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仙行
作者/沈五群 朗诵/文嘉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试看谁能奇才旷世千秋扬名?
他是中国大唐一位骄子,本是俗世凡人,却被天下民众敬为“诗仙”,世世代代异口同声。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他仙逝千年以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居然把他响亮的名字,镌刻在月球永恒,成为一颗耀眼的金星。
他祖籍华夏天水,果然是天下奇才,世代飘红。
他生在异域书香门第,辗转长在神州大地。从呱呱坠地长成七岁神童,他的父母却挑选为难,始终没有为他起好一个合适的美名。
入学前夕,起名已成父母的燃眉之急。他的父亲绞尽脑汁,终于吟出“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的两句平平诗作,并让他和他的母亲巧续接龙。
他的母亲苦苦思考了半日,方才续上“火烧杏林红霞落”这一佳句吟诵。
年仅七岁的他,嘴角上扬手指院中那棵开花的李树,囗吐莲花石破天惊:“李花怒放一树白”,一行美韵堪比诗眼,竟使一个万古流芳的英名脱颖而出,乾坤震惊。
初入学堂,他淘气逃课,沿着一条小河信步闲逛。文曲星变成白发婆婆,在河畔磨杵为针,使他幡然醒悟,奋力追梦。
25岁正年青,他告别故乡离蜀远游,仰望峨眉山月,心潮起伏感慨万千,他挥毫写出“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豪迈绝句,一连巧用五个地名,恰到妙处创作出传神美韵,描绘出一幅独具特色的蜀中山水画,实在是难能可贵,实在是不服不行!
紧 接着,他腰挎三尺宝剑,乘船顺流而下,经过天门山触景生情,口吐莲花吟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惊世绝句。准确出色地描绘出天门山和长江的雄伟气魄及壮丽美景,展示出一代诗仙的豪放气概和广阔心胸。
27岁的他,辗转来到湖北安陆,迎娶故相许圉师的孙女为妻,并在安陆一住就是十年,生活愉悦美好,天天歌舞升平。
十年来,他在安陆安享天伦之乐,陪伴贤妻和一对宝贝儿女,在平凡的日子开心幸福,而且饱览群书学业有成,写诗技艺渐渐炉火纯青。
十年来,他在安陆时常饮酒作诗,以诗会友而出游,闪光的足迹踏遍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等地著名山川,创作出一批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佳作,使浪漫诗歌创作一跃达到黄金高峰。

大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刚过不惑的他,经人力荐应诏入长安,供奉皇家翰林院,受到唐明皇的特殊礼遇,一时传为千古佳话,令人敬仰。
遗憾的是他天生任性放荡不羁,恃宠而骄喜欢天马行空。结果因权贵不满难容,因此屡屡惨遭谗言陷阱,短短数年便被免职辞退,成为一生经历的切肤之痛。
他是千年罕见的奇人,满腹才华,成竹在胸。但他为人正直颇有个性,肚里没有花花肠子,岂不枉遭排挤,官场落魄失宠?!
有失必有得,这才方见天道公平。从此,不同凡响的他,竭尽全力进行诗歌创作,力推浪漫直线飙升!

他的诗独具浪漫特色,风格清新明朗,气势豪放飘逸,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巧夺天工。
他的诗平平仄仄,韵味浓浓。饱含满满当当正能量,蕴藏着令人心旷神怡的斑斓意境。
他的诗首首经典,篇篇上乘,雅俗共赏,妇孺皆懂。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人人喜欢阅读,个个乐意朗诵。毫不夸张地说,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诗仙的美韵流行!
他就是一代诗仙李白,他就是一颗魅力四射、永不逝落的诗星!
一代诗仙虽说早已驾鹤仙逝,但是,一代诗仙的光辉形象,却是永远与日月同辉,永远令世代百姓敬仰,永远活在世代人民的心中……
作者简介:沈五群,笔名高粱,邢台襄都区人。系《河南文学》杂志签约作家,系《文学作家》杂志签约作家,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音协文学学会会员,邢台作家协会会员,邢台诗人协会会员,著有《太行追梦》《美在太行》《邢襄诗草》等书籍。
主播简介:文嘉,朗诵爱好者,朗诵作品席慕容的《点着灯的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曾经的羊倌儿,军官,税官。朗诵定位:传承优秀文化,激发向上力量,赞颂幸福生活,芬芳美丽世界。在《乡读》《清风诗歌网》等多家公众平台发布朗诵作品数千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