的叙事诗《布甘扎都》与《耳朵童年》,我感觉到了梦与幻与生活,撞进了童话与电影大片。
一杯陈年老酒,灵魂深处的奇异花开,在贵州纳雍大山里……
大山里的“中医生活”
纳雍处于乌蒙腹地,在发源于威宁香炉山花鱼洞的总溪河纳雍河“孪生兄弟”怀抱中,众多大山大河独特的天地人历史传承胎生的哲思,融入纳雍天地人的平凡生活,造就纳雍独特历史文化,独特人文文化,独特的山水文化,“地域药方”的思考感染张志,于是他写了4000行长诗《总溪云霞》,及其中的《布甘扎都》与《耳朵童年》。
纳雍有彝族、苗族、白族、汉族、穿青人等多民族杂居融居。我这里只谈论写苗族的《布甘扎都》与写穿青人《耳朵童年》。
纳雍上百万的人口中,几十万的苗族与穿青人生活与故事的耳目濡染,身体心灵体悟,自然给张志的身心种下了种子。

梦幻真的色彩飞扬
读《布甘扎都》、《耳朵童年》感觉如梦幻真,色彩飞扬,让人猛于捕捉,却又梦幻色彩飞扬,生活真入怀。
《带着三伯与耳朵在总溪河逆波时光
水气里奔跑
坠入几百年,或几千年前
“高高山野,黑森森箐;
滚滚河水,千万重山。
太阳不亮,不敢照岭;
月亮不明,不敢出山。……”
我落进一只乌黑小狗皮肉骨头里
《布甘扎都》开篇,如梦幻一般光亮文字入笔,却写了大山大谷的真——“……太阳不亮,不敢照岭;月亮不明,不敢出山。……”
“爬了一座山,下了一座坡,过了一条河
到肯尼博闹求花种”
肯尼博闹,今纳雍马场,是纳雍苗族历史传承的歌舞花场。
“驼回花泥,种了花树
布甘扎都的神树臂搭南北两山
胸护东西两坝
把苗家儿女团圆在大石坝上
歌之,舞之”
布甘扎都,也有称“卜嘎乍都”,今纳雍董地,有苗王坟,有很多独特的故事,我与纳雍苗族学者祝菲学习研究认为,董地是中国西南部苗族的发源地,我们并写了不少相关的学术文章。
“以后,苗家人去世
鬼师指引亡灵沿着《指路经》回到
布甘扎都”
《指路经》是苗家人去世,鬼师念它指引逝者魂灵回到苗族心灵故乡的经文,现在还实施。

“岁半耳朵帽的耳朵在堂屋
摔一跤
哭闹,撒了一泼尿于五显坛下
哭闹不止
母亲跑来抱出。整日哭闹摔膀子
几日就医病无果
铁刺长烟杆青衣扇袖扇裤腿
白头白髯外公:‘四妹,怕闯了
五显菩萨神威吧,
供饭燃香求放。’
母亲急照做。祈祷完
耳朵笑……”
《耳朵童年》开篇就来了一个神奇事:耳朵在“五显坛”撒了一泼尿就哭闹不止。张志说,这事是真的,人物是他弟在五姨妈家的五显坛撒了一泼尿就哭闹不止。后来是他茅山法道士的外公叫供饭燃香求放过才好。
“如来灯芯化五显,金铩火轮官玉皇;
佛魔一身终事端,下地上天几回还。
佛道魔化光神缘,入胎十年肉球诞;
戒刀劈下五圣显,聪明正直德人善。
山魈穿青迁徙道,恶人追踪路难破;
青赤白黑黄五显,火光大河除大难。
穿青感德立五坛,青衣大脚头三把;
水西立居不忘爱,九月廿八傩戏跳。”
这是穿青人与他们的信仰五显菩萨的故事。五显菩萨来源如来佛主灯芯。佛魔一身的五显菩萨,被玉皇大帝奖励处罚多次,最终落入凡胎十年出,金铩火轮兵器,代表“聪明正直德”,写入穿青人经文里。传说穿青人逃难中,后有追兵前有大河,青赤白黑黄光流来,五显菩萨来救,穿青人脱难。之后穿青人感德五显菩萨立五坛,每年农历九月廿八至正月跳傩戏,求家人“聪明正直德”,与分家。穿青人穿青衣,不裹小脚,大脚板,头发梳三把,图腾“山魈”猴。
现在生活中,纳雍穿青人节假日,或一些村寨,穿青衣,傩戏每年农历九月廿八至正月必跳。

童话与电影大片放映
读张志的《布甘扎都》与《耳朵童年》,感觉是在读童话,其实我认为把他们拍成动画片、电影大片,甚至诗剧舞台表演都可以。
“芦笙舞在小桥流水上开花多年
一天,布甘扎都东西两坝
沙尘滚滚
老虎,豺狼,野牛,山魔
杀气腾腾来
苗王豪佳尔
口叼三把大刀
手握两把大刀
脚趾紧扣两把大刀
脑界·多品饶手握长剑大刀
智诚·谷玛奏手握长枪
苗民们把锄头、耙子、弯刀、榔头
握出山峰的坚毅
豪佳尔闪着龙光旋风冲入敌群
满天飞起老虎豺狼野牛山魔
脑界·多品饶火光冲入敌群
山魔豺狼老虎野牛东倒西歪呐喊
智诚·谷玛奏冲入,苗民们冲入
我也冲入
天昏地暗,雷鸣垮崖”

《布甘扎都》中这个打斗场景,似曾在某个电影里看见过,细思之,又都不是,这个场景中,苗王豪佳尔与主人翁脑界·多品饶、智诚·谷玛奏,以及苗族民族与敌人老虎豺狼野牛山魔有他们独特的打斗方式。苗族的信仰是龙与虎,所以豪佳尔闪着龙光旋风冲入敌群。
“耳朵五六岁泥滚村寨逍遥快活
大队院坝人群滚,一波围拢
一波散
欢声笑语掼耳朵
挤入人缝看究竟,又喜又跳
看演出——
道士五显神面具,神上身,七星步,傩舞
杀牲,洒神水
倒出五显坛箩纸钱灰、盐、茶、大米、碎金银
“南方九九八十一路兵和马,
北方九九八十一路兵和马……”
众道舞唱神词出,烟袅袅,五显兵马涌来
……
恶龙除,保童男童女,舞娱神
戏仙娘,疯巔巅,交媾动作不知羞
猪尿波气球追人打起一阵阵哈哈
上山砍树,放火烧山,开荒,耕田
撒秧,栽秧,割谷,运粮
女人大脚板,双手双肩双脚持家
男人大长腿,翻山越岭跑经商
喝酒,芦笙,跳舞,天下邦,天下友
糯米、盐、茶、银入坛
儿分家,灾病除
……”

《耳朵童年》中这个穿青人跳菩萨傩戏舞的场景,有跳菩萨道士先生与群众的形象,有经文内容,舞舞,核心就是求人们:撒秧、栽秧、割谷、运粮、持家、经商、喝酒、芦笙、跳舞、天下邦、天下友、糯米、盐、茶、银入坛、儿分家、灾病除的平凡真善美出现。我个人认为也可成为动画片、电影大片和诗剧出现。
获得的文学思考
在我看来,具备强大生命力的文学作品创作,无一例外都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文学欣赏价值,即运用形象的语言文字、多样的表达方式、精巧的逻辑结构,给人一种文学的精美和力量;二是精神营养价值,即结合历史事件或生活实践,以文学形式承载生活感悟,让人从中深受教益和启发;三是历史教育价值,即在文学作品创作中,巧妙融入一定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把过去的人和事奉献给读者;四是调节情绪价值,即采用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等文学手法,以幽默风趣的表达方式,让读者从中找到趣味和新奇。
《布甘扎都》最能给我震撼的,是其将一段消失在历史车轮之下的壮观画面一一再现,既为读者揭开了过去不为人知的历史面纱,也为地方历史文化的宣传开启了文学路径的创作先例。诗中所点明的人名、地名、场景、事件,是黔西北苗族历史的真实写照,是对世世代代流传在苗族民间的心史的提炼和艺术化,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它的创作,突破了以正史为权威的话语霸权,尊重了那些被边缘化的历史真实,无疑是一种新思维和新作为,对于今天的民族历史文化的挖掘利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耳朵童年》让外人读到了纳雍大山中穿青人独特的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让外人心痒痒的想到纳雍来旅游,看山水,了解纳雍独特的千岛文化民族风情。这样,纳雍老百姓的收入就来了,纳雍就走出去了。
总体上看,《布甘扎都》《耳朵童年》极尽所能,力图从文学艺术表现的途径,以精炼的字句和独具匠心的手法,给人展开一副耳目一新生机勃勃的黔西北纳雍苗族穿青人的历史与现实画面。这两首诗除了对历史与现实的系统再现,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深缅怀、肯定了民族精神的可贵、正视了民族百折不挠的存在价值,赋予了作品的灵魂,使之具备绵长的特质。

2020年5月31日于七星关
点击下面查看:
【4000行长诗《总溪云霞》】前言及 第一章:民间故事
平凡读者评说长诗《总溪云霞》

罗国锦,男,苗族,研究生学历,1978年9月5日生于纳雍县中岭镇杉木箐小天池,纳雍县龙场镇杓座村九黎山苗寨人。先后为《夜郎风》、《夜郎社科论坛》、《毕节人大》、《毕节党校研究》季刊编辑,现供职于市直单位,系贵州作家学会会员、人大论坛杂志社特约撰稿人、毕节市苗学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
自幼酷爱看书,读物不拘一隅。经过多年的积淀,精心创作了苗族长篇历史小说《八宝山兄弟》、苗族长篇传奇小说《虎王追踪》、人生哲学通俗读物《成功之门》。自2002年至今,发表了多篇论文、小说、散文、诗歌、通讯报道在省市县各类媒体上,参与主编和出版《毕节市苗学研究论文集》、《西部苗族研究》、《赫章苗族文集》等书籍,现致力于苗族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梳理。

长诗《总溪云霞》作者:张志,贵州纳雍人,贵州省作协会员,著有长诗《总溪云霞》《光呵神曲》《大风歌》《金鸟叙》,在《在贵州作家》《贵州诗人》《散文诗》《国酒诗刊》《翠苑》《高原》等发表过小说、诗歌。
资料来源作者,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创,如有侵权,请提醒删除。
平台:纳雍有声文学(阳光与生命)
❶ 原创诗文艺术故事感悟梦想与你的简介相片等投稿信箱:ygysm123@163.com。7天内,5元以上赞赏的50%回馈作者。QQ群:141931320。稿费及其他合作电话:15086328452(微信)。
❷ 本期编辑:南方豺狗
❸ 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