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随笔】
一起来读书
文/青青草 朗读/山山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最喜欢这样一句口号:“把阅读变成一种习惯,把写作当作一种思考”。
这几年,自己坚持读书与写作,也连续几年参加区里的世界读书日活动,受益良多。
2018年世界读书日,与家人一起参加了儒风讲坛与新华书店联合举行的“书香润古城”亲子经典诵读活动,大孙子和他的妈妈,在新华书店一起朗诵了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孩子从小爱读书,现在上三年级了,他爱上了诵读经典,在语文老师的教育指导下,每天都在背诵《中庸》《古文观止》等国学经典。
2019年世界读书日,我参加了润心书屋书友会举行的中华经典赏析活动,聆听了史大喜老师的《岳阳楼记》朗读与赏析讲座,并与书友们一起分享了读书的心得体会。
2020年,在世界读书日区“文化承百年,书香润古城”全城共读活动中,我朗诵了自己赞美白衣天使抗疫英雄的原创散文《这个春天,你好美》,这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主会场,我领诵了自己的散文,有9500余人参与了线上活动。线下同步在全区181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家书屋,各机关单位妇女之家、会议室以及家庭、公园广场等场所开展了全城共读,线下参与人数达到了3000余人。
今年4月23日,是第26个世界读书日,昨天上午,我又作为优秀阅读推广志愿服务团队及最美阅读推广人代表,与区朗诵协会及润心书屋的石灵芝、邵祺昌、王玉娟、牛文芝、邱京魁、董秀玲等老师一起,到周村区图书馆参加了由区委宣传部、区教体局、区妇联、区文化和旅游局、区融媒体中心共同主办,区图书馆承办的2021世界读书日暨“文化承百年 书香润古城”全民阅读节启动仪式。

区政府副区长解金章在讲话中指出:从2014年开始,全民阅读连续8年写入国家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书香淄博”的工作目标,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的重要部署,我区将“书香周村”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全力构建三级全民阅读服务体系和15分钟阅读圈,重点培育服务品牌,全力构建三级全民阅读系列,培育阅读推广团体,提高群众参与阅读积极性,提升城市阅读品质。今天启动全民阅读活动,围绕构建全民阅读体系的目标,以提供优质阅读内容,完善阅读基础设施,推广群众阅读内容,促进少年儿童阅读,倡导阅读红色经典为内容,共策划了15项50余场。他希望,社会各界各行各业大力支持“书香周村”建设,积极参与全民阅读活动,努力形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风尚。
现场我们还聆听了王玉福老师代表阅读者宣读《全民阅读倡议书》、并朗诵毛主席的诗词《沁园春 ·长沙》。
很欣赏《全民阅读倡议书》中的这段话:“让阅读成为个人习惯。“读书之乐乐无穷”。每一位市民,无论成年男女,还是白发垂髫,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把书作为一生的伴侣,最真诚的朋友,不管手捧书卷,还是掌阅平板,坚持每天读书1小时,每月至少读1本好书,在书中与高尚对话,从书中汲取知识和力量,使阅读真正成为行为自觉。”
在活动现场,主办方以展牌的形式,推荐了部分名篇名著,其中,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令我眼前一亮,因为,这几天,经朋友推荐,我也在阅读这本散文集。说实在的,一开始,不是太感兴趣,总觉得有点俗里俗气的,读着读着,才渐渐地被作品所吸引了。我觉得,作者就似一个孤独的老人,在以淡如白水,土得掉渣的语言,喋喋不休地叙说着他一个人与牲畜、草木及各种昆虫共同生活的村庄,在作者笔下,狗啊,马啊,驴啊,麦香啊,虫鸣啊,风呼啊,都是那么可爱,那么灵动,字里行间令人感受到那熟悉的乡土的气息,童年的味道,似乎还有一种野性掺杂其中,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深深热爱。
下午,外面雨雾朦胧,我坐在床上,又打开手机,静静地读起了《一个人的村庄》:
“如果我一直不醒来,谁叫都不醒来,一直地沉睡下去,田野青了黄黄了青我们还在梦里……当我们醒来时,身旁鸣叫着的,依旧是那些最微小的虫子。”——《风中的院门—共同的家》
“有诗和远方的人,生活不会寂寞。”让我们一起来读书吧!“共同感受穿越时光的智慧,同步发现这个世界的精彩,同时传递触手可得的经典!”


作者:青青草,本名,宫顺,退休教师,五老志愿者,周村区朗诵协会副秘书长,爱好写作与朗诵,用声音播撒真情,以心灵品味人生。代表作有《迎春花》《又是杏花飘雨时》《雪花的思念》《这个春天,你好美》《夏夜小茶桌》《警旗猎猎铸警魂》等。

朗读者:山山,本名:牛文芝,周村区朗诵协会会员,绿吧志愿者,洁之行志愿者,热爱朗读。音频作品有《昆虫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生版《红楼梦》,《中华成语故事》,《中国古代诗词故事》,《遥远的救世主》。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