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俊昌 编辑:艾宗升

我看到了从广州开往武汉列车的餐车里
有一张十七年前熟悉的脸
这是一张让人安全放心的脸
这是一张让人能入梦的脸
这是一张让人健康幸福的脸
此时此刻
这张让人们敬仰的脸
这张让人们肃然起敬的脸
这张让人无比熟悉热爱的脸
靠着椅背闭着眼睛
显出疲惫的容颜
但仍在思考着斩断疫情的大方
看着叫人揪心
令人心疼
这是一个八十四岁高龄老人的脸
这是一个医学泰斗的脸
这是一个大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看着这慈祥睿智的脸
看着这坚毅刚强的脸
看着这蓄势待发的脸
看着这胸有成竹胜利在握的脸
给人决心和勇敢
给人斗志和力量
我要用充满敬畏的文字
为您写下最崇高的诗行
人民心里尊敬爱戴的英雄
钟南山院士
山川呼啸,江河奔腾
十四亿人民为您歌唱!
方舱医院白色的病房里
忙碌穿梭着橄榄绿的身影
这是大年三十从各战区部队紧急飞来的精兵强将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最可爱的人
看着你们毫无畏惧
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
让我又想到了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战友
想到了抗洪抢险奔跑在长江大堤上的飒爽英姿
看到了在汶川大地震中冲锋陷阵的红五星红领章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炎黄子孙的热血在激荡
在沸腾
这就是新时代的中国军人!
我要用滚烫的弹壳!
为新时代最可爱的军人
在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镶嵌出世界上最壮烈的火红的诗行
为人民子弟兵放声歌唱!
你们像白灵鸟一样可爱
你们是像天使一样圣洁
你们是父母双亲孝顺的女儿
你们是贤惠的妻子
勤劳的丈夫
你们是子女慈祥的母亲父亲
你们是单位的骨干顶梁柱
你们是人民心里的“白求恩”
当灾难降临危急着同胞的生命
你们华丽转身成为勇敢的战士

当看到你们被口罩勒出来的道道红痕
看到你疲惫地倦缩在过道上小憩
听到了你们穿着成人尿不湿
听到了你们奋战十多个小时不敢去喝一口水
为的是能多节省防护服和医疗材料
为的是与时间赛跑抢救生命
你们队伍里有的亲人突然永别了
却只能把悲痛压在心底
只能把悲伤的痛苦化作无穷的动力
只能面向家乡的方向深深的三鞠躬
寄托心里对亲人的歉疚和无尽的哀思。
你们舍小家顾大家的壮举
你们博爱人间的仁爱胸怀
惊天地泣鬼神
让国人感动!
我要用心把这些触动灵魂的故事
融化进身躯
我要用最洁白的哈达
编织成美丽的花朵
排列成世界上最壮丽的诗行
告诉天下所有有良知的人们
让我们一起从心里
为白衣天使大声歌唱!
你们是“小巷总理”
走街串巷入户排查
网格化拉网
一户不落不漏一人
你们战斗在看不见风险的第一线
却把自己置身在最大的风险里
你们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化作党和政府抗疫的“顺风耳”“千里眼”
当朝霞的第一缕阳光撒向大地
看到的是你们劳累疲惫的身影
当夜幕降临繁星闪耀
看到的是你们拖着沉重的双脚
在排查摸底
登记入档
此刻
我的心在颤抖
我的喉结哽咽难言
我的眼泪冲激着镜片
你们超负荷的付出
仅有微薄的工酬
但你们无怨无悔无私奉献
我要用红河岸边鲜艳夺目的英雄花
装点成最壮美的诗行
为奋斗在抗疫前线的社区工作者
放开歌喉,大声地歌唱!
作者介绍:

高俊昌(笔名高戈.李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投笔从戎,在原解放军第11军32师炮兵团服役。历任文书、团政治处新闻报道员,热爱文学,偶有文字见诸报刊。曾在《昌宁文艺》发表习作。
1984年参加老山防御作战,从事战报《炮声隆》采编辑工作。先后被昆明军区《国防战士报》评为"优秀通讯员"两次,荣获二、三等奖。荣立三等功一次,部队嘉奖多次。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百万大裁军而解甲归故乡。在开远市、红河州级机关工作,历任科长、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党委秘书、党校常务副校长,文联副主席。任《南国草》副主编,《红河》编辑。作品曾荣获云南省新闻协会二、三等奖。
